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英国的李约瑟博士(Dr.Joseph Needham,1900~1995)是多数文化人熟知的科学史巨匠、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上海科学界以前有不少他的故友.在艰苦的抗战岁月及新中国成立后,李约瑟先后八次访华,并多次前来上海.他编写的世界上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巨著为中国古代科学“正名”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受到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从1974年搜集第一份李约瑟资料时算起,我的“李约瑟情缘”已经持续40余年.当时作为一名军医的我,在《参考消息》上读到李约瑟在香港中文大学发表关于中国古代科学的长篇演讲.后来,我的后半生与这位科学巨匠结缘,一路走到今天.我的古史兴趣自来甚浓,便发愿要深入研究这位百科全书式的传奇人物.  相似文献   

2.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6月,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700余人携带英王信件乘海军“狮子”号舰到达广州,带来了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天体运行仪、钟表和一艘英国最先进的110门炮舰模型.当时广州是清国唯一一处对外通商口岸,在清朝官员眼里,那些来中国的外国人和商人就是来经商的,而官员来华就是来进贡的.马戛尔尼出使中国,事先由英国东印度公司派专人到广州通知了清朝官员,但未暴露马戛尔尼使团为了“取得以往各国未能用计谋或武力获致的商务礼仪与外交权利”和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成为我们本土制造业和印度的市场”的真正使命与意图.  相似文献   

3.
航运代替陆运是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丝绸之路的早期阶段,我国已经开辟海运航线,发展海上贸易.西汉时代已有从广东出海远航印度的航线了.汉武帝以后,印度黄志围(建志补岁)曾多次派遣使团来中国互通有无.  相似文献   

4.
金绪广 《大观周刊》2011,(51):242-242
中国古代有卷帙浩繁的科学著作,有灿若繁星的科学巨擘,有鬼斧神工的科学技术,为什么却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提出来这一世界性问题,被称作”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具有全球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许多年来也一直困扰着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eseph Needhanl)博士(1900—1995)是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在上世纪中叶,他以系列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闻名于世。李约瑟以西方人的眼光,发现并证明辉煌的中国古代科技曾对世界近代科学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令世人对东方古代文明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技术馆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而承办的“奇迹天工”展览,以物化的历史和文化形态,大力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有效传播了中华科技文明对现代科学发展震古烁今的历史贡献,为“中国有科学”做了有力注脚,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口;李约瑟博士垂数十年研究而迄于蒇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高度肯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价值,在为世界科学文明探明源流的同时,用不争的史实促使西方人对中国科学刮目相看,从而“还给中国科技一个公道”。  相似文献   

7.
一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第一点需要说明,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是误传.误传含有善意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希望中国强大,提出我们"古代行,现代不行"以激励自己.这种说法传给外国人,特别是由英国的李约瑟再用英文说一遍以后"出口转内销",对我们...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重大问题的交涉,皆由俄国派遣使团来华协商解决,其中以17—18世纪使团来华最为频繁。在此期间,有十几个俄国使团访问过中国都城北京。俄国来华使团成员以不同形式记录了他们眼中的北京城,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中国和中国社会,同时,使团成员所呈现的是他们用自身文化价值观评判和过滤后的北京城,反映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理解。但由于俄国使臣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多少带有欧洲文化优越论的烙印,其对中国文化现象的某些评论亦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 本篇访谈涉及到"杨振宁问题",但未展开谈.鉴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愿稍作提示,以飨读者."杨振宁问题"--<周易>对中国的科学发展起了阻碍作用,源起于"爱因斯坦一李约瑟难题":中国传统社会无科学、有技术.这个难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而持久的、且今日仍在继续的见仁见智的激烈争议.从这个大背景来看,"杨振宁问题"不过是一个个案而已.其实,早在1993年,杨振宁在<近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前瞻>一文中就赫然写道:公元1600年至1900年--儒家保守思想抗拒引进西方近代科学.可见,杨振宁对此问题早就有明确判断.科学的有无之争,是非之辨,之所以过去罕见,今日升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学界勇于反思传统、大踏步向科学进军、转换人文、复兴民族的热忱.  相似文献   

10.
上海筹建李约瑟文献馆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在研究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的基础上,目前正积极筹建李约瑟文献馆。此项工作得到了李博士本人及其在沪的中国友人的关心和支持。李约瑟博士是当今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技史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