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阴阳观念的发生、内涵和思维方式的分析,认为八卦中的阴阳概念是中国哲学的逻辑起点,阴阳八卦不是巫筮而是一种独特的符号形式的哲学,卦占是哲理化的巫术。在文字没有形成的时代,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用阴阳八卦图式“象”“赜”,曲折地表达他们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创立了人类文明史上的第一个哲学世界观,并以此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阴""阳"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其本义,“阳”为山南水北之谓,“阴”为水南山北之谓也。这种解释表明古人注意到了我国地势的特点。“阴”和“阳”由其本义,各产生了较多的引中义,这些意义几乎都能对举。“阴”“阳”组合而成双音词:“阴阳”也有较多的含义。  相似文献   

3.
复旦附中     
《中文自修》2010,(4):56-57
以“黑白启示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这个题目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理解“黑白对照”的意义。从“黑白对照”出发。就可能获得不同方向的写作点。从“黑白分明”的角度,获得“做一个有原则(有是非、有操守)敢担当的顶天立地的人”的启示;从“黑白不分”的角度,获得“鄙视无原则(无是非、无操守)的巧伪奸诈的人”的启示;从“黑白和谐”的角度,获得“阴阳相随、  相似文献   

4.
论"阴阳两仪"思想范式的美学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方文化和美学观念中,“阴阳两仪”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畴和文化命题。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哲学,而且也反映了一种东方式、中国式的美学思想范式。其美学意涵主要有四:一是“耦两”美观念,即强调在相反相对的两种矛盾因素之间思考美、创造美;二是“中和”美意识,即讲究在两两相对的矛盾因素之间实现均衡持中、不偏不倚的和谐之美。其核心范畴是“中”。三是“刚柔”美理想,既讲究阳刚与阴柔这两种审美理想之间的相成相济,又有偏重阴柔之美的趋向。四是“虚实”美境界,在阴与虚、阳与实的对应中,既强调虚与实之间的互用相生,又讲究以虚为体、以实为用,从而推动“意境”美学理论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是武术的精髓 .它的理解和把握对武术训练的效果至关重要 .《阴阳学说》的理论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形神兼备、内外合一”这一武术精髓 .作者探讨了二者的关系 ,并用这个观点指导武术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相似文献   

6.
在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阐发研究”的框架下,运用西方的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中国文学作品中“相依为命”的人物关系程式进行分析,探究其文化心理结构。中国文化的一个最有影响的原型就是阴阳互补观念,它是我们民族的一种原型心理,对中国文化的各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相依为命”程式就是这种原型心理的“复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7.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具体表现为“和”、“合”、“中”、“正”,这些概念分别出现在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和中庸修养之道、道家的天道自然观及《易传》追求阴阳和谐的思想里。这些思想正符合当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其现代意蕴体现在矫正西方天人对立的价值观,遏制现代人科技理性的过度膨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支撑和价值导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与“五”相关的词语概念的考证、解析,论证了“五”与中华文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气”作为我国古代覆盖极其广泛的核心范畴,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现象到世界本原,并与“阴阳”、“五行”等范畴相融合而成为一体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古代美学的本土特性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阴”、“阳”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贯穿整个内丹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本是指两种相对立的力量和方面,亦可指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抽象为两类不同且相关的属性。中医阴阳学说是一个哲学抽象性更高、辩证思维更强及重视研究阴阳平衡和阴阳互根转变的内在根据和规律的医学方法论,其内容更加丰富,形成一套完整的医学思想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前程 《文教资料》2013,(26):147-149
教学实践发现,借助中国传统哲学阴阳论的知识,讲授“对立统一规律”,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矛盾论讲授的内容大都可以用阴阳论加以解说.对于矛盾的斗争性,阴阳论主张“仇必和而解”,可称之为“和谐辩证法”.阴阳论“和谐辩证法”思想,是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另一个诠释向度.同时,对矛盾论还可以辅以太极八卦图加以表示.  相似文献   

