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批评家、学者藏策的理论新著《超隐喻与话语流变》自今年问世以来,社会反响强烈,得到了文学界与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被称作“藏氏理论”。而他所独创的“提喻论”与“超隐喻说”更是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提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整体的本质意义在部分中得到体现。这是对雅各布森的相关理论的丰富。“超隐喻说”更具原创性和颠覆性。超隐喻就是超级隐喻或过分隐喻。超隐喻是一种专制主义意识形态编码.也是一种俗套。其往往是在“天理”与“人事”等项的“超隐喻”中,使“隐喻”变为不容置疑、不可追问的“天理人伦”.这戳到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死穴,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藏策是个自身特点非常鲜明的新锐批评家,他的文学研究与批评,从一开始就不同以往的传统批评,他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对现代语言学、修辞学、符号学等理论十分精通。他的批评即是以这些与当今世界同步的文艺理论为依据的.做到了与西方主流批评方法的“接轨”乃至超越,具有更高程度上的“科学性”与“前沿性”。同时.藏策的研究与批评,建立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文本出发,而又不惟文本。他的批评文章都是以坚实的文本分析为基础的.从而避免了传统枇评中所存在着的“随意性”和“印象式”。由于藏策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以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为理论基础的,所以他的批评不仅可以涵盖文学文本,更可以包括图像文本.这在今天以“图像转向”为特征的“读图时代”里,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的。正因如此,天津作协为藏策举办了批评家个人的研讨会。为批评家个人举行研讨会。这在天津作协还是首次。在10月10日召开的“藏策《超隐喻与话语流变》研讨会”上,天津人民出版社与百花文艺出版社负责人等各界人士出席了会议。天津市作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张洪义、著名评论家滕云、夏康达、张春生、法兰西国家PALMES教育骑士勋章获得者南开大学教授张智庭、《文学自由谈》主编任芙康、天津作协文学院院长肖克凡、作家王松、龙一等都作出了发言,著名学者、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博导赵毅衡教授专门为会议写来了题为《符号学的新面孔》的文章。所以,本期学报编发这组文章,以飨有志于“文艺符号学”研究的学人们.并期促进这方面学术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与藏策是忘年之交,说来我们正好认识20年了.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只有二十几岁.后来,他送给'了我一本他那时出版的介绍文学的精神分析学思考的小册子,我读后,觉得他很善于吸收和应用国外新的学术思想,便建议他读一些语言符号学的书籍.  相似文献   

3.
理论研究这所创建的新理论,既需要具备自身系统性,还需要能关照学习所实体。藏策新著《超隐喻与话语流变》所创建的"超隐喻论",是一个立足于汉语语境而提出理论之维有效理论,具有立足本土文明的拮向性合追求新路的自觉意识,具有不可预知的拓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一当下话语分析之“硬”与“虚”当下话语被描述为“众声喧哗”,“多元共生”,的确形象化地指出了当下话语形态中的“复杂”与“多元性”。这本是好事,特别是学界中不同声音与思想上的争鸣与交锋,必然有助于文化与思想的反思与提升。话语分析是当下文化形态中较为重要的一种理论潮流。只要我们稍加分析,今天任何流行的理论批评方式无不与“话语分析”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小说中的隐喻型性话语多姿多彩,其中以"性是植物""性是动物""性是战争""性是农业""性是食物"的概念隐喻最为常见.研究发现,译者对这些性话语的再现并不是很到位,有很多删减现象,尤其是那些文化个性较强或不参与文本建构的性隐喻表达;针对参与文本建构或跨文化适应性较强的隐喻型性话语,译者往往对之再现,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隐喻的话语动态框架和积极话语分析为基础确立了积极隐喻分析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识别隐喻、发现隐喻使用的系统性、揭示隐喻使用的作用。通过对《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一文进行的积极隐喻分析,本文发现:1)在语言使用层面关于“(义务)教育发展”的系统隐喻较多;2)在认知模式层面体现的隐喻脚本为“(义务)教育发展是旅行”;3)隐喻使用的作用主要在于解释、说服、移情,即向读者解释如何消除教育不公现象,说服读者正确看待(义务)教育发展中的教育不公现象,最终达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识和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7.
幽默话语可以促使交际顺利进行,本文结合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多组对话,从隐喻建构的角度分析幽默话语的产生,发现正确建构隐喻表达可以提升听者兴趣,进而产生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8.
国防部分语言的沟通与比较过程映射了国家与国家间的特别关系,并且起到促进作用,影响现今世界的安全形势。所以许多国家均开始建设专有化机构来负责交接"国防话语"方面的宣传部署工作,并对其他方人员发放其他语言形式的话术资料,这些内容组构了国防话语关于翻译方面的研究对象和方案。如今学术界对于国防话语权的研究表明,当前研究仅集合在纸质文件如白皮书这样的代表文件上,鲜少涉及歌曲、宣传报、海报这样的文件形式,研究语言也比较单一。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国防部向国际社会发布的系列国防宣传片《今日中国军队》,它是我国国防话语的代表之作,对它的翻译研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延安文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范畴,在新的历史语境下重新受到关注。黄科安先生转换新的思维观念,挖掘新的价值内涵,并在不富足的历史研究资料中去粗取精,大胆抛弃陈腐而失真的历史偏见,挖掘延安文学本身所饱含的多面性,复杂性。文章从作者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两种话语”和“矛盾心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作者在延安文学研究中所体现的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华人谢诗坚先生的《中国革命文学影响下的马华左翼文学》是第一部从“中国革命文学的影响”的角度来研究马华文学的著作.在深入分析中国文学与马华文学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该书厘清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缘起,并系统梳理出了马华左翼文学从萌芽到形成、发展以及衰退的历史脉络,相关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在马华文学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该书的特点在于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研究系统深入,立论有据,观点新颖,对马华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海外其他区域的华人文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当代小说家与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深谙各种创作技巧。然而,当这些创作技巧与创作的自然需求发生碰撞时,其作品又无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话语。本文拟从通俗文学话语与高雅文学话语两方面对洛奇代表作《小世界》中的矛盾话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余华的作品《活着》将视野转向了民间,写出了最底层的人们活着的本真状态。本文正是从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政治背景淡化、人物对苦难的忍受三方面来阐释余华的《活着》中的民间话语。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话语:理念与经验>一书对中国话语的阐释,并不像今天众多的"酷评"热衷于制造惊世骇俗的定义或观念,而是致力于具体细微的本土经验叙事,揭示了中国话语就是一种直接再现了中国民族真实的当下经验,反映着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内在生命需要的诗家语,阐释了中国民族话语主要表现为中国南北地理差异下的二元论话语谱系:一是作为中国话语中心的北方伦理谱系,二是以中国话语边缘形态存在的江南审美叙事.全书核心在于澄明了中国话语的主流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话语谱系",而"言之有物"与"文以载道"则构成了"中国文化叙事学的基本原则",并且针对当下已经出现的背离两个原则的反面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和重建.  相似文献   

