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乒乓世界》2003,(6):22-25
这是1969年以来,削球选手第一次进入决赛。朱世赫以往取得过不错的战绩,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世界排名比较低,没有得到韩国队的重视。这次比赛他发挥得非常出色,一路过关斩将,说明他具备了很强的实力。削球打法各国都比较少,包括中国,对朱世赫的研究也比较少,他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也很正常。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4,(4):28-31
这场球王皓打得非常完美,应该说双方的水平都发挥出来了,尤其前两局还是比较接近的,但王皓的技术更加先进,技术质量比较高。我认为他主要胜在相持段,前三板双方都差不多,谁也没有占到太大便宜,两人接发球都是以挑起来为主,摆短只作为配合,因此相持段形成得也多。在相持中,王皓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运用了两条直线的  相似文献   

3.
4.
夏娃 《乒乓世界》2004,(4):20-27
2月29日深夜,我带着沉重的行囊和轻松的心情登上了上海至卡塔尔的飞机。这是自1993年第一次采访世乒赛以来心里最踏实的一次,因为对手们都老了,同时中国队的团体阵容愈发强大,相信中国队肯定能把斯韦思林杯和考比伦杯带回来。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7,(7):58-61
珍珑棋局,生死跌宕 男单决赛 王励勤4比3马琳(-4,-8,5,-4,9,8,6) 我们经常说,什么叫经典?如果是世兵赛男子单打决赛,那一定是一场经典。这里面有个历史的巧合,上届世乒赛,也是这两个人决赛。也是世界一号种子和二号种子打到最后会师。这次又是这两个人。唯一的变化是这次马琳排在一号,王励勤排在二号。这次无论是从技术上、战术上、变化上、心态调整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场比赛的经典之处莫过于变化。头两局。老瓦的接发球有比较大的问题—一对波尔的正手逆旋转发球,起初以慢摆中间或中间偏正手居多,缺乏主动性.总是在第二时间而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发球。但是老瓦自己能意识到,“我这样是不行了”.接下来就配合正手搓侧旋长球,并适时利用反手的摆、挑去接正手位的球.再加上正手的挑打。在接发球中寻求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洁 《乒乓世界》2003,(3):56-56
步法 拥有好的步法最关键是要确保拉打完一个球后,身体能保持良好的平衡,以便能往任何方向移动,迎接下一个来球。  相似文献   

8.
用巴黎的火种点亮雅典——47届世乒赛男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巴黎,中国队一如既往地撇下了大网。于是,女单、女双、男双、混双的金牌陆续收入囊中,其进程——如国人所预料的那样一帆风顺。赛前,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男子单打的夺冠之路荆棘丛生,却恐怕没人想到最后的决战没有中国人的身影。施拉格问鼎圣·勃莱德杯,给欧洲乒坛注入了一针兴奋剂,更是一针强心剂。五月的花都,中国人因无缘巅峰对决而有些落寞,欧洲人却在意外之喜中看到了明天的亮色。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09,(6):78-83
完美的绝对实力 王皓这场球表现得相当好,应该说是他这几年星打得最好的一场球。我在比赛之前跟他说:首先,你要调整好心态。别看在最近6、7次比赛中你没有输过王励勤,但是从世界锦标赛的角度讲。你是第一次进决赛,而王励勤是三届世锦赛冠军,所以你必须拼,没有退路;  相似文献   

10.
《乒乓世界》2004,(5):28-31
男双第一阶段AA组 王皓/孔令辉胜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发球的手段比马林/陈玘全面,有摆、有挑。第二,有正手有反手,原先都认为掉过身接发球基本意味着摆短或者搓接,王皓/孔令辉却在正手挑打的既有基础上,如今反手挑用得也挺熟练了,这样接发球的隐蔽性、出手速度都会优于马林/陈玘。单就技术而言,马林的挑打准确性不是太高,加上他打球并不属于胆子很  相似文献   

