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Gompertz曲线构建了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可以看出网络舆情各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及其强烈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潜伏期社会矛盾缓慢积淀,网络舆情孕育潜伏;扩散期社会因素异样变动,网络舆情显性扩散;平稳期关涉主体迅速介入,网络舆情缓解消失。基于此,政府可采取积极的科学的适度回应策略,有效掌控网络舆情的演化路径,使其不会在后续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扩展为网络公共事件。"丰县爆炸"案例有力佐证了在网络舆情演化的各个阶段,只要政府在回应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上均具备"适度"理念,便可成功化解网络舆情,切实维护公共利益,进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网络政府信任危机的形成与社会整体信任度降低、政府官员行为失当、错误言论、网络舆论群体事件等因素有关。化解网络政府信任危机对提升政府公信力、增加执政合法性、提升政府文明、促进政治和谐及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意义。应从加强法律约束、政府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个维度有效化解网络政府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3.
国内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化进程对群众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网络舆情逐渐成为反映网民心声的主要方式。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调整、社会控制降低、社会分化加剧等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加上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缺失,容易使弱势群体的利益受损,引发网络舆情事件。完善的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不但能够安抚弱势群体,还能够维护政府部门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为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应对是高校维稳工作面临的重大挑战。网络舆情在特定条件的催生下极易演变为危机事件。研判薄弱、反应滞后、冷处理为主、评估散碎等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着力于分解事件发生环节的纵向"阻断"机制构建和分化事件参与群体的横向"切割"机制构建,辅以校园网络管理的创新、公信力的增强、自我形象的调试修复、利益诉求渠道的健全等软环境建设,是确保高校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更加深入,尤其是网络舆情影响着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深入地研究网络舆情应对,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预防、妥善处理、提高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的迅速普及,优化了传统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递方式,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建议提供了相对通畅的渠道,同时,其表现出的"主观驱动"式媒体干预态势,也给政府公信力的维护和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为高效化解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有效提升和维护政府公信力,政府及工作人员应该高度重视现代媒体的信息传递优势,积极转变履职观念,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处理及网络舆情应对技能,并基于现代网络媒体的发展建立综合性的信息处理平台,科学规范和引导现代媒体的发展,以实现政府与公众高效的信息沟通。  相似文献   

7.
社会化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关系着网络危机事件的及时有效化解,丰富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研究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关联,突破网络舆情功能发挥的瓶颈制约,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健全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是现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辽宁省当前社会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态势,指出了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提高舆情危机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转变舆情应对的陈旧观念,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道德建设,改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9.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发生也愈发频繁.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虚实交织,影响难料;感召力强,一呼百应以及易生谣言,舆论难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难度.因此,重视并尊重网络民意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及多元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透明、权威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微博等个人媒体的迅速崛起,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控制话语权的格局,更创造了新的媒体舆论环境。面对新媒体环境中出现的网络舆情危机,如何正确应对、化解舆情危机,增强供电生产经营管理的公信力,构建和谐供用电关系,促进供电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国网县公司网络舆情管理,浅谈了在发生网络舆情如何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政策之窗"在向网络社区舆情开放的过程中存在回应迟滞、暴力处决、互动缺失和隐蔽议程等问题。政府应该不断加强网络社区舆情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政民互动"和对决策权力的监督,并不断提高网络公关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政策之窗"及时开启,从而对网络社区舆情中的公共问题做出合理的回应,维护政府的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产生的效应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迪,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行业稳定、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烟草的应有内涵。本文从烟草行业几年来的网络舆情事件入手,认真分析研究行业网络舆情机制的建立,目的在于为烟草行业网络舆情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时代中,政府官员诚信意识、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都受到网络媒体的监督,网民对政府公信力空前质疑与冲击,使政府公信力面临巨大挑战。提升政府公信力,政府需优化网络生态环境,积极构建服务型和阳光型政府,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的效力,积极应对网络社会新变化,对政府官员加强诚信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4.
涉检网络舆情是公众在互联网上针对与检察机关有关的事件、行为及问题发表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与看法,并形成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舆情事件。它具有弱权威性与强参与性、突发性与紧迫性、监督性与批判性、“乌合之众”与道德至上倾向以及理性缺乏与群体极化倾向等特点。网络时代要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涉检舆情引导,其本质在于检务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目的在于提升检察机关的美誉度与执法公信力。科学进行舆情引导要把握介入时间、介入姿态、介入方式、介入途径等四项基本原则,依法解决实体问题,灵活运用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多种传播宣传技巧。  相似文献   

15.
重大疫情应对中的网络舆情引导是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有利时机,是提高我国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同时,网络信息多样、影响复杂等因素也对我国网络舆情引导带来挑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几起典型案例说明了网络舆情应对意识有待提高、应对素质有待提升、应对机制有待健全、应对技术有待改进。而提高网络舆情引导效能,各级政府领导、政府舆情管控相关部门、网络信息发布者和信息管理者等治理主体,需要树立战略思维,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关切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社会的逐渐发展,群体性突发事件可以通过互联网形成网络舆情,并对政府及企业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带来极大挑战.网络舆情的变动机制、阻动机制、启动机制与驱动机制分别在爆发、终结、形成与扩散阶段起到了引导作用.论文阐述了贝叶斯网络应急预测算法在网络舆情中群体事件性能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应该如何做好网络舆情监测,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科学化解舆情危机,积极预防舆情负面效应,合理发挥其正面影响力,寻求舆论监督与社情民意之间的平衡点,已经成为摆在党和政府面前的一项严峻挑战,也是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必须解决好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为视角,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应对的误区、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如下观点:网络舆情的特征为对事件反应迅速、传播方式快捷、信息交互性强、传播主体隐蔽、传播内容复杂、影响广泛、控制难度大。目前网络舆情的应对误区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部门对民众意见置之不理或态度暧昧,二是政府部门采取强制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压制。网络舆情应对方式改革的思路为:认真研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育成熟社会心理;发挥主流媒体作用,搭建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桥梁。笔者最后指出,在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政府的行政决策必须始终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舆论生成的发源地、信息传播的集散地、各种观点交锋的主阵地。各级政府在应对网络舆论时的一些观念和方法出现一些偏差时,直接导致了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文章从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危机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改善政府的舆论引导方式,重拾话语主导权并增进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内容,也提升了高校思政工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时效性.但是,网络舆情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重大挑战,一方面不良网络舆情会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不良网络舆情也会对校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而要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思政工作者把握网络舆情的本质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