14.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将中国社会定性为“乡土性的”,这一认识无疑象征着本土文化的自觉。作为以感性方式思考社会人生的文学,自然难以逃脱这一宿命。对乡土中国的文学想像,历来是文学界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区域,才人辈出,硕果累累。遗憾的是,从历时性角度,对乡土文学理论做系统研究总结的,几乎还未曾见过。余荣虎新著《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就是对这一领域富有探索激情和创新意味的学术硕果,该著以现代乡土文学理论为切入点,全面细致勾勒了1917—1949年时期内乡土文学理论变迁的历史轨迹,探询了理论话语转型的深层缘由。著者的思考,为现代乡土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启迪,开辟了新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商洛学院学报》2019,(1):60-66
《中国新文学史稿》是王瑶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为适应建国初期高校学科调整而编写的第一本新文学史教材。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新的"书写范式",自觉地以正史的姿态融入集体的时代合唱,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政治意识形态靠拢。但王瑶在真诚地借用新文学史的抒写为新政权的合法性"正名"的过程之中,又尽量调解集体化的政治话语与个人化的学术话语之间的矛盾冲突,试图使两者达成某种微妙的契合和共鸣。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到文学上,自然带来了文学面貌的明显更新和变化。散文的创作更是枯木逢春,呈现出勃勃生机,对散文的研究也成为新时期以来评论界的一个热点。近些年来不断有研究和批评散文的专著问世,就透露出这方面的信息。这些著作,有的注重于对作家作品的解读,作家心性的捕捉和感悟,如张振金的《中国当代散文史》;  相似文献   

17.
翟瑞青教授从教育的角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已经有多年了,这一研究不仅角度新颖,而且颇有深度,我早已有所关注。她新近出版的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母爱主题和儿童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她学术思想的一次清理与总结。我读后颇有一些想法,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8.
以<山海经>到<说文解字>中"凤"的形象流变为研究对象,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从中发现"凤"的形象历经从单一走向杂糅,趋于多元,并蕴涵丰富的伦理美德的流变过程,最终上升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象征.  相似文献   

19.
《延安文学研究——建构新的意识形态与话语体系》一书,不仅从学理的角度对延安文学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进行解说,而且以丁玲、周立波、赵树理、孙犁等典型作家为例进行详尽的说明,观点新颖、理由充分,为我们重新审视延安文学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20.
立足于概念隐喻理论和隐喻批评分析,对2021年1—6月《人民日报》(英文版)和《泰晤士报》中的环境新闻报道建立语料库,发现两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隐喻均为战争隐喻、旅途隐喻、人类隐喻、疾病隐喻和容器隐喻,凸显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此外,通过探究中英政府对待环境问题的不同态度,发现中国媒体多用“建筑隐喻”来充分展现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和衷共济、共同迎击全球性突出环境问题这一挑战的毅然决心和大国担当;相比之下,英国媒体多用“竞赛隐喻”来体现英国政府对国内环保组织的不满和对中国为环保事业所作贡献的无视。最后归纳了概念隐喻在认知层面上的投射和构建作用,即概念隐喻具有阐释、评价、共情的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