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戴雪梅 《职教论坛》2004,(21):57-58
一、德育实践活动课开展的内容特点 1.社会性 任何个体在这个世界生存和发展,都会和周围世界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都必须考虑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因此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社会生活,而应有意识让学生遇到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在矛盾中体验生活.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就是说实践内容必须体现生活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2.
案例展示:[名称]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我家——感受家乡的变迁[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过去和现在,通过对比家乡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与那些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为我们美好生活默默服务的家乡人的接触,让我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生活更美好,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动力、学会感恩、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那么,怎样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呢?我的做法是结合教材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的学习,组织学生开展家乡革命史综合实践调查活动,以家乡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为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认真准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收集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课前,我布置学生利用国庆节放假的时间,开展家乡革命史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发了调查表,并进行了具体指导。开学后,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活动准备]1.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调查了解自己家庭及周围垃圾的产生情况。2.查阅资料,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3.教师收集与垃圾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等。4.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看一组有关垃圾的图片、文字资料,请学生谈谈看了以后的感受,引入课题。二、算一算师:根据有关资料,全球每人每天平均大约产…  相似文献   

5.
爱玩是每个学生的天性,而综合实践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舞台.如今,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处于探索、没有教材可供参考的阶段,如何使学生全方位动起来,使农村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活"起来呢?  相似文献   

6.
正"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以"善用知识技能,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学习生活"为德育实践活动中心内容,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提升自我"为活动宗旨,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德育思想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感受祖国、家乡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激发其为中华之振兴而学习的动力。一、"寻根溯源,感受辉煌,挚爱家乡"主题系列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高职"两课"社会实践创新模式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课"教育模式的创新,特别是不断深入探索"两课"社会实践教育模式的创新,既是"两课"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职"两课"的教育研究方向.我们对高职"两课"的社会实践创新模式的探索经验主要有在内容上要体现社会性、时代性和职业性.在形式上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确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形式;创建"两课"自己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和提高实践技能的平台;与专业课实习相结合,利用专业课实习实训基地,深入开展"两课"社会实践;借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创业激情;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主动、理性地管理自己.  相似文献   

8.
张南 《中学文科》2007,(9):114-114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课程形态。我校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课程资源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校侧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出了以“热爱家乡,感受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人文环境、民风习俗、农业特产等几方面,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了让学生在探究威县风土人情的过程中,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生活、从思想到习俗,更好地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使学生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多渠道获取信息,学会分析、处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活动准备:  1.自愿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有 12人, 4人一组分成 3个小组,选出小组长。  2.围绕本次实践活动的主题,各小组长选择本小组的调查内容。  3.根据本小组调查内容,联系调查单位,准备调查用具,制定调查计划。  活动计划:  1.小组分工。  第一小组:调查商场商品的打折情况。…  相似文献   

10.
教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第四课《家乡物产知多少》的第二课时《家乡的名优特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家乡特产有哪些,知道家乡的名优特产,激发学生爱家乡,为家乡感到自豪的感情. 2.了解祖国的疆域辽阔,感受祖国物产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将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建立起从小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家乡作贡献的决心. 教学重难点: 1.广泛地知道家乡物产的名称及特点. 2.理解名优特产的含义,知道家乡哪些是名优特产.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彩色铅笔等  相似文献   

11.
<正>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方式与其他学科有很大的不同,涉及的内容比较体贴近于学生们的生活,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我组织了大量的实践活动来充实和丰富课本,使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和体会,提升自身的品德和学科素养。一、"美丽家乡",躬亲调查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学生们只能依靠教师的讲解,单纯地对家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记忆,并没有任何的体验  相似文献   

12.
陈曦 《教育现代化》2006,(5):105-106
新课程以“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自己一以贯之的教育价值观。追求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为此新课程的设置中增加了实践活动课。使实践活动课成为这次课程改革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让我们共同走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地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积淀下来的具有本地域特色的优秀地域文化,将这些优秀的地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进而产生对自己家乡,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认同感。但在教学任务较重,学生课业负担较为繁重的高中,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本文围绕地域文化如何融入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展开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此希望能够促进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更好实施。  相似文献   

14.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能够延续"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发挥农科专业优势,服务农业生产."三农"问题调查、"三农"政策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科技支农等活动内容是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实践证明,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农科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发挥专业优势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雒宏军 《班主任》2006,(11):11-12
"人是社会的产物".学生的道德实践离不开社会背景,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观念的形成也离不开社会存在.学生在与其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和体验,最后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从一定程度上说,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是他与周围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所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从改善其周围生活环境入手.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课改中备受关注的"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新课程中的一个全新的内容,使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得到全新改变,具有操作性、趣味性、综合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还不清楚,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一般的数学活动课、兴趣课或复习课,所以要通过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增进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初中二年级(上)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生物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教师应当坚持课堂教学生活化,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之间的界限,将学生、课堂、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构建"生活化课堂",把鲜活世界提供给学生探索、理解和体验,使他们在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学会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建军 《学周刊C版》2019,(6):137-138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积累生活经验,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竞争品质,形成和谐的团队精神,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课程,它让学生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让小学综合实践课扎根校园,回归生活和社会,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综合实践课扎根校园.回归生活和社会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