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评论是新闻家族中重要的成员,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教育界对于新闻评论的教学主要停留在本科生阶段,专注于评论的实践性要求,往往被视为单纯的新闻写作,学理高度研究的欠缺,使新闻评论往往存在感性认识凌驾于理性之上、一谓迎合受众喜好等问题.《新闻评论研究引论》针对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精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受众需求的细分,也使新闻评论能够最大程度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本书最大的特色和贡献就是将新闻评论的业务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弥补了新闻评论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缺漏.  相似文献   

2.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3.
侯慧梅 《当代传播》2007,(1):109-111
面对广播评论、电视评论、网络评论的严峻挑战,及受众阅读习惯的转变,积极创新报刊评论形式,是我国纸质媒体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归纳漫画评论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漫画评论的特征,并尝试总结了发挥漫画评论传播优势的途径,以及漫画评论创作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灾难事件中,新闻以其极强的时效性为受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满足在恐慌时期受众对"发生了什么"的基本认知.而评论则在已有的新闻报道的基础上,通过其观点和态度引导受众的情绪和思考方向.本文选取了<新京报>、<广州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和<燕赵都市报>6家媒体在5月13~15日3天发表的共计57篇评论,探究灾难事件初期的新闻评论所呈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曹林 《青年记者》2017,(24):28-29
现在“融媒体评论”“新媒体评论”概念很火,不“新”一下“融”一下,不挂上“融媒体”的符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评论员了,那“融”应该体现在哪里呢?既有的分析,基本都是从载体、技术、渠道角度谈的,仿佛做个视频、开个直播、把文字变成影像、将观点弄得很花哨就叫“融媒体评论”了.我想从与读者的关系角度谈“融合”概念,我理解的“融媒评论”主要不是一个技术概念,而是作者与受众的关系.传统的评论生产逻辑是绝对以作者为中心和主导的,而融媒评论的生产,则需要将受众视角融入并代入其中,带读者一起玩儿.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就在于,传播权利越来越从生产者转移到大众手中,评论的生产也要适应这种变化.简单一点说,就是评论生产逻辑中一定要体现与受众的交互性.我现在很少在传统媒体写评论了,更多把阵地转移到新媒体,如微信公号、微博和各种新媒体号,因此深知评论生产一定要善于融合受众视角.  相似文献   

6.
王琦 《青年记者》2016,(23):86-87
新闻评论作为表明媒体立场、引导社会舆论和吸引受众关注的有效形式,是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新兴媒体更是着力创新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试图打造符合用户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新闻评论板块.澎湃新闻客户端“生活”板块下的评论栏目“澎湃联播”的评论文章所展现的“轻评论模式”,配合澎湃新闻“社论”栏目,共同发挥着舆论监督和引导受众认识的作用,并且在新闻选题、语言风格、版面形式以及互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电视评论正以电视的声画兼备、视听结合的优势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载体,它的性质及其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报刊没有什么质的差别。但由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它在内容取向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必然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认识和把握这些个性,充分地利用这些个性,走出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文风”,已成为电视评论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电视评论应凸显的个性特点。一、适应受众的广泛性电视评论同电视新闻、电视文艺一样,可以拥有十分广泛的受众,涵盖人群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百姓,但它究竟能够拥有多少受众未必与电视的覆盖成正比,而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需求,适应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所以说,适应受众的广泛性既是电视评论能否生存的保证,也是电视评论完善自己个性特征的途径。适应受众的广泛性,需要从内容到形式做多方面的努力,但根本的一环却是牢固树立面向基层受众的观念。电视连着你我他,连着千家万户,这为电视评论直接面向基层受众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直接与基层受众谈论他们关心的问题和事件,评论他们原始生态中的是非曲直,就能拥有报纸评论...  相似文献   