12.
《周易》的阴阳之道对古代文学风格主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一部形象说理的特殊的哲学著作。其基本符号“--”、“-”,《易传》赋予阴阳说,从而使这部著作成为表述自然界普遍联系的哲学范畴。将阴阳之道引申到文学领域,我们会发现《周易》对中国古代文学风格主流的深刻影响。阳刚之气与“风骨”,阴柔之美与“平淡”的艺术追求,从内容到形式都呈现出一系列的规定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周易》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学思想。创作风格是其一,同时涉及到形象思维等等方面。《周易》与我国古代文论的内在联系,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段玉裁在《说文》“亻亥”字下注引《汉书》、《史记》、《淮南子》的用例来说明“奇亻亥”为“非常”之义,揆之原文,却扌干格难通。而《汉语大词典》对“奇亻亥”及其异体“奇亥贝”、“奇胲”、“奇咳”的训释又各不相同,没有揭示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作为古代天文数学体系中的“奇亻亥”,实际上反映了古人运用日月阴阳观念来阐释医学、兵法、治国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4.
《数书九章》中有一张“阴阳象数图”,它是秦九韶占筮方法的理论根据.关于该图的来历和出处,目前尚无定论.文章通过对宋代“先天易”学理论的考究与分析,结合今人对秦九韶生平的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阴阳象数图”是秦九韶自创的,而其理论根据则直接来源于“先天易”中的“阴阳象数”学说.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的“用意”与“懂劲”之关系,实际上就好比是学习技能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太极拳的理论与动作套路衍义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运动心理学内容和我国古代的阴阳八卦之奥妙。对这些内容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太极拳,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与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6.
学界对《缪和》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在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分歧,亟需检讨。第一,“凡天之道,壹阴壹阳,壹短壹长,壹晦壹明”之“阴阳”是指一岁之中春秋冬夏的推移,“短长”是指四时之中昼夜长短的变化,“晦明”是指一日之中昼夜交替的现象;第二,“夫羸德以与人遇,则失人和矣”之“羸德”,与“弱德”同义,指愚懦不毅之德;第三,从语义表达及其与故事情节的契合程度看,帛书“后说之壶”确实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这并不足以否定今本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兰芳 《福建教育》2024,(15):47-50
文章以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一体四面”的主张为理论依据,从关键字“阴”“阳”入手,由关键字拎起全篇,层层推进,实现文字到文章、文章到文学、文学到文化的进阶,为探究解决大单元设计背景下文言文教学效果弱化问题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雪敏 《天中学刊》2003,18(1):52-54
中国最早以“气”论文艺的当为公孙尼子的《乐记》。在《乐记》中,“气”的含义有两种:一是自然之气,即天地阴阳之气;一是指人的气质个性。作者主要以“气”来论述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与气质情感的关系、音乐的社会作用等。《乐记》之“气”论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之“气”论,并与之相通,直接启迪和影响了其后中国的“文气说”,并形成了中国文艺的“重气之旨”。  相似文献   

19.
“鬼”的原型——兼论“鬼”与原始宗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古今学者对“鬼”字的来源主要有五种解释:①死人说;②异族丑人说;③类人动物说;④骷髅说;⑤头神像说。本文在第五种说法基础上提出,“头”应该涵化①③④三说,“鬼头”跟类人动物的形象有某种象征性联系。远古人类对人和神奇动物(如熊、猴等)的头骨有虔诚的崇拜心理,他们认为“生命力”或作为生存条件的“灵魂”是寓居在头骨之中的。从“猎头”、“吸食脑髓”到“活吃猴头”,都包含着膜拜或汲取、移植这种“生命力”的企图  相似文献   

20.
杨简是心学派解易的代表人物,但其解易并非“象数事物,皆在所略”,杨简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本文试图透过杨简用阴阳解说“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至于八月有凶”等文,说明其用阴阳释易的方法及渗透和体现其中的心学主导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