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简介:义务教育阶段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改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了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级不可能没有后进生。如我班的文静女孩吴某学习刻苦,但“一分汗水  相似文献   

2.
一、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1.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个班级平均人数在40人左右,英语教师更要带3个甚至4个班。在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下,教师很难  相似文献   

3.
寻甸县民族中学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民族中学,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我校高考上线率虽然多年名列全县前茅,但上本科线的学生不多,上重点线的更是寥寥无几。这样的结果,使我们不得不寻找原因。课改确立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更促使我们认真反思怎样理解“面向全体学生”这一问题。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搭配分在同一个班,教学只能照顾三分之一左右的中等生,不仅没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只“面向了三分之一”的学生,优秀生被拉紧了缰绳,不能放开跑,处于长期吃不饱的状态,其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发…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近,某市教育局一项调查表明:“课政实验班的学生数,47%的班级学生数在70~80人左右,32%的人数在60人左右”、而事实上,城市(包括县城)的重点小学,除特设的小班化实验班之外,学生数65人以上的班级几乎是100%:据相关报道,最高班额记录是107人。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改革倡导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自己探究,得益于学生终身教育的学习原则。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活动形式。能使班级教学焕发出勃勃的活力和效力,对破除旧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和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我认为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我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主管理,是以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社会适应性等个性心理素质的教育。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性,将班级教育僵化为“大一统”模式,即将一班学生几乎看成一个学生来管理,扭曲和束缚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张“顺从、听话、安稳”。而我们的自主管理则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前提,主张学生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把学生当  相似文献   

8.
柯强  曹田 《辽宁教育》2005,(7):34-35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的优等生与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教师对他们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则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校里最小的一个“家庭”,但它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因为它的成员是来自四面八方,而且思想较为复杂并且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因此管理一个班级无疑不比管理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容易。然而,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也并非无规律可寻。“以学生为本”是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途径。“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团结协作、互相监督等渠道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实践证明,班级管理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原则.才能获得最佳的管理效果。因此,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参与班级管理。近年来,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然而学生自身存在各自的差异,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是适合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四大理念中的首要理念。但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他们学习的起点并不相同;而在班级授课制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让优等生拔尖、中等生争先、后进生过关,大面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提高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刘慧 《新疆教育》2001,(6):24-24
当前,农村中学生源少,同一班级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知识的领悟和掌握能力差距较大,特别是单轨班教学的学校这一情况尤为突出,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认知规律,深入进行“目标分层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就“目标分层教学法”各环节的层次处理,谈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一些把握了课改精髓的教师将素质教育融合在语文教学实践之中,走进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境地。但有些教师却忽视了“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这一基本理念,将生命力旺盛的新课改引进了面向尖子学生教育的死胡同,迷失了课改的方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的优等生与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教师对他们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则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中等生一般有以下3种类型:其一,智力因素较好,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卢筹 《江西教育》2005,(14):39-42
主持人:徐慧林 参与着:卢筹 刘华江 徐卫 熊新媛 景德镇市、赣州市部分教师 我对大班这样说 主持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最近,某市教育局一项调查表明:"课改实验班的学生数,47%的班级学生数在70~80人左右,32%的人数在60人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一、分层分组教学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素质教育的三个要义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分层分组”是教者在承认同班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而进行的一种教学行为,有了“层次”思想作指导,有了“小组活动”作补充,教师的教学行为才会随之具有层次性,才会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二、分层分组教学法符合当前课堂教学评价要求 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其终…  相似文献   

17.
潞城市是山西省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区,于2002年开始实验。学校一年级分课改班与非课改班,课改班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努力体现课改精神,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一年后已初见成效。教师们普遍反映:课改班的学生虽比非课改班年龄小一岁,但他们思维灵活,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口头表达能力远远高于非课改班。一、“口头将军”被“笔杆”难倒课改班的学生真的比非课改班的学生强吗?非课改班的教师对此表示怀疑。为此,学校举行了一次同年级不同班级相同试题的测试。试题是:基础知识(35分),能力测试(40分),听力(5分),写话(20分)。其中基…  相似文献   

18.
陈丹娜 《教学研究》2008,(6):555-557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四大理念中的首要理念.但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班级的学生总是存在发展水平的差异,他们学习的起点并不相同;而在班级授课制下,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授课,教学如何“面向全体学生“?……  相似文献   

19.
柯强  曹田 《辽宁教育》2005,(8):34-35
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却不多.现实情况是一个班的优等生与问题学生都能很快被教师发现,因为他们的表现比较“突出“,而一些中等生,特别是学业无特长、个性无特点的学生,往往被教师“囫囵“视之,造成教师对他们的集体性疏忽并形成偏差.对这些学生,教师若缺乏应有的了解,则很难把握有利时机实施有效的教育,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会造成“中等生“向问题学生转化,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素质有高有低,怎样才能使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不妨采用同步中的分步教学法,对优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复式”教学。也就是说,将优生和后进生的座位分别编排在一起,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