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植根故土不离母语从1957年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算起,至今三十七年,一直从事中国新音乐创作,终身以此为理想和目的。回顾过去,在创作道路上可说是没有迷途与傍徨。因为一开始就已确定要走的方向,树立了信心和勇气去实践,而且数十年来都经常警惕自己勿做寄生异株的花草,在众多西方音乐流派的现实里没有成为随波逐流的浮萍。我的音乐创作有自己深长的根,故土的民间音乐就是自己创作生成的土壤。民间音乐可说是我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在五年制的美术专业教学体系中、创作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一个学了五年画画的学生他的学习成果如何,毕业创作很能说明问题.由于课程设置等其他方面的因素,我们的创作课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真对待,历次学生的毕业创作十分雷同几乎是老师的翻版,多数同学无法创作,除了技术上的因素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确实是没有自己独立的个人风格和自己的绘画语言,其实创作并不是一定要等到毕业前的那几个月才加以考虑,在漫长的基本功训练中就要注意培养和发现学生的绘画语言中一些带有个人符合的特点,并加以提升和保护,一些学生总担心自己画的不想某个画家或老师,这种担心是被一种绘画模式所误导,画画其实没有什么对与不对,只有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3.
音乐记忆中的积淀在我的歌词创作生涯中,尽管有的歌流传很广,有的歌深深地扎根于儿童的心中,但我一直是一个业余作者。我从没有把歌词创作当成自己的专业。我—直不能预料自己写出的歌词能否飞得起来。但无论如何,我总算已步入了歌词创作的行列,并且有志于写出更多更好的歌词。1966年春天,我被借调到一个音乐团体,随同李焕之、李群等词曲作家去广东农村深入生活,准备创作一些反映农村新面貌的声乐作品。在此之前,我的歌词大部分是没有固定的曲作者的,常常是把词写出来以后,先在歌词刊物上发表,由众多的曲作者挑选,入选者经谱曲才算正式发表…  相似文献   

4.
《同学少年》2012,(11):42-43
没有一口吃饱的饭。——(朝鲜)谚语巴金背书著名作家巴金十二三岁时,就背会了好几部书,其中包括《古文观止》。后来他谈到自己的散文创作时说:"现在有二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  相似文献   

5.
正每个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道路,不可能所有的画家都走一条相同的道路。现在我谈一谈我的创作道路,希望对大家有借鉴的作用。(一)我对临摹和创作的看法我在一幅临摹陈老莲的花卉中写道:"临画的目的是为创作。把临摹当创作与骗子何异?空论学传统,自己又不临摹,岂不也是骗子?自己不知道什么叫传统,但否定传统,这种青年岂不太狂?把一切传  相似文献   

6.
虽然我的年龄很小,读的书不够多,但是在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中,在爸爸妈妈给我讲的故事中,在我自己读的书、看的电视节目中,我知道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 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小学生,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学习情况,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更加明白了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7.
新星自述叶万安,男,1995年生,双子座。喜欢阅读、写作。常会在一个人安静地呆着的时候,回忆起过往里斑斓细碎的片段。那些犹如柔软光点一般闪烁在脑海里的记忆会引起我创作的冲动。写作的时候特别是散文创作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顾虑,比如结构上思想感情上我都没有太多的精打细算,只是随着记忆里那涌动的河流,一点一点描绘下记忆的画面。我觉得这种类似意识流般的创作是快乐的,能够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我喜欢回溯过去,但当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过去的那些画面的时候,却总是叹息时光怎么这么快,于是回忆文字里常透现出一种矫情、一种哀伤的感觉。但每与时光对峙,我都能收获一个思绪满满的秋天。  相似文献   

8.
创作灵感:有一次考试,因为自己的马虎,没有得到满分,于是想起小时候爸爸妈妈给我讲过的《两只小猪盖房子》。故事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9.
巴金创作的《憩园》是以文学的方式对那些曾经帮助、关心过作者自己的众多女性的一次纪念,正是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巴金终于完成自己思想意识中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其在"我控诉"的创作信条下多了一个"我同情"的创作宗旨,而"控诉"和"同情"这两种互为矛盾的情感交织纠缠在一起,最终形成《憩园》独特的叙事风格和令人费解的叙事动机.  相似文献   

10.
《初中生》2016,(23):42-43
4月29日,写出中国当代文学名著《白鹿原》的作家陈忠实因病去世.人们以各种方式哀悼这样一个用生命创作的人. 陈忠实是一位纯粹的作家,他一生都在为文学服务.为创作《白鹿原》,他从省作协大院搬到乡下独居.他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  相似文献   

