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战五胜一个人,不管他想进入哪个领域的自由王国,不仅需要拳打脚踢地去拼搏,而且还要沉得住气,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索。我在一系列的对局后深感布局的重要性,我决心研究出一套适合自己并利于突破的布局。我有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积极主动,不落俗套。我认真研究日本现代布局、“新布局”时期布局、业余棋手布局和中国古谱、日本古谱后,终于找到我所追求的理想布局——执黑棋采用“对角星”布局,如对手阻止我使用“对角星”布局,则采用“中国流”布局。  相似文献   

2.
在“顺炮横车对直车”的布局系列里,黑方第4回合保留左车的机动性,先进正马,早些摆开右翼子力,以抗击红方进攻,这种布阵方案由来已久,如古谱《桔中秘》里已有介绍。  相似文献   

3.
古谱《橘中秘》、《梅花谱》对布局陷阱都有一些记载,里面许多精彩的攻杀片段令我们记忆犹新,它的“新意”往往更容易激发人们对棋的热爱,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则常见的布局陷阱,看看大家是否与我有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棋坛之最     
1.棋坛百岁寿星(谢侠逊) 2.象艺编辑坚持最久者(陈罗平) 3.珍藏棋书古谱最多者(杨明忠) 4.解放后第一届全国棋赛冠军者(杨官璘) 5.年龄最高主编《百花棋艺》者(李树明) 6.精通古谱有问必答及诠正者(朱鹤洲) 7.年龄最小获得全国棋赛冠军者(胡荣华) 8.主办棋刊最多者(傅信仁) 9.棋赛奖金最多的是(佛乘杯) 10.现代棋艺成绩最优的是(许银川和吕钦)  相似文献   

5.
力小任大     
古谱《适情雅趣》(公元1570年刊印)卷4第64局“力小任大”,是一个关于车兵冷着的排局,原着法如下(红先):  相似文献   

6.
施襄夏说     
古谱,有不少特点,其中,以“座子”为最。关于“座子”(又称“势子”),咱漫游古谱至今,已有了一般的了解。然而,这每月一回隔期一见的《漫游古谱》,毕竟又使这样的“了解”显得拉杂零散,所以,时不时地整理、回顾,总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正一、分析市场找差距湖北省浠水县杂技团创建于1954年,其前身是个私家班子,解放初期被浠水县政府收编成为县级文化事业单位。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浠水县杂技团长期活跃在荆楚大地及上海大世界等地演出,深受观众喜爱。1992年7月,浠水县杂技团招收了33名学员,经过几年培训后,开始在全国13个省市进行演出。1997年,浠水县  相似文献   

8.
再学定庵     
王元 《围棋天地》2010,(19):80-90
《漫游古谱》至今,整一年了。一年时间虽不短,但大致一月看一局古棋,确实又说不上多。一年前,因为想着总得做点什么棋文,所以涉及了古谱;因为涉及了古谱,殊不料竟发现这是又一精彩的世界。对于我本人来说,这真是值得庆幸的事。从我十来岁学围棋时起,若隐若现地身边手边就有古谱的影子:记忆中翻看过线装的《桃花泉弈谱》,翻看归翻看,真的一点也不懂;  相似文献   

9.
正湖北省浠水县杂技团前身是一个私家班子,1954年被浠水县政府收编为县级文化专业团体。此后,浠水县杂技团基本在国内的13个省市演出。因为国内市场毕竟有限,走出国门,开辟更广阔的国际演出市场,一直是团里的梦想和追求。终于,在1999年,应泰国金世界国际娱乐有限公司的邀请,浠水县杂技团首次赴泰国演出。当时全团上下喜出望外,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功夫不负苦心人,此次演出受到泰国观众和华侨的高度赞扬。因为首演成功,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浠水县杂技团均收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华围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国手棋圣,他们如一座又一座巅峰让人无法超越。 这其中,从明末过百龄到清朝中叶的范西屏、施襄夏,堪称我国古代围棋最高水平的代表。本期我们继续为大 家介绍一些古谱中的精彩片段,供棋友品(?)鉴赏。  相似文献   

