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2013年第14届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田赛前8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次世锦赛田赛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寻找现阶段世界优秀田赛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规律.结果显示:世界优秀田径田赛运动员竞技年龄大龄化趋势明朗,而中国运动员除女子投掷项目外早衰现象仍比较严重;从亚项群结构来看,投掷项目大龄化现象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2012年伦敦奥运会田赛项目运动员竞技表现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比较和逻辑分析法,以伦敦奥运会田赛项目比赛成绩前8名,共计128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竞技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伦敦奥运会田赛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为24~32岁,平均27.6岁;克托莱指数平均值方面,投掷高于跳跃,同类项目男子高于女子.男、女项目运动员平均成绩的变异系数有显著性差异,男子项目平均成绩的稳定性明显好于女子.田赛各项目发挥率普遍在97%以上,男子项目高于女子项目.田赛远度项目运动员的总成功率在60.9%~81.1%之间,投掷项目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跳跃项目;远度项目决赛前3轮、中间两轮和最后一轮的成功率呈递减趋势;6个轮次出现运动员最好成绩的几率均等,没有显著性差异;远度项目对成功率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高度项目.运动员成绩的可重复性,男子远度项目远大于女子、田赛投掷项目好于跳跃项目.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以参加第7届城运会田赛远度项目比赛成绩前8名共计96名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为研究对象,对其竞技表现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田赛项目运动员成绩的可重复性差,整体而言,跳跃项目的可重复性好于投掷项目,跳跃项目的发挥率普遍高于投掷项目;青少年田赛项目的成功率呈现出成功率不高、而且项目间跨度大的特点,投掷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跳跃项目,女子项目的总成功率高于男子。  相似文献   

4.
我国奥运女子新兴田赛项目的忧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撑杆跳高和链球三项新兴田赛项目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担纲运动员年龄偏大,专业队伍和后备力量的规模过小,以及国内竞赛没有与国际竞赛接轨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和完善促进我国女子新兴项目发展的训练和竞赛体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昔日辉煌的我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重振雄风,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类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女子三级跳远、撑杆跳高和链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担纲运动员年龄偏大,专业队伍和后备力量的规模过小,以及国内竞赛没有与国际竟赛接轨等,已成为制约我国女子新兴田赛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制订和出台促进我国女子新兴项目发展的训练和竞赛体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法,以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结合权重的方法,探讨影响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影响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因子有人力资源因子、经济科研因子和管理制度因子.其中教练员素质和能力、后备人才数量质量、教练员运动员事业心、经费投入、科研支持、奖励机制和项目布局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提出促进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宇 《冰雪运动》2012,(2):56-59
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我国冰雪竞技体育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指出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的综合素养由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等构成;提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运动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学习意识,全方位提升运动员的人文素养等培养我国高水平冰雪项目竞技体育运动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为保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竞技状态、延长运动寿命和冰雪竞技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当前竞技体育的发展日趋激烈,对跳水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作为科学训练的重要环节,被视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选择适合某一竞技体育运动项目的人才,得到了运动心理学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跳水是一种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关性项群的运动项目,其比赛成绩取决于运动员技术水平、对手竞技状态、裁判员评分以及现场竞技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跳水运动员在参加竞技跳水比赛时,心理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么,对于运动员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重要保证.因此,找出该项目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不仅能够为训练、比赛提供理论依据,还能帮助教练员在选材时甄选出符合跳水项目特点的心理素质合格的运动员,同时也避免了我国体育发展模式中的资源浪费现象.本研究结合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来自四川省业余体校以及专业队的高水平跳水运动员的多项心理指标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找出影响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主导因素,以期为我国2020年奥运会选手的遴选,以及为各省、市代表队跳水运动员的选拔、训练提供参考以及理论依据,促进我国跳水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大多数跳水运动员的神经类型为强-不均衡型,而该类型的主要特点是有易兴奋而不可抑制的特性,即兴奋型.因此,强-不均衡型的神经类型可以作为跳水运动员的心理指标.高水平跳水运动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情绪调节能力较好,期待焦虑较低.因此,情绪调节能力可作为一名高水平跳水运动员所具备的心理指标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心理能力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慢慢培养.除此之外,良好的成就动机、注意品质和意志品质都是高水平跳水运动员所具备的重要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9.
