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估诘关系 上面所述可能关系里的3·1至3·4四种格式,中心语动词与补语中的“会”、“卜”、“通”、“着”等助动词之间,都能插入“敢”、“各”、“煞”、“哪”、“逗”等词,用以表示估计、反诘等语气。 4·1·1中(动)+敢+会((匆会))+谓 3·1式里中心语动词与“会”、“((匆会))”之间插进表示估计语气的“敢”,构成“中(动)+敢+会((匆会))+谓”式,可以表示对动作、行为可否结束、实现或可否有某种趋向、结果的估计。例如:  相似文献   

2.
文章认为,"所"字词组应包括"所+动"、"主(之)+所+谓(动)"、"宾(之)+所+动"、"状(之)+所+动"四种结构方式。四种结构中,"所"皆用于动词或动词词组前,皆具有将与之结合的词或词组变成自己的逻辑定语或后面名词、代词的结构定语的作用,由此构成的结构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名词。  相似文献   

3.
<正>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之一,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也很多,在具体的问题中选择最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是重中之重。本文主要介绍用特征根法求数列通项公式。若常系数齐次线性递归数列的递归关系为:a_(n+k)=c_1a_(n+k-1_+c_2a_(n+k-2)+…+c_ka_n,则称方程xk=c_1xk=c_1x(k-1)+c_2x(k-1)+c_2x(k-2)+…+c_k为其特征方程,方程的根称为{a_n}的特征根。定理:如果x_1,x_2是递推关系a_n=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由单音节形容词"多/少/早/晩/快/慢"(简称为"形")、数量成分(简称为"量")以及动词(简称为"动")三者所构成的三种结构,即"形+动+量""形+量+动"及"动+形+量"结构。本文通过描写这三种结构的句法、语义、语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考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5.
结构助词"来"是典型的吴方言虚词,平湖方言中仍在大量使用。平湖方言中"来"字句主要有三种表达式,包括一式"动/形+来/得来+补语"、二式"动/形+来/得来"和融合式"动/形+来+动/形+来/得来",三种表达式在句法结构和语义表达上既有共性也有个性,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不敢"一词在西北地区的方言中表示祈使语气,其语气要比共同语中的"不要"等更委婉些。"不敢"的这种祈使用法与秦汉律中的"毋(勿)敢"有源流关系。"毋(勿)敢"开始可能还不算是方言词,但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以及社会政治的原因,比如朝代的更替、首都的迁移等而沦为一个方言词。随着语言的发展,古代的"毋(勿)敢"逐渐演变为现代的"不敢",其表祈使语气的用法还一直保留在西北地区的方言中,只是在语气上更含蓄些。  相似文献   

7.
根据给出的数列的递推关系,求它的通项公式中,用特征方程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例如,已知数列{a_n}具有关系a_1=3~(1/2),且a_(n+1)=1/2 a_n-3,求a_n的表达式,可用下面方法来解。∵a_(n+1)=1/2 a_n-3,把它两边同加上6,得a_(n+1)+6=1/2 a_n+3=1/2(a_n+6)。  相似文献   

8.
根据递推关系式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既是考查学生对数列这部分知识是否掌握的试金石,也是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学生递推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本文将对高中阶段出现的几种已知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进行探讨.※递推公式形如an+1=an+f(n)的数列由上式可得:an=an-1+f(n-1)=an-2+f(n-2)+f(n-1)=…=a1+f(1)+f(2)+f(3)…+f(n-1)例:数列{an}中,a1=1且a2k=a2k-1+(-1)k,a2k+1=a2k+3k,其中k∈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解:∵a2k+1=a2k-1+(-1)k+3k,a2k+1-a2k-1=(-1)k+3k,∴a3-a1=(-1)1+31,a5…  相似文献   

