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期的孩子不是必然逆反”。高考战神王金战老师在他的新书发布会上正在为家长们解惑。我不以为然,你是老师,学生在你面前敢吗?他下面的话却掷地有声:“因为我更尊重他们成长的需求!”我的某根神经瞬间被触动。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教育的圈子里,王金战是一个传奇人物。坊间流传:只要插到他的班里,倒数第一的学生也能上北大;考前被他辅导2小时,高考就能提高20分;再自闭再有问题的学生,遇上他也能打开心结……  相似文献   

3.
一个偶然的诱因,我想到了谈这个值得重视的题目。前些时候,电视屏幕上播出一则相声,令人捧腹。其中有这么一段:某教师家访,考问一学生:“圆明园是谁烧的?”“老师,圆明园不是我烧的”,学生答。孩子的妈急作旁证:“这孩子从不说谎,说不是他烧的就不是他烧的。”孩子的爸也接上茬:“孩子,是你烧的就认了,好汉做事好汉当,烧了,咱赔!”捧腹之余,思绪不免兴起一阵苦涩的波澜:那小学生和家长说得真诚,却昧于无知。大概都没有学过近代史,不晓得当年洋人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事,更不知遭焚劫的竟是一座堂皇富丽  相似文献   

4.
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刊出了一篇专稿《中国5000万”差生”谁下的定义》,这篇长达数干字的专稿在标题上注明:据全国少工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他们在学业上不再被认为有什么希望,成为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教育体制能完美地解决每个孩子的个体问题,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他的父母和学生生涯中的几位老师,这些构成的是一个“教育小环境”,这个小环境的生态,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3,(7):6
王余光:儿童阅读应从纸本开始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在《光明日报》撰文:用电脑或电子阅读器难以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相反,容易让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以致上瘾。以前,家长教育孩子通常会给他讲故事,陪他看书,帮助孩子逐步培养阅读能力与读书习惯。到了今天,很多家长因为忙,就买个iPad让孩子玩,里面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有交互功能,但也有不利的影响: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大大  相似文献   

7.
12月21日.大武镇发生一起惨痛事件.这个镇的第一小学四年级学生夏斐因期末考试两门课成绩均低于90分并隐瞒了家长,竟被自己的生母活活打死。今年期末考试,小夏斐数学得82分,名列全班第二,语文得79分,位居第五(全班38人)。当其母问及考试情况时.小夏斐怕挨打就谎称都在90分以上。12月21日这天,夏斐母亲拉着儿子去杨老师处询问考试情况,杨老师如实回答了。小夏斐当场哭着给母亲承认了错误,杨老师又一再叮咛千万别打孩子,他考得不错。夏斐的母亲只“哼哼”地答应了两声,骑车  相似文献   

8.
本书侧重介绍和分析美国天赋教育的how(怎么做)以及具体的what(做什么)。作者强调,天赋教育不是培养神童,不是通过各种补习班和才艺班将孩子制造成天才,应该通过家长、老师的循循善诱,让孩子学会自己学习、自我教育,将孩子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培养"大智慧"的孩子是基础教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记者:孩子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就中断了学校教育,这样做的后果你想过吗? 隆媛(古立坤的母亲、某报驻川记者):为什么所有的孩子都必须用九年的时间来完成义务教育?难道说我们的孩子必须通过小学升入初中,再升入高中,最后考上大学才算得上成才,才能够自食其力吗?  相似文献   

10.
《云南档案》2013,(5):57-57
老师去家访,一进门竟然看见他的学生正在抽烟! 老师被这一幕惊呆了,不知说什么好! 家长马上斥责儿子:“就知道自己抽,老师来了都不知道让一支!”  相似文献   

