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清时期,耀州窑在山西窑业影响下,烧制品种多样的白地黑花瓷器,本文介绍的铜川新考古发掘品部分来自纪年墓葬,这些新资料有助于相关器物的断代,对准确辨识耀州窑与山西、磁州窑等同类工艺瓷器的区别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孙雪松 《收藏》2013,(5):91-93
2002~200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讷河市学田乡工农村明清墓葬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墓葬位于后工农村南200米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毗临尼尔基水库,属尼尔基水库淹没区。此次发掘共清理出57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断,这是一处明清时期的墓葬群。此次发掘取得了明清考古史上又一重大成果,为迄今明清墓葬发掘中清理墓葬最多、形制最复杂、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次。  相似文献   

3.
孙雪松 《收藏》2013,(9):91-93
2002~200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讷河市学田乡工农村明清墓葬进行了为期5个多月的考古发掘。墓葬位于后工农村南200米嫩江左岸的二级台地上,毗临尼尔基水库,属尼尔基水库淹没区。此次发掘共清理出57座墓葬,出土文物1000余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判断,这是一处明清时期的墓葬群。此次发掘取得了明清考古史上又一重大成果,为迄今明清墓葬发掘中清理墓葬最多、形制最复杂、出土文物最丰富的一次。  相似文献   

4.
张小丽 《收藏》2016,(5):54-65
正导语:张达夫墓为元惠宗至元五年(1339年)纪年墓,出土的元青花人物纹(?)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元青花纪年资料,这件宝贵资料对元青花瓷的年代和装饰题材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11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配合曲江风景线建设工程时,在发掘清理的17座古代墓葬中有两座元墓,分别编号为2011QJFJXM5、2011QJFJXM6,东西并列,间距约5米。两墓均保存完好,出土  相似文献   

5.
郑州  张松林  廖永民 《收藏》2008,(5):58-60
本期陶瓷栏目以近年考古出土古陶瓷为专题,涉及郑州唐墓出土青花罐、北宋官窑早期窑址新发现、江西出土明清哥釉青花瓷、西安新出土瓷器与福建漳浦出土紫砂等,它们资料翔实,多出自纪年墓葬,是鉴定断代的重要参照。龙泉大窑、景德镇御窑厂等处陶瓷考古新收获将另期推出。  相似文献   

6.
谭德睿 《收藏》2007,(12):191-191
1978年5月,由湖北省博物馆谭维四先生组织与主持发掘的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战国早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堪称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  相似文献   

7.
李举纲  杨洁 《收藏》2012,(8):42-52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划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种类多样,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蒙元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丧葬文化与器具组合等重要内容,出土陶瓷器均可作为重要的纪年断代参照。  相似文献   

8.
杨俊艳 《收藏》2018,(6):118-119
中国陶瓷文房历经长期的发展与演进,在辽代成为了一个重要门类。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材料,辽代陶瓷文房多出土于贵族墓葬与窑址。其中以内蒙古、辽宁两地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有砚台、笔洗和水滴三大类,为研究辽代文人生活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喻燕姣 《收藏》2001,(1):42-44
汉代玉器以清逸脱俗、自由浪漫、恢弘大度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出土的汉代玉器为数不少,上起王侯,下至一般中小型贵族的墓葬均有出土。从目前发表的考古资料来看,这些出土玉器主要集中在长沙地区,且大多在贵族墓地中,一般平民墓葬很少出土玉器。而且贵族级别越高,玉器随葬也就越多,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闽北在考古发掘、基本建设以及古遗迹、占墓葬中出土有大量器型各异、大小不一、时代不同的瓶、仓、罐。这些器物在古玩行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五联罐、五管瓶、堆塑罐、飞鸟人物罐、龙虎瓶、日月瓶、立鸟瓶、皈依  相似文献   

11.
李哲伟 《收藏》2014,(5):112-117
以建筑为最初功能的古砖,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历史轮回的变迁,高古淳朴。尤其是皇宫及高等级墓葬所用的砖,大都有图案文字纪年款,既有欣赏价值又有考古功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好。存世的古砖以汉、晋为最多,造型有长方、正方、扇形等,图案纹饰可分为两类:一为纪年铭文砖。记录营造建筑的朝代、时间,如:东汉"永元八年""永和九年",三国吴"甘露二年""宝鼎三年",晋"永嘉元年""义熙八年"等。  相似文献   