9.
V1与V2是"动作与结果"义的"数+V1(+而)+V2"式动量表示法,其各小类的发展演变可概括如下:"数+V1+V2(+O)"、"数+V1+不+V2"和数词为非"一"的"数+V1+而+不V2"三种表达式的发展过程和原因相似:随着动量范畴和动补结构的发展成熟,动量词分别于隋唐、南北朝和元明时期进入第一、二和三种表达式中数词后面的位置;第三种表达式中的数词是"一"时发展过程与"数+V1+连词+V2(+O)"相似:数词"一"发展成为副词,原动量结构发展出"一…(而)不…"、"一…而/就…"的表达格式;"数+V1(+O)+连词+S+V2(+O)"随着汉语连词的迅速发展和形合法复句的普遍运用,到南北朝时期就开始被表义更加清晰的形合法复句代替了。  相似文献   

10.
一福做一做、粉谁做褥侠又祥 L一导一佘O.7,+(一3:). 叫一引、(一自十3.5一导+誉 3一号+(o一,合卜(一4鲁)+(一合{· 4·2导一(一‘合)·(一2专卜0·,,一‘·,- 5。 6。 +,夸卜(,今一7合卜会X器 一刽/{一3创二(一,刽、3. 7.(一1)2助+(一l)200‘+(一l)2皿+(一l)2伽. ‘·‘一,,’一{‘合{’·号一6·卜号{3. 9.1+(一2)+3+(一4)+5+(一6)+…+ +(一l(X)). 10.一3.14 x 35.2+6.28x(一23.3)一1.57 x 36.4. “·‘2‘’·‘·”·{合·合·专·音). 12.}上一州+}工一川十{生一川+… 1 3 2 1 1 4 3 1 1 5 41 中学生致琪化·初中版 +les三一一生 tl…  相似文献   

11.
题1叮·052x装满的牙膏瓶的体积叭二下·22 x 20=80叮(cI记).每次挤出才禽的体积F,二粉二。.257T((.rT,),可用8()cr二32川次).扩大川圣后每次挤出牙膏的体积vZ二邮(). 25叮酬络二·o石2火l二0·36二(。nl,)·可用一呈9卫二222(次).可少用320一222二98(次). 036叮题2依题意,得动二l M=丝奸l巨妇卫少l) (a+l)(方+l)瓜二一卜1竺+1_二(‘,+I)(b+l、故M=人一,Z)+‘,+动+I) (‘什l)又乙+l) a+乙+2 (‘z+l)(b+l) Zab+a十b 2+a+b (a+l)(b+l)(a+l)(b+l)砂缪题3〔l)小明应朝下一站走.(2。小明的速度至少应为3oo 3!箫娜krn/h.衡任编嘱/穆…  相似文献   

12.
周金雷 《文教资料》2020,(6):1-2,114
本文考察《儒林外史》中以体助词"着(zhe)"结句的情况,以时间参照为理论基础,指出"着"的结句用法是原有结构"主+动谓+着"语法化后的结果,同时受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而产生的用法.其一开始主要存在于口语性较强的文本中,后逐渐发展到叙述性的书面语中.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把"字句中的"把+N_1+当(成/作)+N_2"句式的功能是把某确定的事物认同为另一事物。这种看法总体来看没有问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该句式中N_1与N_2的关系多样。其中,"当事(V.)""当人(V.)"这两个短语尤其特殊,与其他"把+N_1+当(成/作)+N_2"句式不同。本文基于语料库并借助文本处理软件,首先阐明"把+N_1+当(成/作)+N_2"中N_1与N_2的关系,并据此说明"当事(V.)"和"当人(V.)"的特殊性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小蜜蜂的歌     
5 1 53夕小蜜蜂的;.1领I=C活泼、(6 6624夭真地。,}乏通迈旦些}攀」3卫气 (领)小蜜蜂的,。{旦立』,。…,_i,心;.里的哪样在怎啦啦啦啦在哪怎样里?〔齐)啦啦啦的?(齐)啦啦啦 是歌歌。纠几2520}3 3 3 33(领)小蜜蜂的(领)小蜜蜂的歌在歌是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齐齐甄魄丛甜花甜(xx{迷遇xz。东黔遥到花旦飞采 6嗡嗡 卫嗡嗡 .一嗡嗡!领领 2里的5一丛甜2一花甜s1(x5555、}。、)【。6我我诉诉告告西。蜜。到花飞酿5嗡嗡噪嗡喻嗡5一的和;国蜜85些』}6·舀卜O美一真在卿蜘友,友, {,(齐)祖〔齐)甜峨哪们们:歹万{海丫一{ 翻产吮备8 5432真美{,一俨as{…  相似文献   

