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师范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某师范学院08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方法对某师范学院2630名大学新生施测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与国内正常人群、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被试中SCL-90各因子至少有一项达到3分的共有303人,检出率为12.56%.大学新生各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国内正常人群的水平;除躯体化、恐怖、焦虑外,均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的水平.08级文、理科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理科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更突出;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性别差异较大,女生的问题显著多于男生.结论高等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应着重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理科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对南京大学2005-2013年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探讨时代变迁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研究发现:1.不同年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2.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2008年前后有较大波动,在2008年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2009年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上升,此后心理问题又呈下降趋势。这一变化可能与经济危机、"90后"进入大学、互联网发展等社会因素有关。3.家庭背景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4.大学新生中女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3.
本次调查针对某大学2004级全体新生,实施“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量,以此对大学新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调查发现,有20.6%左右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不同性别的学生在UPI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来自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笔者针对这批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与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4.
应用量表SCL-90,对某工科院校的2 870名硕士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在该工科院校硕士新生群体当中,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约为2.5%,其中以人际关系类问题、适应类问题、压力类问题和期待类问题最为突出;在不同性别的硕士新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维度的得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是总体差异不显著;在不同生源以及入学方式的硕士新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且总体差异显著。结论认为:该工科院校硕士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在不同来源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教育、教学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现实基础。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新生中存有中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11.35%,其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上出问题的学生较多;贫困生、农村学生、往届生等心理问题学生比例较高。结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由于大学新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2006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经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2.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问题、情绪困扰、神经衰弱症状、躯体症状。4.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家庭来源差异。4.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对专业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5.各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不太平衡的。  相似文献   

7.
了解新疆维、汉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UPI(un 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对维、汉大学新生共1537人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为19.26%;需要引起关注的学生为25.95%;心理健康良好学生为54.78%。维、汉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及在关键项目的表现以及自我评价均有不同程度差异。结论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并且针对不同民族学生特点要采取不同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师范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师范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做好师范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赣南师范学院2004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极其明显;师范院校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非城镇学生。  相似文献   

9.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解我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对我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采用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我校2007级新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一般人群,有8.8%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问题,男、女生和文、理科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UPI)对某院2010级723名高职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该院2010级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情况良好;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情绪问题、强迫症状、人际关系问题和亲子关系问题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调查旨在深入了解独立学院女大学生心理状况,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以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EPQ人格因素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899名大一年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在个性特征方面与男大学生存在差异。同时表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有8.9%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169名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俊杰 《丽水学院学报》2002,24(3):83-85,88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浙江省丽水师专169名2001年入学的一年级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浙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落后于女生,主要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攻击性,偏执呈显著性差异,新生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相似文献   

13.
《宜宾学院学报》2016,(3):118-124
本研究以大学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调查问卷"和SCL-90问卷,考查大学新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大学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心理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但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处于正常偏好。学习适应不良和学习焦虑与SCL-90问卷中大多数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学习心理问题会影响心理健康。要解决大学新生学习心理问题需要教师开设学习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课程,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象:广州地区高职高专院校2004—2007级新生共4414人;方法: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UPI),WJZ与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院校新生与本科院校新生心理状况方面差异不明显;纵向比较来看,2007年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从特定人群来看,2005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高职院校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在于神经衰弱、抑郁、自我意识不足、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1741个有效样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湖北高校21.02%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男女生之间、文理科学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比例低,三、四年级比一、二年级学生的比例低,来自大中城市的比来自乡村的学生的比例低,且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有2.8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人际敏感、抑郁。从总体上看,低年级、乡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意识水平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首先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入手。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对象:广州地区高职高专院校2004-2007级新生共4414人;方法:大学生人格问卷调查(UPI),WJZ与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职院校新生与本科院校新生心理状况方面差异不明显;纵向比较来看,2007年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从特定人群来看,2005年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比例较大;高职院校新生主要心理问题在于神经衰弱、抑郁、自我意识不足、自我接纳程度不高;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从基础教育抓起.  相似文献   

17.
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2004级2866名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常模,11.09%的新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同时还发现了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新生心理健康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问题,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1995年10月、11月对95级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2069份,情况分析如下:一、我校95级新生心理健康现状从调查看,大部分新生的心理比较健康,但相当一部分新生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一)95级新生心理健康不良者比例颇高,平均为30.5%,比例最高班级为46.0%,比例最低班级也有22.5%;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375人,占受测学生总数18.l%;有严重心理问题者ZI人,占l/,想轻生者11人,占0.5%。但自我感觉有心理问题者和主动提出咨询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江苏大学2003级6 13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PI量表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中有19.96%的学生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有29.68%的学生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主要以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化所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情绪困扰、强迫和神经衰弱等问题居多;男生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明显高于女生;工学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高于医学和人文科学的学生.针对大学新生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高校必须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新生的自立和自理能力,使其主动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成功度过大学新生适应期.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某民族院校2007级、2008级、2009级的维吾尔族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维族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者比率与存在轻生意念者比率均较高;数据显示,维族新生具有较强的心理咨询的愿望,接近半数的维族新生有心理咨询的愿望;维族新生主要的心理症状为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与强迫问题,且不同出生年代的维族新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症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