11.
到此止步     
著名诗人舒婷在完成200行长诗《最后的视野》和三卷文集后,表示到此止步,告别诗坛。理由呢?舒婷是这么说的:自己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时,宁愿停止歌唱。这是很早以前的一则消息了,我至今还不知道是否确切,毕竟舒婷年富力强,正处于创作的鼎盛时期。但我想,也许,耗尽心血创作了这样一部长诗后,诗人有可能产生一种被“掏空”的感觉,因而搁笔一段,休养生息,也不是不可能的。不管舒婷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止步,也无论是暂时打住,还是永远地止步,我都为舒婷此举叫好:她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也是一位生活的智者。当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时,自己…  相似文献   

12.
著名的剧作家陈白麈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位擅长于写长篇小说的能手,他自己也总是秘而不宣,很怕人提起他曾经创作过的长篇小说,他曾经幽默地说:“看到这些年青时的习作,就好像看见儿时光着屁股的照片一样.”自然,这些小说在二十年代出版后,便沉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谁也没有提过它们了.但是,我在研究陈白麈剧作的过程中,感到这个空白点应该填补,因为这些长篇小说是陈白麈一生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能割断历史,现根据我的研究所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要求我在自传中点上一笔:我是怎样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的?这就不免勾起了我的怀旧之思,追溯起自己的轨迹来. 大约是在读初中的时期,我特别喜欢阅读中国的旧小说,甚  相似文献   

14.
14岁,我曾想象自己的高中生活. 15岁,我来到自己朝思暮想的高中,对着照片中14岁的自己笑:"呵!高中,没有想象中的快乐与神秘,在我眼里只是一堆化学式.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的头脑里应该说是“三无世界”:无禁区,无偶像,无顶峰,这是真正的科学家头脑。什么领域都可以研究,都可以触及,没有偶像,也没有顶峰,只有不断地发展。我把这个“三无世界”的精髓吸收在我的戏剧创作当中。就是现在很多偶像崇拜,大学生可能好一点,尤其中学生、少年,都有自己的青春偶像,歌星,或者是这样那样的偶像。我尊重青年们的爱好,有爱好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我自己看来,真正的讲究个性,真正的个性解放是没有偶像的。我曾经在一本时尚画报里说过一句话,因为我要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 你们来信要我谈谈《暴风雨之夜》的创作。我认为作者给自己的作品下评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何况语文老师分析作品要比作者本人高明得多,这并非谦虚,因为当一个作家在写一篇作品的时候,他不可能考虑创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他全凭自己所掌握的表现能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前的张爱玲是一位“走红一时”的风云人物。当她的小说在上海报刊上一露面,就立即引起了文艺界和读者们的注意。当年的张爱玲以自己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登上了作家的宝座,从而确立了她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地位。 1 在张爱玲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虽然也写过散文、电影剧本和诗歌,但真正的成就还是她的小说创作。张爱玲由于对写作题材的熟悉和较高的艺术修养,从他的第一篇小说创作开始,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  相似文献   

18.
弃猫     
我是一只猫,确切说来是一只没有名字的猫.我出生的地方阴暗潮湿,时不时还可以闻到附近垃圾场传来的恶臭.而我的流浪猫妈妈自打我满了两个月就弃我而去,就算我在她身后再怎么哭泣,她也冷酷得没有回头,只留给我一个被夕阳越拉越长的影子.我不得不开始独自生活. 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样子,直到一天下雨后我在一个水洼中瞧见了自己:深灰的毛暗淡无光,从额头到腮边绵延着一条疤痕.我突然明白了妈妈为什么会义无反顾地离开我.我对着水中的自己看了很久,想了很多,直到肚子开始抗议,我才对水中的自己颔首作别,也算是我对过去那个对自己一无所知的猫的告别吧.  相似文献   

19.
那一天与往日没什么不同,在第一节课前一支歌时间,我来到班级.这时,我发现一名女生在玩口袋,没有唱歌.一想到平时我多次强调的纪律,我便忍不住气愤地大声喝道:"把口袋拿来!"我接过口袋后未加思考便将它从窗口扔了出去.当我渐渐平静下来时,却发现她的神情很不自然,泪光中还有着深深的怨恨.一上午,她那怨恨的眼神总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她平时可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这件事也许并不那么简单.下午的最后两节课,我班进行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有的组演小品;有的组创作小说;有的组创作随笔.恰巧她所在的组创作随笔,而她所写的内容与口袋有关.面对那一行行袒露真实情感的文字,我越来越自责.  相似文献   

20.
新闻事件回放 [A]10月4日,山西省朔州市某校课堂上上演了一幕惊天血案:一名入学不久的高中生,怀揣着三把利刃连捅了与自己没有任何仇怨的值班老师四刀.被害者郝旭东老师,家境贫寒,正值青春年华,才华横溢,创作发表了二十多篇小说和剧本.行凶的学生在留下的"死亡笔记"中自称:"我就是一个坏学生,还坏到家了,我恨老师,更恨学校、国家、社会……我要发泄,我要复仇,我要杀老师,要让人认识到教师是混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