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录像解析法研究了我国世界跳马冠军陆斌完成的男子跳马高难度前沿动作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的运动学规律,分析了他完成踏跳、推手和第二腾空等几个最关键的技术环节的特点.提出的技术参数可以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该动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录像解析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十运会上李小鹏、陆斌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完成情况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扶马推手、第二腾空等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诊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此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录像解析数据为依据,对2005年十运会上李小鹏、陆斌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完成情况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上板踏跳、第一腾空、扶马推手、第二腾空等技术进行运动学特征诊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此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7名江苏籍一线体操运动员与陆斌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优秀运动员跳马前手翻类动作技术参数,以期为运动训练和技术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ARIEL影片解析系统,解析江苏省体操队2009年3月队内测试和陆斌2007年参加"好运北京"体操国际邀请赛决赛中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动作技术的速度指标、时间指标、空间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踏跳阶段陆斌的垂直速度均大于7名运动员,7名运动员第一腾空时间明显长于陆斌,髋关节、膝关节角度过大,陆斌扶马推马缓冲时间稍短,7名运动员推马时水平速度比陆斌大0.42 m/s,垂直速度却小0.87 m/s,陆斌第2腾空时间为1.10 s,比其他运动员时间长0.11 s,整个转体过程中髋角的变化量7名运动员较大于陆斌.结论运动员需增加助跑速度,以获得较大速度上板;踏板时,减小膝关节角度,提供蹬伸所需条件;缩短第一腾空时间,积极主动撑马,为做较大背弓需保持适宜髋膝角度;推手短促有力,注意延长第2腾空的时间及这阶段身体形态和用力方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新的跳马器械改变后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是该类动作中难度最大的动作之一 ,其难度分值为 10分。目前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掌握此动作的运动员人数甚少 ,该动作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三维录像及解析处理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李小鹏、陆斌两人完成此动作 ,进行了技术分析与诊断。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的内在规律和运动学特征 ,为运动训练及技术创新提供定量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象观察、动作录象的拍摄、录象解析的方法,对世界男子跳马冠军陆斌完成的侧手翻转体90°屈体后空翻2周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陆斌完成的侧手翻转体90°屈体后空翻2周的动作技术是成功的。特点如下:  相似文献   

7.
陆斌跳马侧手翻转体90°屈体后空翻2周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跳马世界冠军陆斌完成的侧手翻转体90°屈体后空翻2周的运 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对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此类动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西安体育学院竞技体校学生易曲首创的女子跳马难新动作,前手翻上板的技术进行的研究和分析.拟探讨跳马前手翻上板技术的前景,这将有助于对该动作从理论上加以认识,并可为训练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小鹏在跳马推手技术中采用了"扒马"推手技术,白云鹏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中运用了传统的推手技术。针对李小鹏跳马的"扒马"技术和白云鹏的推手技术动作数据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为前手翻类动作的提高难度与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小鹏在跳马推手技术中采用了"扒马"推手技术,白云鹏在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动作中运用了传统的推手技术.针对李小鹏跳马的"扒马"技术和白云鹏的推手技术动作数据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为前手翻类动作的提高难度与创新提供可靠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男子跳马难度发展现状及推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男子跳马前手翻类、侧手翻类、踺子类3种类型难度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比较和分析了这3种类型推手技术的运动学规律及其特点,旨在为改进和提高我国男子跳马推手技术,进一步发展新的难度系列动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贞  何波  姚侠文  陆善真 《体育科学》2001,21(3):50-52,70
为了适应21世纪体操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女子跳马运动技术水平,采用运动学研究法对许婧完成的直体奎尔沃腾越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许婧完成直体奎尔活动作的主要技术特点,发现许婧在直体后空翻过程中屈髋过早,水平速度和身体翻转速度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献资料、实验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设计技巧前手翻辅助练习器。实验表明:该辅助练习器能有效地进行保护与帮助,有利于学生对技巧前后翻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减轻教师负担和提高教学效果,并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和运动技能形式规律,在技巧前手翻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跳马过程中人-器械动力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踺子转体180°前手翻接直体前空翻转体180°”(简称“R180”)进行建模与仿真,从研究两人与跳马器械动力学关系上,揭示这类跳马在踏跳和推马阶段的运动技术规律.方法:首先对程菲和洪淑贞完成的“R180”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再采用MSC.ADAMS/ LifeMod软件建立19环节的人体模型,通过Python脚本语言编写的接口软件,将人体三维运动坐标赋予人体模型,建立与人体相接触的助跳板、跳跃平台(马)的跳马器械;最后对“R180”进行计算机仿真及动力学分析.结果:程菲踏跳垂直反作用力峰值为2 382 N(5.9 BW),洪淑贞为2 692 N(6.5 BW),程菲在开始踏跳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小平台期,而洪淑贞没有出现;程菲推马双手垂直反作用力合力峰值为556 N(1.4 BW)、洪淑贞为846 N(2.1 BW),程菲此阶段垂直反作用力-时间曲线呈双峰型,洪淑贞呈单峰型.结论:“R180”类跳马动作,踏跳阶段,运动员踏跳同时的一定量转体减少了第一腾空转体难度,可能也减少了踏跳力大小,这对于踏跳技术好坏无明显影响;推马阶段,不要使身体纵轴转体开始过早,这可能导致向上推马动力不足,影响第二腾空高度.提示,完善踏跳和推马技术是练习这类跳马动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王恬恬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540°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运动学分析 ,揭示我国女子优秀跳马运动员王恬恬完成的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5 4 0°的高难前沿动作的规律和技术特点 ,对发展此类动作 ,提高我国女子跳马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由体操前手翻动作技术现状及其发展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前手翻在自由体操前空翻类动作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通过教学实践和各技术环节力学原理与传统技术的对照分析,认为:用先进技术取代传统技术,是发展前空翻类高难动作,把握自由体操制胜因素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前手翻是连接空翻与空翻动作之间的一个基本动作.由运动学分析证明了前手翻动作中的蹬摆腿,推手和翻转技术能够产生出较大的水平速度,通过制动起跳技术可以使水平速度快速转换,垂直速度迅速提高,从而保证了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空翻动作之间的连接速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体操比赛中 ,男子跳马前手翻直体前空翻转体 90 0°动作属独创性、惊险性的高难技术 ,具有较高的加分因素。运用动量矩守恒原理、科里奥利惯性力原理和反向锥体曲面转体原理对该技术动作进行了数理分析 ,得出正确合理的技术做法和要求 ,为高水平体操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教学与训练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2005—2008年新奥运周期世界女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女子跳马技术的发展,仍将集中在“踺子后手翻”、“侧手翻”、“前手翻”和“踺子转体”四种类型的动作上,以“直体”完成不同类型的两种动作,是当今女子跳马动作选择的主要趋向特征;而掌握两个不同类型的10分起评动作,是优秀选手发展的重点。“前手翻类”动作的发展潜力和“踺子后手翻类”动作的完成力度将加大,“踺子转体类”动作的完成将倾向“转体180°”;而采用“笠松”侧手翻来尽快提高跳马动作完成难度的选手将会增多。  相似文献   

20.
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运动生物力学等方法对当今女子跳马踏跳技术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前手翻类、踺子类和跳转180°类三种类型踏跳技术的异同点,为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