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工作以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学生学好地理,必须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能力,让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来吸引学生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新课改之前,地理课堂往往很呆板,老师只是“教书匠”,负责把书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传授给学生,而新课改要求教师把生活引入课堂,把原来的“死”教育变成“活”教育,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老师讲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2.
初中地理教师要在教学中把生活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让新授课教学回归生活,把初中地理教育融入生活和社会中,让学生亲自体验、领悟、成长。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13):140-14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初中地理教学如何体现"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用"。突破课堂知识的局限,把生活和抽象的地理教学紧密联系,让地理课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引导学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积累大量的生活经验是我们地理教师应该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地理是一种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反过来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的初中的地理教学应该进行一场改革,及时把"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上。我们在引入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很多难题,一是在生活中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身边现象学习地理知识,二是如何使学生更熟练地把初中地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生活化"教学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本上的地理知识学习更容易,掌握更灵活,还可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93):133-134
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相比难度增大很多,部分学生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高中地理知识繁琐零碎,学生在记忆学习时容易失去学习兴趣。高中地理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多融入生活场景,用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讲解地理,达到地理生活化教学的目的。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识来解释,教师应该将地理教材知识讲解和生活场景相结合,把生活场景作为地理教学素材,从生活场景出发,开展地理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本文探讨实现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武强 《地理教育》2014,(6):49-50
正生活是地理学之源,生活经验被喻为地理教学的源头活水。地理课程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地理教学,不仅能使他们较易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更好地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规律性认知,而且能够达到科学世界与  相似文献   

7.
王海金 《家教世界》2013,(8):176-176
地理新课改的一个基本理念之一是要使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就要求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地理走进生活,让地理教学变得更丰富多彩。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呢?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歌谣、民谣。地理学是地理理论的分析研究,而歌谣、民谣是当地人民多后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果在教学中行当引用歌谣、民谣,课堂教  相似文献   

8.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那么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一几生活化的学科.而初中地理是学习地理知识的起步阶段,广大教师更应该通过生活他的方式来实施地理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够把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人文焦点有效结合起来,以此来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进行提高.然而,怎样突破课堂教学这样的狭小空间,把生活融入到地理教学当中,从而让地理趋于生活化是目前初中地理改革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对初中地理的生活教学做一些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理新课标》指出:地理知识的学习应作为认识现实世界,适应未来生活的经验准备;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来具体认识和理解。那么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董洁 《学周刊C版》2019,(25):18-18
地理生活化教学,即在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学活动基础上,发掘生活中的地理因素,更好地体现地理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中职生相对来说知识基础薄弱,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大,若把地理教学立足在生活资源之上,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对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对生活化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希望给中职地理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学习地理的价值 加强地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地理教学生活化。如讲“湖泊”时,原来只是单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讲,现在从湖泊与人类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来讲,使学生认识到学地理就是学生活,把学习地理变为一种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恩洪 《考试周刊》2012,(66):148-149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呈现出培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时代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加强地理课程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本文主要探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联系生活学地理,把生活问题地理化,地理问题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正自工作以来,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学生学好地理,必须把地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能力,让教学回归生活,贴近生活,让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运用生活化的教学素材来吸引学生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新  相似文献   

15.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所遵循的主导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的地理教学,势必会产生新的变化,出现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生活性——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之间的界限“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要实现这一理念,地理教学必须体现“生活性”,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各种途径让  相似文献   

16.
如何把地理教学生活化,开放地理教学,突破课堂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地理教学,应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就要求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立足教材,同时最大程度地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关注教育主体的意义和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  相似文献   

17.
王丽荣 《考试周刊》2013,(53):137-138
生活有多精彩,地理教学就有多丰富。要把生活—地理—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教学的始终,体现从生活中走进地理,从教材里走向社会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意识到"学习地理还是非常有用的"。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乡土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近,为学生所熟知与喜爱,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可以使学生在理解其周围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同时提高其对地理知识的认识。本文分析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可以把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具象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家乡,阐述了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内容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让生活的问题进入地理课堂,促使教师从生活中捕捉地理现象,在地理教学中与生活联系的问题,挖掘地理知识的生活内涵,进行综合变形处理,让地理贴近实际生活,达到生活自然地理化,学生生活地理化。实现人人学地理科学的价值观,走自然科学的发展道路,在地理教学中把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生活与课堂再现。一、让生活走进课堂地理是一门综合自然科学,观察、实验、发现、猜想等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猜  相似文献   

20.
乡土地理教育基地--富阳喀斯特溶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指出“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上要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乡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