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乡土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里得到较快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很多幼儿教师限于对乡土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盲目跟从,造成乡土教育的零散化、表层化、片面化、拼盘化、形式化等实践误区.因此,有必要厘清乡土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乡土教育价值,制定切实可行的幼儿园乡土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幼儿园乡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多途径、全方位的乡土教育.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进行乡土教育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从乡土文化教育的含义入手,针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多元、开放、包容、尊重的学习环境;进行必要师资培训;结合乡土传统活动,增加户外教学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社会、家长、社区资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乡土教育是一种利用家乡本土文化、自然、社会中一切适宜的资源,深入幼儿生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本地幼儿进行的身心浸润式教育,其价值在于传承乡土知识和生存智慧,促进幼儿社会化,培养其爱国情怀、文化包容能力以及民族感情与信念。乡土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坚持适宜性、生活性和启蒙性的原则,内容包括乡土文学、娱乐、艺术、自然等。  相似文献   

4.
乡土文化资源是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农村幼儿园要积极开发本土的民风习俗、传统饮食、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资源。教师通过挖掘资源的教育价值,设计乡土教学活动;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生成特色区域活动;有机整合活动要素,拓展主题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建构体现农村特色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文化观追求一切从文化出发,最终促进文化的发展,对乡土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当前,在社会转型和变迁的过程中,乡土教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文化危机.乡土教育要传承的文化根脉趋于弱化,乡土教育要营造的文化氛围日益冷淡,乡土教育要创设的文化情境濒于陷落.基于此,创新文化传承模式,激活社会、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联动效应,重建文化情境是大文化观视域下引领乡土教育的文化转型之道.  相似文献   

6.
乡土游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小时候我们玩的“跳格子”、“老鹰抓小鸡”、“骑马”等乡土游戏都可以成为幼儿达到体育活动目标的资源,乡土游戏也使他们获得锻炼的同时感知民间特色气息的天然材料,硬塑料包装袋、稻草、弹珠、蚌壳等乡土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材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地理有着丰富的底蕴,而我园又处于山区的小城,农村气息浓,发掘乡土游戏及材料是有相对优势的.因此,我们发挥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开发民间教育素材,丰富农村幼儿园幼儿活动内容,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幼儿园幼儿活动,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化对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幼儿从进入幼儿园便浸润在幼儿园创设的环境中,因此正确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是很有必要的。乡土文化环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观赏的环境、互动的环境、“根”的环境、幸福的环境。幼儿园在利用乡土文化进行环境创设方面仍存在诸如乡土文化资源流于形式、资源开发不全面、环境创设时间制度化明显、教师对乡土文化资源了解不深、忽略环境的教育价值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环境创设停留在前两个层次。在幼儿园间开展乡土资源课程交流活动、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环境创设的科学性、促进乡土文化环境创设中的家园共育、发挥社区育人作用,以创设后两个层次的环境,从而让幼儿成为“有根”的幸福娃。  相似文献   

8.
河池享有"铜鼓之乡"之誉,自然要首选铜鼓作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乡土教育资源。因此,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河池铜鼓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运用,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传扬和继承河池本土民族文化——铜鼓。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进行乡土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如何在幼儿园进行乡土教学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台湾地区幼儿园乡土教学开展近三十年,在乡土教学的课程模式和个案实施方面具有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未来可以扩展乡土教学资源研究、加强乡土教学研究历程之间的衔接、开展行动研究编订乡土教材、加强乡土教学参与人员乡土认知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幼儿园乡土教学。  相似文献   

10.
乡土资源,顾名思义,即本乡本土所特有的资源,包括乡土材料,乡土文化等.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施,如何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陈鹤琴先生指出,农村幼儿同应挖掘、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进行教育,形成农村特色.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