11.
世乒赛十大经典战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男单1/32决赛 马林4比2李廷祐:两面打一面(3,-10,-10,5,8,5)李廷祐发挥得确实不错,尤其前4局比分咬得很紧。从微观上看,马林开始对李廷祐的发球不太适应,旋转判断得不够准,接发球不太摆得住,有时甚至直接出半高球,容易被对方抢拉,而且李廷祐总能憋住马林的反手位小三角。其实第5局非常关键.马林逐渐适应了对方的发球——右手对左手,尤其直板,当你接不好发球时,你的位置就站不住了;一旦能接好发球,你下面就活了,接发球一好,速度一加快,反手小三角的漏洞也就不明显了。毕竟马林在整体实力上要明显高于对手,一两个先前没解决好的环节,一旦摆脱之后,局面自然就打开了。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01,(12):5-7
2001年是新生代全面出击的一年,马林、刘国正、王励勤用实力说话——他们正逐渐走向成熟,将开创一个黄金时代!张怡宁首次获得单打世界冠军,排名也攀升至世界第二位,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冷小丫”,而是真正的“冷面杀手”。老将里唯有王楠依然笑傲江湖,而目在大球时代越来越显得游刃有余……而孔令辉、刘国梁、李菊则以他们特有的责任感与执着去争取、去努力、去坚持……  相似文献   

13.
男团决赛:王励勤 VS 柳承敏质量是硬道理首场比赛是王皓对吴尚垠,王皓的准备确实充分,而吴尚垠有点紧张,发挥受到了限制,很快就0比3告负。此时,第二场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为它将决定两个队是进入相持不下,还是进入一边倒的局势。从技术上说,王励勤和柳承敏是两种打法,一横一直,但他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就是都以击球的力量作为击球质量最重要的构成因素。现代乒乓球,尤其球变大以后,谁的杀伤力更  相似文献   

14.
15.
陈洁 《乒乓世界》2003,(5):60-61
作为世界一流的优秀运动员,孔令辉和蒋澎龙在比赛中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步法功底,尤其是从中远台到近台的步法跑动。这组连续动作图表现的是双方运动员在跑动中不仅减少自身的失误,还尽量将球打到对方难受的位置,以此来达到控制对方,争取主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珍珑棋局,生死跌宕男单决赛王励勤4比3马琳(-4,-8,5,-4,9,8,6)我们经常说,什么叫经典?如果是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那一定是一场经典。这里面有个历史的巧合。上届世乒赛,也是这两个人决赛。也是世界一号种子和二号种子打到最后会师。这次又是这两个人。唯一的变化是这次马琳排在一号,王励勤排在二号。这次无论是从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2,(12):34-35
马林的大动作侧身拉球 拉球为主的选手会尽可能使用正手侧身攻击,在比赛中常保持这样的攻击企图是必要的,因为可以给予对方很大的压力。照片中的马林,对于左边线的机会球以侧身拉冲回击,向对角线施以强力的一击。此时,马林的右脚与左脚几乎和回球线路垂直,让人感受到一球决胜负的意图。  相似文献   

18.
马宏观 《乒乓世界》2004,(4):i010-i010
第47届世乒赛团体赛降下帷幕,中国男、女队在夺冠历程上有惊无险,携手蝉联团体冠军。回首世乒赛一周的点点滴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的瞬间,为了更直观地回顾本届团体赛,我们搬来奥斯卡的“壳”,以颁奖的形式给多哈世乒赛团体赛总结。  相似文献   

19.
方文 《乒乓世界》2000,(8):33-33
乒乓球战术的一些组合套路,外行人看起来是一种享受,但它只发生在一刹那。而作为青少年运动员,怎样强化战术意识,提高运用技战术套路的实战水平,却是长期而艰苦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20.
金择洙要退役了,拼命三郎要隐退江湖了!听说韩国乒协要为他举办退役仪式,为了记录这感人的时刻,我们第一时间拨通了韩国乒协的电话,韩国乒协总经理印义值先生是位非常热心爽决的人,尽管为了筹备第58届韩国综合乒乓球锦标赛,他们的工作非常繁忙,印先生还是马上请闵炳逸助理联系韩国《乒乓球月刊》提供退役仪式照片,并为《乒乓世界》撰写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