11.
侯立颖 《大观周刊》2011,(6):184-184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的确,作为一个刚刚从大学校园走出,又马上走回高中校园的“新老师”,我初出茅庐,没有精湛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12.
格根图雅 《大观周刊》2012,(51):255-25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首先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因此对于老师来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培养向上的积极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韩乐乐 《大观周刊》2012,(10):127-127
语文学科的启蒙教育已由原来的学前教育延伸至“胎儿教育”;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长把家庭语文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孩子上学以后,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买大量激发孩子识字、阅读、写作兴趣的语文读物,着力培养孩子会话、作文等语文能力,它为孩子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奠定了必备的基础。按照国家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现今的初中毕业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写作和会话等语言能力。基于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有理由和信心提出:高中语文老师,请你用“放手——牵手——放手”的方式教语文。  相似文献   

14.
这天,我们一行9人在王院长带领下驱车150余公里来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偏僻村庄北阳沟村医疗扶贫。刚一下车,我们就听到人群中有一个孩子喊“:那个大官给俺看过病!”稚嫩的声音显得既兴奋又自豪。两个月前,230医院扶贫医疗队下乡曾到过北阳沟村。当时也是王院长带队,院长是上校军衔,对这里的孩子们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大官”了。那一次,我们刚把诊治桌椅和药品摆好,一中年妇女就抱着一个孩子来到王院长跟前,焦急地说“:大夫,快给孩子看看吧,他发烧两天了!”大家仔细一看,孩子嘴唇发青,脸色煞白,两眼微闭,言语不清,一测体温:39.4℃—…  相似文献   

15.
唐纪燕  余靳 《大观周刊》2012,(37):247-247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积极性”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是他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的前提,离开这个前提,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上的一切努力都是枉然。  相似文献   

16.
与许多人一样,书是钟叔河先生坎坷人生的最早老师。而在他的心目中,第一位老师却是翻译童话《列那狐》。这本书没有使他像列那狐那般“很狡猾,常常干坏事,还想方设法逃过惩罚”,却使他悟出“一个人最好还是从小孩时起就很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头脑和自己的心,培养自己的思想;这才能在长大成人后真正懂得世界上的事物和生活”。(见《散文》月刊1992年第2期《我的第一位老师》)  相似文献   

17.
读黄全愈先生写的《素质教育在美国——留美博士眼里的中美教育》和矿矿写的《放飞美国——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这两本书,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我们究竟应该教孩子一些什么? 在中国,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两件大事,一是教孩子学知识,二是教孩子学做人。所谓好学生要品学兼优,一是要思想品德好,二是要学习成绩好。但令人不如意的却是: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孩子厌学情绪强烈,学习成绩不理想,讨厌上政治课、思想教育课,“人牵着不走,鬼牵着飞起来跑”,甚至还岀现学生杀死母亲之类的恶性事件。为什么我们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良好愿望和严格措施有时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呢? 坦率地说,是因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岀了一些问题!我们要不要  相似文献   

18.
陈中祥做梦也没想到达辈子还有人叫他“老师”。上高中的时候,不少人劝他毕业后去考师范学院,将来当老师。对此,他不想,也不愿意。当记者,他倒想过,五十年代在兰州大学读书时,还当过校刊的特约记者。但人生没有单行道,命运往往是在人们自觉与不自觉的选择过程中,将人送到那纵横交错坎坷不平的道路。近几年来,记者陈中祥的学生愈来愈多,学生多了,“老师”也就名正言顺了。  相似文献   

19.
据调查,现在几乎全国各地都有“学通社”,许多中小学校办有校报。在校园内,活跃着一批小记者、小编辑。在老师和家长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调动起自己的聪明才智,采访、写作、编稿、设计版式。在采编实践中,同学们发现了自己的潜能,培养了和人“打交道”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课堂上的语文基本功也得到了巩固和提高,还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实践证明,这项课外活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活动不仅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从本期起我们将结合“学作校园小编辑”主题,陆续刊登几篇文章,供各学校开展新闻普及教育活动参考。  相似文献   

20.
柴占红 《大观周刊》2012,(26):156-157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在我们幼儿园的实践工作中,对幼儿的教育而言,须注重孩子道德品质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可以说养成教育是幼儿学会做人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 有的家长认为,早期智力的开发是首要的,如识几个字、背几首诗效果立竿见影。但大多数家长意识到孩子的良好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将使他受益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