15.
在有关数列的问题中,我们有时会遇到已知数列的首项a_1(或a_1、a_2)及数列中连续两项或三项的递推方程(有的书中称为循环方程或差分方程)如a_n+1=Ma_n+N;a_(n+2)=Ma_(n+1)+Na_n,要求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我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由已知写出数列的前几项,接着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出一个通项公式,最后用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然而有些数列的通项公式,不是那么容易归纳出来的,如有名的斐波那契数列(即后面的例4)便是如此。怎么办呢?本文通过数例试图说明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数词+量词+中心语"是汉语中常见的数量短语结构, "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因其数词仅限于"一(半、几、两)"而有其特殊性,其语义特点表现为:名量词(一般名量词、不定量词、临时名量词)、动量词(一般动量词、借用动量词)、时量词对数词的选择性;中心语或者动词与动量结构对数词的选择性.本文将从语义方面分析"一(半、几、两)+量词+中心语"结构的语法特点,以期对这类结构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二阶变系数齐次线性方程:(dy~2/dx~2)+P(x)(dy/dx)+q(x)y=0,(其中P(x),q(x)∈C')……(1)与相应的黎卡提方程:(dy/dx)+P(x)y+y~2+q(x)=0……(2)的解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即定理1和定理2,开辟了方程(1)和(2)关系研究的途径,并作出了九个推论,其中若干个重要的结论与文[1]中结论相同。  相似文献   

18.
在分式复习中,我们遇到这样一道四选一一,、山,~一,,一‘_.,._,,一,1形选择题:“已知a十b+‘一O,化简a(令+广少一J丫~·~尸曰一’一’一“’r目’川一“b1、.,,1 .1、,11、,‘一,口土)+b(止+立)+。(土+宁)的结果是c/‘、、a’‘/’一、a’b了目J~/卜~() (A)O;(B)一1;(C)一2;(D)一3, (湖南教育出版社的《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课程基础训练)尸工2:第二大题的第四小题)”。经过探索,我们找到了五种解法,现介绍如下,供同学们参考:知条黔不公鸭望袋摧氰都不“零’由已较繁 n .k .k,m,1 .1、 一益+孟+言+常一(言+言)’ (m+n) n .k .k .m_nm …  相似文献   

19.
<正>求数列通项在高考中属于常考内容,本文归纳整理了几种方法,供参考.一、已知a_1和a_n=a_(n-1)+f(n)型,其中f(n)可求和例1已知数列{a_n}满足a_(n+1)=a_n+3n+2,且a_1=2,求a_n.解由a_(n+1)=a_n+3n+2知a_(n+1)-a_n=3n+2,a_n-a_(n-1)=3n-1.a_n=(a_n-a_(n-1))+(a_(n-1)-a_(n-2))+…+(a_2-a_1)+a_1=(3n-1)+(3n-4)+……+5+2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能够感受得到:一些平凡的、显然的结论如果能够灵活地加以应用,将会取得非常惊人的效果.下面我们仅以数列中的两个熟知的恒等式为例,领同学们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如下是数列的两个恒等式:,(Ⅰ)an+k=(an+k-an+k-1)+(an+k-1-an+k-2)+…+(ak+1-ak)+ak;特别地,当k=0时有(Ⅰ)an=(an-an-1)+(an-1-an-2)+…+(a2-a1)+a1;这两个恒等式再平凡不过了,而且在教科书中推导等差,等比数列通项时我们已经用到了这两个恒等式.下面通过一些问题的求解来体会这两个极平凡的恒等式的灵活多样的运用.两个显然成立的数列恒等式的应用@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