8.
报纸、广播、电视、因特网每天以新闻、评论、专题节目、连续剧等多种形式,叩击着广大受众的心扉.它们或为受众送去信息,或劝说受众确信一个观念,采取某一行动,或给他们带来一份轻松,或为受众提供某种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9.
法制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媒介审判现象,即媒介在司法审判前对涉案人员做了超前的审判预测.媒介通过带有主观倾向性的报道向受众展示"真相",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用"媒介真实"向"客观真实"发出挑战.要使媒介审判回归于正当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介要规范新闻报道、严肃新闻评论,对法制新闻报道、评论的最终目标应定位于普及法律知识、沟通社会信息、协调社会关系,用真实可靠的事实和公正客观的评论为受众展现真实客观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中美因为政治体制、文化传统、受众接受习惯的不同,导致新闻评论写作形式的大相径庭。政治体制赋予评论形式某种规定性,文化传统对评论形式进行渗透,受众的接受习惯也会对评论形式予以制约和影响,中美评论的写作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一、评论议题的来源:美国重视读者的需求和愿望  相似文献   

11.
张木亭 《传媒》2006,(10):70-71
新闻评论节目的重要功能是舆论监督 新闻评论节目因受众面广、实证性强,对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揭露就有更重要的分量和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视频主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字评论如何竞得一席之地,让受众产生情不自禁地分享欲望?新闻评论从内容、形式、思路到文字,都要给受众一种强烈的新奇感,即创新而独特,方能真正发挥评论启人心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凌 《视听》2022,(4):37-39
评论作为主流媒体的旗帜,是发表意见性信息的最佳载体.广播评论是广播新闻节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思想鲜明、观点独特、导向正确的广播录音评论能得到听众的广泛喜爱.在融合传播语境下,广播录音评论依然存在着目标受众群体.要继续凸显广播录音评论强大的传播力和引导力,时刻占据舆论阵地制高点,就必须不断创新.话题选择的针对性、论据采集...  相似文献   

14.
赵克强 《传媒》2015,(9):50-51
随着我国体育新闻多元化的发展,体育新闻评论已经成为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要素.截至目前,新浪、腾讯、网易和搜狐四大门户网站,都已经开设专门的体育评论区和BBS讨论区.门户网站体育新闻评论凭借开放性、互动性、丰富性等诸多优势,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受众广泛关注.在体育新闻评论覆盖面、影响力和信息量等方面,传统媒体是无法与门户网站相媲美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在报纸版面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报纸面临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以及培养自己的忠实读者?综观当今的各大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以受众为中心"已经是平常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报纸的评论也逐渐体现出贴近受众的特点,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为例,剖析它的评论特点,从而对都市报评论的公众意识做一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是大众传媒的旗帜和灵魂,更是报纸所采用的非常重要的舆论监督形式。在新闻评论发挥其传播政策导向、引导社会舆论、统一受众认识等功能的同时,受众的阅读需求、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新闻评论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弹幕视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衡 《传媒》2016,(7):70-72
当下,弹幕视频已经被大众所熟知,它即时评论、共时共享的特点也已被接受.本文在使用与满足的理论范式下,通过对弹幕视频的深入观察分析发现,弹幕让受众对视频进行“吐槽”发泄不满,不仅满足了受众情感交流的诉求,也使其在评论中获得收获和启发,满足他们求知、幼稚化心理及实现自我价值等方面的需求.基于满足受众需求理论,弹幕视频的应用发展正在趋向于多元化、大众化,在管理上也将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8.
随着资讯传播的多元化及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受众不仅希望第一时间获知新闻,更需要得到对新闻事件更深层次的解读。主持人圆润明朗的声音和清晰准确的播报已成为受众基本的要求,能够带来更多的观点和评论已成为受众的迫切需要。从《新闻联播》不断加强评论的要素,到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省、市广电媒体遍地开花,新闻评论在新闻节目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以至于有媒体竟然要求主持人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具备评论能力。重视评论的功能固然是好事,但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  相似文献   

19.
茹向阳 《中国广播》2014,(10):79-83
近年来广播评论发挥广播伴随性优势,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在新媒体时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广播评论更需要发挥伴随性优势,遵循媒介传播和受众接受规律,认真研究受众心理,吸引和把握受众无意注意,才能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0.
邬粉粉 《今传媒》2013,(5):41-42
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都市报评论在报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独树一帜,成为受众喜爱的版面.本文前三部分从都市报评论的崛起、都市报的特点以及都市报评论表达公民诉求的作用来分析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在第四部分,本文对都市报的趋向作了一些探索,旨在为都市报评论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