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记者的职业有相对特殊性。在工作中,他不是以个人身份出现,而是受公众委托,代表媒体工作,代表公众实现新闻自由和知情权。特殊的职业必然要求有相应的职业权利与之匹配,以更好地履行职责。记者的职业权利在宪法中虽无明文规定,但并不意味着记者的职业权利不存在或者没有法律效力。记者的职业权利带有习惯权的性质,宪法的相关规定在逻辑上为记者的职业权利提供了支持。新闻自由新闻自由是公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创办新闻事业的自由,报道消息的自由,发表意见和批评的自由。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  相似文献   

3.
杨艺 《东南传播》2012,(7):45-47
公众舆论对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其责任要求其实施对司法审判的监督。媒介作为舆论与司法的桥梁,很容易引导舆论,进而影响司法独立。"舆论审判"对司法独立有很大危害,它源于舆论与司法之间的相互矛盾,最大的冲突表现为情超越法。实际上,二者相互渗透和融合,不存在根本矛盾。笔者相信从法律制定、司法审判、媒介自律三方面入手有望解决"舆论审判"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矛盾:加强司法开放,通过媒介加强法律对民意的逆向引导;以法承情,制定出完善的体现民意的《新闻法》;加强媒介自律,提升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4.
法院敢于公开,委婉。而且反复地提醒自己在宪法上的独立渊源.是一件令人微笑的事。但司法统一不是通过法院系统的垂直化实现的。垂直化会帮倒忙.反而淡化和混淆了合法性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文红 《声屏世界》2011,(5):24-25
近年来,由于采访被拒以及由此引发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使得采访权问题成为中国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从新闻记者横遭殴打,到被访的对象不接受或以各种借口推脱采访,以及记者在各种敏感问题采访中饱经艰险,媒体越来越渴望能有法律赋予的"采访权"作为手中的一柄利剑,用以应对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6.
7.
言频 《新闻三昧》2004,(5):31-31
近几年来,我国媒体上经常出现宣扬“司法独立”的言论。  相似文献   

8.
9.
栾轶玫 《视听界》2012,(5):125-125
新闻记者有三种权利受到保障,即采访权、报道权以及个人的相关权利。"为什么同样是抽‘天价烟——九五至尊’,在江苏,是官员丢了乌纱,在陕西,却是记者丢了饭碗?"这是一个好问题。一句话点到了对待舆论监督,不同的地方政府、不同的媒体机构有着不同的理念与处理方法,由此引发了不同的结果。中国目前没有《新闻法》,但是在《新闻法》尚  相似文献   

10.
过去几十年来,铁路部门几乎演变成为一个庞大的“独立王国”,甚至有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在内的几乎完整的司法体系,在系统内部就可以完成一些案件的侦、检、审全部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广东法院“封杀”六名记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法权力是说理的权力,而不是专横的权力,如果用专横来对付舆论监督,效果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3.
王书章 《新闻世界》2014,(11):152-153
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媒体干预司法的个案时有发生。本文旨在从新闻学角度阐述媒体报道与司法产生冲突的现象,解释原因,并尝试提出若干完善媒体对司法案件报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据日前《法制日报》报道:去年7月,浙江电视台、电台及钱江晚报等9家新闻单位先后到衢州采访,准备对衢州市政府违法行政的做法曝光。不料,衢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听说此事后,竟指使市委宣传部和政府以官方的名义,分别向该省各省级新闻单位去  相似文献   

15.
王军  杜珂 《声屏世界》2004,(11):23-24
2004年1月9日晚.中国足协发表声明指出,1月7日《足球》报发表的《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一文“严重失实”,其回应措施之一就是,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的所有赛事和活动的采访资格。消息一出.即引起广泛关注:面对被采访对象日益增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面对频率不断升高的拒绝采访现象,作为新闻记者应如何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本文试图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我 的一个同事信奉拿破仑“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 ,并拿来激励自己 :“不想成名的记者不是好记者”。对此 ,同仁们褒贬不一。褒者说 ,这是一种锐意进取的大志 ,难能可贵 ;贬者言 ,此乃功利心太重 ,忽略了为读者、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成名之路万千条 ,关键看走哪一条。曾以《中国西北角》、《塞上行》等新闻名篇享誉中外的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 ,曾期望大家争当“名记者”、争当受人民欢迎的“好记者”。欲当“名记者” ,须做“民记者”。纵观过去和现在 ,大凡有成就的记者 ,都是深入群众 ,“为民谏言”。闻名于世的“普利策新闻…  相似文献   

18.
桑梓 《新闻界》2004,(1):30-31
故作神秘,以所谓的“商业机密”为由限制阻挠新闻记者的正常采访,这样的事件在娱乐圈屡见不鲜,孰料这一幕又发生在大名鼎鼎的张艺谋率领的《十面埋伏》剧组。2003年12月16日,重庆商报记者到永川茶山竹海打探“埋伏”情况,在未被事先通告和现场未见任何禁摄标识的情况下,拍摄了几张照片,竟遭到剧组人员长达6个多小时的围困——  相似文献   

19.
记和导演,属不同的行当,两的行为方式和游戏规则也泾渭分明。但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有些人偏偏故意混淆两的界限,把自己打扮成导演,并以导演的工作要求来处理严肃而神圣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记者、律师与法官各有其活动领域及恪守的专业主义,然而在中国,这三个行业的从业者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性,其社会角色常常错位.如新闻记者一不小心就可能充当了法官或者律师的角色,造成了人们常说的"媒介审判"或"舆论审判".更复杂的是,对这种角色错位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好还是不好,得视情况而定.简单地说"舆论审判影响司法独立"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得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媒体的"舆论审判"很多时候是非常必要的.如邓玉娇事件,如果没有媒体和律师们的深度介入,邓玉娇是难以重获自由的,这似乎构成了一种"正向的舆论审判",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一部分司法不公.谁能说舆论审判没有造成正面的社会后果,甚至推动社会进步?这就是中国社会的复杂之处.这种复杂性也表现在记者(媒体)、律师与法官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