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辈子活下来,常常是,在最有意思的时候,没有有意思地过,在最没意思的时候,想要有意思地过结果却再也过不出意思。或者,换一种表述就是,在看不透的时候,好看的人生过得不好看;看透了,想过得好看,可是人生已经没法看了。这句话说得并不绕。其实,人生比这个绕多了。人生就是这样的一场游戏:在欲望浮沉中,把生命扔到很远很远,最后,只为了找到很近很近的那个简单的自己。二有一年,到大连旅游,参观旅顺日俄监狱。印象中,地牢般  相似文献   

2.
人的成长是什么呢?每个人也许都可以说出很多,成长就是一个选择接着一个选择,这肯定是其中一种。人的成长就是面对一个个的问题,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如何面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就是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对于学会选择,是一种重要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3.
七天     
《少年电脑世界》2010,(7):50-53
这是一座美丽的山村,距离城市有半小时路程。村里的学生每天坐校车到城里上学。  相似文献   

4.
朱成玉 《课外阅读》2010,(5):32-32,33
上帝创造世界用了七天,我们的一生其实也只有七天。 第一天,光来了,你看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5.
《第七天》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吸引人们去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也因为大量暴露现实而显得思想深度不足,出版后便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6.
徐慧瑶 《文教资料》2013,(35):104-105
余华新书《第七天》是一部篇幅仅为13万字,容量极小的小说.本文将就小说文本,从主题、结构等方面,浅谈余华作品《第七天》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7.
《第七天》是余华所创作的一篇典型的框架结构小说.框架结构分为内容与框架两部分,框架指讲故事者的故事,即小说中所构造的大的故事背景,内容则是讲故事者所讲的故事,即泛指大故事背景下所发生的一个个小的故事.《第七天》中的框架部分构建了一个亡灵世界,通过雾与雪两个重要的意象作为框架部分的...  相似文献   

8.
人的成长是什么呢?每个人也许都可以说出很多,成长就是一个选择接着一个选择,这肯定是其中一种。人的成长就是面对一个个的问题,解决一个个的问题,如何面对、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这就是选择。不同的选择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对  相似文献   

9.
余华在自己的小说中,一直坚持对于苦难的叙述,他的最新长篇小说《第七天》,同样对苦难进行了细致入微地叙述.而在《第七天》中,作家余华另辟蹊径,同时建构了“现实世界”与“亡灵世界”,两个世界平行发展,互相照应.他正是通过“亡灵世界”的欢乐祥和来反衬“现实世界”的悲苦冷漠,这样的欢乐祥和,却正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七龙天胶囊中的地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地龙对照药材在与供试品的薄层色谱相应位置上,有相同颜色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处方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和Rb1及红景天苷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三七皂苷R1在0.178~3.560μg、人参皂苷Rb1在0.430~8.600μg、人参皂苷Rg1在0.539~10.780μg、红景天苷在0.206~4.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7,0.999 8,0.999 7,1.000 0,n=6).平均加样回收分别为97.82%(RSD=1.28%),97.92%(RSD=1.62%),97.07%(RSD=0.82%),96.58%(RSD=1.45%).TLC法及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对七龙天胶囊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七色的生活     
生活是五彩斑斓的,是充满幻想的像七色的彩虹吩是红色吮一_铆惑铆祷杯碑画呼劝生活是橙色的。是明朗、温晚、欢乐的橙色。生活界黄色的,、-是光明、活波、明快、和煦的黄色。瞬踢…界汤裤红气一_.、「一一魏叛俪、一生活是紫色的,六一户一是高贵、忧推、古朴、祥瑞的紫色。彩林娜与雷电激战后才出现,生活,经过与困难搏斗后才更完美。七色的生活@习源  相似文献   

12.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七年之后完成的最新一部长篇小说,描绘了主人公死去后所经历的事情以及勾起的回忆,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死亡世界。经过分析,作品中的生死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对死亡没有痛苦或恐惧,能够理性地看待死亡;生与死的意义被颠倒,死亡世界接近理想中的现实世界,更加引人向往;生与死由“爱”这条纽带联系起来,让人们在冰冷中感受到温情。这部小说暴露了大量的社会现实,引人深思,也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3.
我现在是走在18世纪初美国长岛的森林中。我步履匆匆.树木、鲜花……都从身边闪过。  相似文献   

14.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展示了生命的撕裂形态。发生于亲近者之间的撕裂,以及人物自身不同程度的撕裂感,可以溯源到现实世界中的巨大裂隙。这种裂隙甚至以可怕的稳固性延伸到死后的世界。撕裂也对作品具有形式意义。《第七天》可以说是从撕裂的现实而来的撕裂之作,抒写了一种撕裂的痛。但该书对裂隙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有平面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余华《第七天》借用大量社会新闻,并对这些新闻进行重构和改编.小说在对有些新闻的借用中,作者赋予了新闻原型中平面化符号化的人物以鲜活的生命.但从总体上来看,余华未能处理好新闻和文学之间的转化,存在简单搬用、生硬搬用、细节不真实等问题.近年来,余华开始尝试在创作中借用社会新闻来表达他对现实的关注,但其实很难单纯通过新闻媒体全面而又深刻地了解和把握现实,此外作家在文学作品中借用社会新闻时,需要清楚地知道文学与新闻之间的本质差别.  相似文献   

16.
余华在《第七天》中采用的语言类型主要有短促对话式、荒诞式与表征式三类,不同的语言类型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历史形态,体现出相异的叙述功能。急促对话式省略对话双方,将对话场景迅速呈现,营造出紧张的对话氛围;荒诞感的语言又分为诙谐调侃式与消解权威式两种,勾勒出面目可憎的当下现实;小说语言的节制性与冷淡性主要通过镜头感与色调感两种具有表征性的语言策略体现出来,表征式语言奠定了小说的语言基调。  相似文献   

17.
余华的新长篇《第七日》写了一个人死后七天的所见所闻,看似荒诞,实则折射着社会现实,小说中的叙述基调依旧是冷静、朴素,极有控制力的,但也加入了许多含而不露的温情,有父子情、爱情、友情,从审美的意识形态属性考察这部小说,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叙事采取这种折中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魏冉旭  徐未艾 《现代英语》2023,(14):120-122
文章借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从翻译内外两个角度考察了白亚仁《第七天》英译本中的译者行为。通过翻译外的考察,分析发现译者个人、读者意识、翻译选材等方面凸显了很强的服务于社会和读者的务实性;通过翻译内的考察,结合对译本的分析,发现译者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展现求真与务实兼顾的语言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特点。通过审视翻译内外,分析得出译者白亚仁坚持“求真务实”的翻译准则,这种翻译行为对推动文化典籍的国际传播以及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都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朋友又来信了,语调很凄婉。信中写道,“开始来的几天,我坚持每天写日记,把生活的艰辛看成是一种人生的经历,一种人生的乐趣,现在我不写了”“有一天我会麻木的,我等待着这一天,它将是我快乐的开始。我希望有那么一天,因为我是多么希望我能幸福啊!”读完信之后,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给他回信。  相似文献   

20.
余华新作《第七天》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批评之声不绝于耳,然而《第七天》从亡灵的视角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当下的中国,其创作与以往长篇小说相比有很多新的变化,余华摒弃了童年视角,着重对当下现实生活进行抒写,还创造了"骨骼人"的新的美学形象。站在现实世界的倒影下直抵荒诞,余华直面现实的勇气值得赞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