11.
现代象棋开局书谱,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只是缺少研究古谱的示范起源及其对实战具有指导作用的。早在1978年出版的文革期间惟一棋谱《第三届全运会·中国象棋决赛评述》一书中,由笔者负责撰写的“第四、顺手炮”部分,就是这样的内容。现就从顺手炮谈起: 著名的“弃马十三着” 象棋自完型之后,布局就一直是棋手们研究与探索的主题,其中炮局开局是人们最早运用与探索其布局规律的阵法。 早在象棋的“少年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起炮在中宫,观棋气势雄”的特点,这是对象棋的初步认识;继而人们又发现后手方以“顺手炮”对抗很有弹…  相似文献   

12.
小列手炮布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明代古谱《橘中秘》中已有记载。小列手炮布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出子次序也进行了革新,即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车9平8,车一平二,炮2平5,黑方变换出子次序,采用半途列炮的方法也能形成与小列手炮殊途同归的形势。黑方7路马无根诱使红车孤军深入,然后采取平炮兑车再高车保马、缩炮打车的战术手段.实施防守反击。从近年的实战对局来看,双方虽仍有短兵相接的对攻选择,但复杂激烈的程度已大幅度降低。双方多形成棋势缓和的对峙型局面,战线也常常拖入较量功夫棋的马炮残局争斗。就后手方而言,谋一盘和棋的成算很大。近几年中,例如洪智特大、郭莉萍特大、欧阳琦琳特大、张晓平大师、文静大师在比赛中就曾多次运用此类布局。  相似文献   

13.
幽鸟攒阶     
如图局面,原载明代古谱《适情雅趣》卷五第25局(总401局),局名“幽鸟攒阶”,意指局中红方双马并立第三横线,犹如一对好静的幽鸟聚首在台阶处。原谱图下附注为“双马缓着胜”,着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四百六十多年前的象棋排局古谱《百变象棋谱》,已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该书是杨明忠、丁章照二位同志根据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重刊版本的《百变象棋谱》(以下简称“百”谱)和清代同治丙寅年(公元1866年)刊印的《新增神妙变化象棋谱》,经过多年的整理和诠注而成的。  相似文献   

15.
看云识天气     
王元 《围棋天地》2011,(8):79-88
认识,思考“不无太紧”,首先要明了古棋的特点和环境。古棋的特点,是座子棋如我们《漫游古谱》后所已知的那样,“星不守地”的对角置子的座子棋,盘上所设定的,就是浮云飞渡、不宜务实的气象,所以,布局之虚(彼此牵制、态度暧昧)成为主旋律,是有道理的;古棋的环境,使“双飞燕”一定会拖一个尾巴。在这种情况下,欲急攻星位的双飞燕,其实子力不足够。  相似文献   

16.
1.(炮)25 (马)87 2.(马)23 (车)98 3.(车)12 (马)234.(兵)71 (卒)71 5.(马)82 (炮)24 6.(兵)51 (炮)84 布局至此,形成了中炮七路马对屏风马双炮过河的基本阵势。这种布局在五、六十年代曾一度盛行,随着布局的发展,它的变化愈来愈复杂、激烈,虽然近年来,在重大比赛中此种布局出现局数不多,但均有新意。  相似文献   

17.
若要追溯后补列炮的起源,得先从古典列炮局谈起。近代时期的象坛,斗炮战十分盛行,列手地与顺手炮并称为两大流行布局。当时谢侠逊、史天扬、周德裕第一批前辈棋手以《桔》《梅》两谱中所记载的列炮局的棋路为基础,边实战边探索,对古谱变化进行了大胆革新,从深度与广度两个层面开拓出了很多新领域,使列炮局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弈林影响深远的名士中,杨明忠是以自己独特的活动而受人重视的一个。他以喜爱收集象棋资料、研究古谱及参与排局的活动而扬名。先后与瞿问秋、丁章照、冯锦诸等棋友合作,积极开展对古谱古局的整理和考证,出版了《民间象棋排局选》、《象棋民间排局》、《江湖残局》、《百变象棋谱》、《神妙变化象棋谱》、《蕉竹斋象棋谱》、《烂柯真机》、《烂柯神机》、《棋谱秘  相似文献   

19.
双炮对双象,如图1典型的例和残局。在古谱《桔中秘》与《适情雅趣》中均有论述。但在一些特定的局势中,往往由于双象与将位置不谐调,被双炮抓住弱点予以攻击,而致败。  相似文献   

20.
《锦堂春画》如图1,是古谱《竹香斋》中的一个棋局。原谱着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