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生》认为生命是形、精的结合,养生包括养形和养精两个方面。但在形、神二者中,神重于形,养神重于养形。“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的原因在于“神全”,“神全”则“形全”,可以不受外物伤害而得长生。《达生》篇的生死观、生命观和养生论都与《庄子》内篇不同,而与《管子四篇》相似,是受黄老学派影响的庄子后学所作。  相似文献   

2.
胡素梅 《天中学刊》2009,24(5):70-72
先秦儒家、道家都注重形神兼养、动静结合、修养道德、节制嗜欲以养生,但先秦儒、道养生思想又存在不同.儒家重养生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道家则是为了保全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养生重在修养道德,道家重在顺应自然;儒家养生偏动,道家偏静;儒家养生主张怡养情志,道家主张保精守气.先秦儒、道养生思想在今天仍然颇具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体育为立足点,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绿色养生,即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并且还涉及了绿色养生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老子》的养生思想,有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通过对作为根源之“道”、“德”的把握,或者通过达致与“道”有密切关系的无知、无欲、无为,来实现养生思想所企求的“长生久视”。第二,基本上不把个人生命、身体的保护与天下统治权的获得视为矛盾、对立的关系,认为养生和政治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对待、相互交错展开的关系。《老子》中进而萌发出一些领先时代的新的养生思想。例如,对养生予以极高的评价,把养生看作是最高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此外,虽然《老子》养生思想几乎都说的是“养形”亦即生命、身体的不老长寿,但其中也提倡以灵魂、精神在死后继续永存为内容的养生即“养神”。  相似文献   

5.
王继强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2):127-128,F000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特征和风格.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学说.特征是:注重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度”的把握;重摄养,轻锻炼,把“动”控制在小劳的限度内;注重精、气、神、形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嵇康的养生观主要体现在《养生论》与《答难养生论》两篇文章中,他强调养神与养形并重,摒除外利内欲的诱惑,以达到“无为自得,体妙心玄”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刘安率门客编撰学术巨著《淮南子》,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其中养生学是比较突出的成就之一,刘安“内修”养神,“外修”养形,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养生之道,上承老庄的养生理论,下启魏晋的养生理论与实践,成为西汉以后中国养生学的主流,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养生先养心     
潘朝曦 《老年教育》2011,(10):55-55
中华养生学说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善养生者养心,不善养生者养形”;又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谓“内”,也是指心,那么何以养心呢?  相似文献   

9.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剖析了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哲学基础、特征和风格.哲学基础是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整体观学说.特征是注重内外环境的稳定和"度"的把握;重摄养,轻锻炼,把"动"控制在小劳的限度内;注重精、气、神、形的协调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风格是形神俱养,讲究人体生理、心理机能的整体优化;动以养形,要求形体运动要适量;清静养神,注重人体两大神经系统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申雪 《老年教育》2009,(11):54-54
自然观 “天人合一。”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相似文献   

11.
静养也长寿     
我国的养生方法众多,中医典籍中“静者寿,躁者天”、“静者神藏,躁者消亡”、“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都说明了“静养”可以少耗神气,故寿;反之,不顾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过多地透支生命要素,烦扰不定则耗神,催人衰老而易天。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养生体育是一个独立的体育体系,是世界体苑的一树奇花,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思想讲求性命双修、神形俱养或心身并育,在运动方法上,运用并创造了一套对神经系统进行训练与锻炼的内动、静动及两者结合的运动方式,强调适量或适度的人体外运动。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这些特征不仅制约和影响了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对抗性、竞争性以及运动员竞争精神、武勇精神的发挥,而且也使具有明显对抗性、竞争性的运动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现象学基本方法“悬置”来解读太极拳养生思想及实践,认为:现象的悬置而达到认识“本质”与太极拳养生所追求的“无我”之境有相通之妙,在实践层面太极拳养生是以悬置肉身形躯之我而达到“无我”最现实的修炼方法。以西方现象学基本方法来解读太极拳养生的形躯观和养生观,不仅能够更好地阐释太极拳养生思想,而且也对弘扬太极拳养生实践及本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庄子哲学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注重对生命的保养和维护。以"道"为根基,生命是形体和精神的统一,形体的保养是养生的基础,养神则是养生的关键,而养神的关键在于虚静。为了达到虚静,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等具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5.
《吕氏春秋》秉承道家责生的传统,对养生之道作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论述,从外在的养形到内在的养神再到更深层次的养性,无不突出一个“适”字,正是这一“适”字养生诀体现了《吕氏春秋》独特的养生智慧,至今仍具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卫沙 《考试周刊》2010,(48):235-235
老子的《道德经》文笔洗练、言简意赅,立意高远、哲理深刻,虽寥寥五千余言,却涉及到诸多领域的思想内容。老子养生学对中国传统的宗教养生文化的影响深刻。《道德经》虽不是一部养生书,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本文主要从"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功成身退"、"以啬养生"和"以静养生"四个方面讨论老子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太极拳的化渊源入手,探讨了太极拳的功能,得“理”,“法”,才可修身,养性,颐心,得出了走正途,练功法,以静生动,动中求静,不欲修,则修自来,不求养,则养自成,修身养性,则浑然天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浅谈《淮南子》的养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古代人又是如何对待这一问题的呢?《淮南子》一书体现的养生观主要以养形为基础、养气为过渡、养神为根本,三者不可缺一,但只有不以追求养生为目的的养生,才真正有利于养生。  相似文献   

19.
静态和动态,是写景的两种常用的方法。大体说来,写“静”,能精确地描摹景物的形状、色彩,用来表现宁静安谧的气氛;写“动”,便于写出景象的摇曳多姿,力量和气势,藉以渲染欢快愉悦、激动奋发的情绪。《鸬鹚》正是这样一篇二者兼有的优美的写景小品。作者采用以静寓动,先抑后扬,动静结合的方法,将小湖傍晚时静与动交相变  相似文献   

20.
在对老庄学派养生思想的研究中,发现其思想理念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但在指导和增强不同年龄的各类人群体质、调适提高人们对社会生存压力的应对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在引导人们在休闲生活中,注重慑养生活化,运用尚"动"尚"静"与大自然构成和谐一体的休闲体育文化,为推动现代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