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感悟,需要学生真实意义上走进文本。当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学生的感悟是自主的,也极有可能是创新的。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2.
课堂有效对话能激发师生探究热情,提高学生理性解读文本的能力,使语文教学绽放异彩,使语文学习活动充满无限生机,从而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所蕴藏的深刻意蕴,这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为提升阅读教学实效,教师应立足文本,指导学生梳理文本脉络,体会人物精神;紧扣文本言语,领悟文章意蕴;追寻文本细节,感悟文章精髓。  相似文献   

4.
于嵘 《上海教育》2009,(9):60-60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先接触文本、走进文本,并与文本对话。为此,笔者在“抓”字上下功夫,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触摸文本、解读文本和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阅读需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在具体的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还有相关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何处之有?需要进行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学科的本质,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是语文个性的弘扬。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如何精心组织与指导学生去品读文本、感受文本的"语文味"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书中谈道: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诚如吴刚平教授所言:是否理解了文章,要看学生是读出了文本的言上之意,还是读懂了言下之意。能读懂言下之意者,就能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或受启发,或为之发笑,或为之动容,即所谓的共鸣。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在《略谈学习国文》一书中谈道: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可见,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有赖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诚如吴刚平教授所言:是否理解了文章,要看学生是读出了文本的言上之意,还是读懂了言下之意。能读懂言下之意者,就能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读者的思想——或受启发,或为之发笑,或为之动容,即所谓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对话是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建构意义的过程。教师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关键角色,应为阅读教学创设合理的情境。这是实现阅读课堂深层次对话,达到个性化鉴赏目的的重要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课文本身、问题设计、活动组织等几个方面着手,创设阅读对话情境,使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  相似文献   

10.
文本对话是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文本互涉"的作用,从而让小学生的文本对话更深入。要依托相同结构文本、相近人物文本、相似主题文本之间的互涉作用,习得文本写作手法、理解文本蕴涵的意义、丰富文本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引导学生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细细品味"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方法。文本解读得越到位,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优化阅读环境、进行多元解读、关注价值取向,使文本解读更加深入、更加全面,让学生更深入文本的内核,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掌握文本的结构特点,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对话",体现了"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最能体现自主探究的策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文本所涵盖的资源,获取语感的积累。帮助学生将解疑与感悟结合起来,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文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谈谈如何引领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  相似文献   

14.
自从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后。“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从教学现状看,课堂“对话”中出现几种不良的倾向:为求生成,淡化文本价值;追求形式,弱化文本内容;盲目拓展,虚化文本意蕴。很多对话是空对空的无效对话,就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试就课堂“有效对话”要立足文本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教师要做好"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把文本介绍给学生,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同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只有这样,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目标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16.
郑康鸿 《新教师》2022,(2):72-7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各种活动中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课程资源"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提出来,可以感受到课程资源的重...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要求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之间展开积极平等的对话,打造丰富而生成性的精彩语文课堂。基于此,本文认为立足文本、深入文本、品味文本、拓展文本,让学生体味语言内涵、感悟作品思想,进而联系生活,加深体验,才能有效对话,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启迪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训练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丰富语文教堂内涵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从"立足文本,找准基点;有效超越,关注阅读;模仿创作,得意得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阐明只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延伸,就可以帮助学生填补认知空白,领悟文本语言,进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生活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厚,学生素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对话是在师生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基础上,以语言等符号为中介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课堂中实现有效的阅读对话,充分彰显学生的生命灵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谈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20.
黄素珍 《学苑教育》2019,(13):34-35
科普说明文结构清晰严密、表达多样化、语言准确生动,有着独特的美,蕴藏着言语表达技巧,但一不小心就会被上成科学课。教师应当回归科普说明文本身,依据其文体特点,关注语言表达,从文本结构、文本经典句段入手,引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实现得意、得言、得法、得能,令课堂散发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