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是新课程改革追求的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但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教师专业素养和学术见识的限制,学校教学氛围和社会环境的制约,新课改理念在实践中往往会“走样”或“跑调”。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那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我认为,教师若能做到以下几点就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吴美荣 《考试周刊》2010,(12):223-224
“课堂首先让学生‘闹’起来,‘活起来’,甚至‘火起来’,唯有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至于‘闹’是否影响到教师的课堂进度,是否‘像’课堂,不管这些,找到了快乐,生命才不会因为失去水分而枯萎!”(李炳亭语)但这仅仅是高效课堂的初级阶段,远未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这样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记得有一位语文老师说:“课堂呈现的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高三是学生知识能力长得最快的时候,课堂是学生能力提高的主战场,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最快速的生长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如何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到学生手上,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正雨过留下潮湿的印记,雁过留下轻盈的身影。作为一名英语教师,一堂课后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是印象,还是体验?是知识,还是趣味?是情感,还是……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下面,我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成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活泼起来,让学生轻松起来。例如在讲高中英语必修1 Unit one中的《Anne’s Best  相似文献   

6.
出于各种原因,学生对思品重视不够。为改变这一局面,关键是要让学生“动”起来,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要让学生在课前“动”起来,主要是要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参与到课程准备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三是在课堂上要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让学生的心灵“动”起来;四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相似文献   

7.
李冰 《考试》2009,(7):77-78
“学历史就是‘贝多芬’(背多分)”!“历史是副科,随便学一下就行了!”这是很多人在学习历史时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初一学生中也是很普遍的。因此,怎样在这种大环境下怎样改变学生的这种学习态度,就成了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最棘手也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或许能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8.
毛莉 《教育教学论坛》2011,(29):134-135
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真正‘活’起来"的灵动课堂日益成为广大教师的追求。灵动,蕴含着智慧、灵动,不是简单的追求学生课堂的热闹,而是一种学生生成、生长的过程,具有强烈的生命性。"灵动"有一股强大的美的力量撞击,让思想政治课魅力四射,令人回味无穷。本文拟结合一些课堂片段,和大家一起感受"灵动"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课改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新的活力.课改使语文课堂百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我们的课堂生态化,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阳光.首先教师要充满“阳光”,要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不仅我们教师要阳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阳光”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态度与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学生变得更“阳光”.  相似文献   

10.
任燕 《青海教育》2013,(9):34-34
实现让课堂“活”起来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相似文献   

11.
张琳 《四川教育》2002,(11):40-40
有人称“人是无限的螺旋体”。人有无限的潜能。作为音乐教师,怎样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呢?我认为,应转变传统的“师讲生听”、“师行生跟”的教学模式,实行“反客为主”教学,即把学生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当“主角”,让孩子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起来、讲起来、唱起来,以取得学习的最大效益。为此,我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一、变“学生适应我”为“我去适应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由于从本期开始我区已改用新“课标”教材,学生对一些熟悉的歌曲非常感兴趣,如六年级的《同一首歌》、《红河谷》等,一看…  相似文献   

12.
纪秀双 《考试周刊》2009,(24):125-125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活”起来,即不呆板,不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14.
以“鸡蛋里的‘学问’”为情境主题,“动手、动脑、动心”为抓手,让化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视频及实验等形式重构酸、碱、盐及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体系、建立研究混合物中某成分的一般模型,深化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提升学生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15.
“让我们的课堂和谐起来”,是教师努力的方向。“和谐”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师与学生、教材之间的和谐.学生与教材、教法之间的和谐等等。我主要想从三维目标入手,结合一些课堂上的具体例子,来谈谈如何让课堂上的各个细节都操作到位,让“到位”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构建和谐课堂。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的状况一直困扰着许多教师。有的教师为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但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有的教师在种种努力失败后,不得不继续“沙场秋点兵”的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是否积极,不仅与教师的提问技巧密切相连,同时也涉及到学生的个性、身心发展问题。当然,许多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里,我们编发两篇关于这方面内容的文章(“打开学生‘答’的天窗——议如何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安静的语文课堂热闹起来——浅析高年级学生发言不踊跃的成因及对策”),希望能给您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课堂教学观告诉我们,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主体”的思想,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质,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这是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聚焦课堂、优化课堂、和谐课堂、反思课堂、智慧课堂,始终是我们广大教师的工作重心。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 ,学习必须做到“眼、耳、口、手、心”五到。在推行素质教育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 ,教师更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 ,使它们积极地“动”起来 ,充分发挥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发地、积极地“动”起来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一、故事引入 ,能让学生动起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课堂上 ,只有让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才会真正地“动”起来 ,也才不会“人在曹营心在汉”。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对学生说 :“今天 ,…  相似文献   

19.
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那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光彩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要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活起来,要让原本‘阴云密布’的课堂洒满阳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实现了语文教学前所未有的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