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孔德 《武当》2004,(7):40-43
富贵之家积善易,欲求善报则不易。非不报善也,必衡其量而报之。贫贱之家积善难,而得善报则不难。非独报善也,亦希其量而报之。至于非富非贵、非贫非贱者,积善获报,夫亦称量予之也。以助金论,富贵助金,百金十功;贫贱助金,十金十功。以济人论,富贵济人,百人十善;  相似文献   

2.
为您答疑     
编辑同志: 在我的藏品中,除邮票外,还有一些连环画、创刊号期刊,不知它们是否有收藏价值?如果有收藏价值,在哪儿可以进行交易。读者:朱光伟答:你在来信中提到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收藏与集邮的关系。集邮是收藏的一个门类,集邮是文化。收藏其他种类同样也是文化,也具有同样的价值。你来信询问的这两种收藏品是否有收藏价值,答案是肯定的。作为集报(刊)爱好者甚众,有人统计集报(刊)人数之多,在全国已经仅次于集邮,占第二位。那么为什么集报的人那么多呢?①有多种集报的方法,可易可难。  相似文献   

3.
收藏信息     
周之懋 《收藏》2001,(8):76-76
呈现在眼前的这张《申报》,是我“四当斋”报屋藏品中的珍中之珍。这张《申报》是1880年12月30日在上海出版的,距今已120岁了。  相似文献   

4.
叶佩琼 《乒乓世界》2005,(10):40-41
前几年.“首都三老联谊会”在北京饭店聚会.贺龙元帅的夫人薛明一眼就把我认出来了。“这不是‘小老广’吗,还记得吗?你当兵的第一天就是到我们家报的到!”怎么能不记得?那年我不满16岁,现在我已经60岁啦!  相似文献   

5.
梁智华 《收藏》2006,(2):120-120
我有一套完整无损的《救亡情报》和《国难教育》报,因时代久远,如今在市面上已经很难寻觅。  相似文献   

6.
钱仪吉是清代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碑传集》是其最重要的史学作,亦是清史研究必参阅之工具书。其史实之详备,采撷之丰富,取舍之精当,考订之精审,材料之真实较他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该书可作为补充正史不足、纠正正史讹误的有效工具。该书所保存的大量清季政治经济史料,有待方家进一步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7.
汤明超 《收藏》2001,(4):65-66
我爱集邮,兼集火花、烟标卡。通过收集活动,给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我的藏品中有一套古《二十四孝》香烟卡,是家父早年集藏的,传到今天已有60余载。  相似文献   

8.
龚编辑信箱     
《中华武术》2006,(7):54-55
我现在已经大学本科毕业,并考取了研究生,因为某种原因调剂到了广西大学,我是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武术的,跟一个师兄学些基本功和套路、散手,同时我也是《中华武术》的忠实读者,再过几个月我将要去南宁读研究生了,希望到了那边还能继续习武练功,希望能得到名师指教和传授。所以我希望您能为我在南宁找位明师,使我在读研究生期间生活更加充实,武术方面也大有进步,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9.
孔德 《武当》2004,(4):47-49
【原文】人生有五德,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10.
杨善耕 《精武》2007,(9):14-15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用这两句话说明本文作者创作时复杂而沉重的心情我想也是合适的。但是在文中倍受指责的郭先生读罢此文的感受会如何呢?读者又会如何判断孰是孰非呢?这一切,现在皆不得而知。《精武》有个最根本的原则,即稿件的取舍一切为读者负责。所以编者竭诚希望郭先生能对此文作出有理有据的解释、答复,同时也希望鲍先生早日现身说法,展示武林中罕见的“通背门”拳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我年过古稀,是我们都昌县最早订《中国钓鱼》杂志,买玻璃纤维竿,用商品鱼饵,参与台钓讨论的,现在又是惟一专钓滑口鱼的钓者。我钓鱼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有以下几点,现介绍给老年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乒乓世界》2006,(1):I0006-I0006
大家好!现在您手中拿的这本册子就是我们在新的一年里随《乒乓世界》杂志赠送的副刊,也就是我们读者和球迷共同的家园。说了这么多,都忘记介绍我自己了,我叫灿灿,我的形象是由清华大学学生金增辉设计。至于我名字的由来,那可是有“典故”的,在这里先跟大家卖个关子,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来信猜一猜哦。言归正传,我的工作就是回答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如果您的问题太专业,灿灿还会向负责各个板块的编辑请教,他们都是很热情的。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甄士美 《上海集邮》2003,(12):31-31
《集邮报》第83、84期连续发表霏开兄与黄国建分别谈到编辑出版世界邮票目录的意见,我也不免有些想法。 集邮文献中,邮票目录是特别重要的项目。现在有人热衷于建成"集邮强国",凡是世界集邮先进国家有的,我们都要跟着干。如果单凭一股热情去做,难免会让某个部  相似文献   

14.
《当代体育》2003,(2):11-11
每每到年终岁尾的时候,人的心里总会有两思想在作崇,一种是对过去的怀念,一种是对未来的憧憬,比如现在的我,虽然坐在电脑面前,但脑子里却一直在回忆着我的2002,这一年里做过的事如幻灯片般,在我的脑子里一一闪过,这里面有鲜花和掌声,也晦涩的泪水,和同事一起喝酒的时候,常常感叹,时光如水,不知不觉的又过了一年,莫名的又长了一岁,心底总会泛起一缕淡淡的忧伤。  相似文献   

15.
心情日记     
陶陶 《当代体育》2005,(5):80-80
“自从第一次阅读《当代体育》,我就喜欢上了这本杂志,从开始借朋友的看,到现在自己去买,我已经看过很多期了,我的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它,男生女生都有。有时我买来会借给大家一起看,而传回来的时候,书已经被翻烂了。我有时很气愤,但心里却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有这么多和我一样喜欢篮球的朋友!于是即便那本《当代体育》被翻得再破,我也会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相似文献   

16.
旅人 《上海集邮》2001,(2):33-34
2000年是世纪之末,也是新千年之始。横观国际邮坛,“世纪回顾”邮票如雨后春笋般地推出,精彩纷呈,也多异光流彩,这是天赐的难得商机,真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许多发达国家也不甘落后,早早推出了各种大套系列票,以求集邮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幽默窗     
周建勇 《精武》2005,(1):56-56
栀子属常绿灌木,果实叫栀子,其花称栀子花。现在喜欢种它的都市人寥寥无几,惟有我家对栀子花情有独钟,因为我父亲童年时家里爱种栀子花,所以现在家人都对栀子花有感情。  相似文献   

18.
启事     
吕游 《围棋天地》2006,(18):74-74
我第一次接触围棋是从与我老公谈恋爱时开始的,现在算来已经有十六年了。十六年来,打谱声、棋子碰撞声成了我们家业余生活的主旋律。读《围棋天地》上的棋闻棋事,也成了我每月的必修课。在我们家,围棋就是一瓶酿造发酵多年的美酒,猛喝一口还有一些辛辣,细细品尝却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9.
《当代体育》2009,(20):12-13
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还能认识我这张老脸,其实,我也曾经年轻过,也曾经是亚平宁这片天空的骄傲,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10,(12):35-35
我叫郭梁,现在是一名19岁的学生。看到《田径》杂志征稿活动,就立刻报名参加了!我自小喜欢体育运动,比如球类项目里的足球和篮球,但是当我明白田径是所有体育项目之母的时候,我就开始更倾向于关注田径类项目。我喜爱跑步,也喜爱在长跑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的感觉,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一样关注田径项目,并发自内心地热爱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