12.
李举纲  杨洁 《收藏》2012,(15):42-52
西安近年考古发掘的元代刘黑马家族墓,是迄今陕西地区发掘规模最大的元代家族墓地,出土文物种类多样,尤其是细泥灰黑陶俑和明器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真实反映了蒙元时期汉军世侯的社会生活、等级制度、丧葬文化与器具组合等重要内容,出土陶瓷器均可作为重要的纪年断代参照。  相似文献   

13.
肖发标 《收藏》2009,(3):80-83
由于考古出土清代青花瓷数量不多,有绝对纪年的民窑青花瓷更属少见,人们对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断代和时代特征的认识,主要依据传世瓷器尤其是官窑青花瓷的一些特征进行推断。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民窑青花瓷的时代特征,特刊发此文,选取一批有绝对纪年的清早中期民窑青花瓷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20,(9)
正10世纪的唐末、五代及北宋初期,是陕西耀州窑青瓷烧造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种类丰富,新品迭出,功能细化,某些造型还融入了金银器的艺术因素,从而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本文结合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及相关墓葬出土文物研究成果,对10世纪耀州窑青瓷造型中的仿唐金银器因素进行考察分析。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23)
正2014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岳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岳阳市康王乡茆山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一座宋代砖室墓(图1)。茆山村地处洞庭湖东岸丘陵地带,墓葬位于一座山丘的北部。墓葬为长方形并列双室券顶墓,外有砖砌墓围,长6米,宽4.6米。墓室由两个结构相同的长方形墓室构成,墓壁中以"过仙桥"相连通,两室皆长5.33米。两室中前部各有一道封门墙,将墓室分为前室和后  相似文献   

16.
赵文军 《收藏》2010,(9):53-55
汝州张公巷窑是一座重要窑口,曾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关于它的时代与性质,过去由于依据不足,众说纷纭。现根据最新考古发掘资料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20,(7)
正长沙窑是一座民窑,这一属性决定了其生产目的是为了销售、盈利,与官窑、御窑不计成本、务求精美,完全不同。从现有的考古发掘、墓葬出土和传世器物资料来看,长沙窑瓷器畅销国内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外销瓷几乎遍及整个亚洲地区。根据现有资料统计,长沙窑瓷器制品有70多种,都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器。针对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等因素,长沙窑瓷器在造型、装饰和功用上都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7,(11)
正2004年3~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对大司空东南地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本次发掘了大量商代成规模的房基建筑群、窖穴、水井、灰坑、灰沟、车马坑及354座商代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铅器、金器、铜器、牙角骨器、蚌器、玉器等。此次出土的玉器均有代表性,可以说是商代玉器的标本,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3)
正近年来,河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城市建设,在殷墟原保护范围边沿地区基建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总计发掘面积5000余平方米,清理发掘了一批商代房基、墓葬、车马坑、祭祀遗址、祭祀坑、水井、窖穴、灰坑及道路等重要遗迹。发掘商代墓葬300余座,出土了一大批商代的青铜礼器、兵器、工具及玉石器、陶器、骨蚌器等,堪为商代玉器的标准器。玉鱼形刻刀(图1)a.玉鱼,长6.8厘米,青灰色。体呈弧形片状,鱼方形嘴唇,圆眼凸出,嘴后有一个圆形穿孔。背、腹鳍用斜线纹雕刻,背鳍较窄长,腹双鳍较短。刻刀在  相似文献   

20.
霍华 《收藏》2008,(8):94-96
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由于官窑瓷停烧,加之缺乏明确年代的陶瓷实物,故在古陶瓷史上被称作“空白期”。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根据对1964年南京明故宫遗址玉带河出土瓷片的研究,初步提出了“空白期”瓷器断代标准,这些在他的遗著《学瓷琐记))中有记载:近20年来,也陆续发现有正统纪年墓葬出土的青花瓷,南京博物院所藏南京南郊牛首山弘觉寺塔地宫中出土的5件青花瓷和1件龙泉窑青釉瓷盖罐是最早一批有确切正统纪年可考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