在花样滑冰竞技体育激烈竞争的今天,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能力已经成为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性因素。对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综合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舞蹈感觉、音乐素养及文化底蕴成为影响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综合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加强舞蹈感觉训练,增强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艺术修养等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艺术表现综合能力有效途径,为提高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整体竞技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近8届奥运会田径比赛获得前8名的中国运动员成绩及项目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近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均获得奖牌,男子运动员获得前8名成绩的人数和项目数量均少于女子运动员.径赛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中长距离跑竞争实力较强;田赛项目女子投掷项目成绩突出,铅球、铁饼、链球均具备冲击奖牌或金牌的实力;公路赛项目男女20km竞走竞技水平较高,女子马拉松项目发展迅速;全能赛项目有待突破.确保女子运动员成绩稳步提升与促进男子运动项目的发掘是中国田径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强后备人才贮备、提升运动员比赛能力、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是保证中国田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员的竞争非常激烈,小的失误将左右比赛的胜负;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主要在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但不同项目不同性别存在差别;演练水平得分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田径运动员在近几届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使得比赛能力成为一个关注的重点。对我国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内(竞技能力、准备活动等)、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及其它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以求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当今我国优秀男子全能运动员的总成绩和各单项成绩,并与世界优秀全能运动员成绩进行对比,对我国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的成绩表现特征和影响我国男子十项全能成绩提高的关键因素进行的阐述,旨在发现男子十项全能运动的发展及训练的规律,为旨在为我国十项全能训练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亮剑精神与战斗意志的内涵,在竞技赛场上的综合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亮剑精神与战斗意志是相辅相成的,战斗意志的形成需要亮剑精神的支撑,而亮剑精神的培养使得战斗意志得以升华。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能否充分发挥亮剑精神与战斗意志,对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提高运动竞技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从亮剑精神的影响因素中,挖掘出促使运动员重新审视亮剑精神的视角,进而促进亮剑精神在竞技赛场上更好地展现,并引发运动员对于亮剑精神和战斗意志更高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运动竞赛或体育比赛中,主场效应是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原因之一。结合2018年平昌奥运会各比赛项目,分析出主场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旅途因素、环境因素、观众因素、裁判因素以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因素;对冬奥会各比赛项目进行项群分类,并分别对项目特征及其主场效应进行具体分析,旨在为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备战冬奥会期间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在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举重运动员赛前体重控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琦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725-726,724
举重比赛是按运动员体重级别进行的,如何科学有效的控制运动员赛前体重,同时,又不影响运动员成绩的发挥,是举重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因此,提出合理的赛前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为运动员的成绩能更稳定的发挥,教练员在赛前及时了解,掌握运动员降体重后对体能的影响提出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运用访谈调查、问卷调查、追踪测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射击运动员出国参赛环境的因 素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第27届奥运会这一具体赛事的参赛环境进行了探讨。研究 结论:1)我国射击运动员出国参赛所面临的环境因素既包括促进成绩发挥的环境因素,也有 不利于成绩发挥的环境因素。2)我国射击运动员出国参赛所面临的主要不利环境因素有:靶 场条件(场地、设备、光线及背景,尤其是赛场的风)、气候、时差、旅途/交通及饮食。3 )针对不利环境因素,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以培养运动员的积极心态为指导思想,以模拟 训练、认知调节、信息回避法(与注意指向训练相结合)为具体的调节手段。4)我国射击运 动员参加第27届奥运会可能面临的不利参赛环境因素有:时差与飞行时间、过强的紫外线、 赛场气氛、靶场条件等。5)从国家射击队对第27届奥运会参赛环境及其应对措施的反馈来看 ,本研究对于第27届奥运会所面临的不利参赛环境因素的预测及所提出的应对措施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今体育竞赛正朝着高水平,强对抗的方向发展,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战胜水平日趋完善和接近,心理素质在运动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是运动竞赛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讲,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对比赛的成败尤为重要。文章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变化特点,找出影响青少年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的因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心理调节方案,为今后提出训练和控制赛前心理状态的方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智  丁雪琴  赵开强 《体育科学》2007,27(9):49-53,7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7位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表现为:高自信、集中注意、表现良好、理想的唤醒水平、明确的目标、忘我和高比赛欲望.最佳身体准备、理想的环境条件、赛前获得理想情绪唤醒水平、赛前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自信和积极的思维、恰当的行动动机、赛前和赛中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注意力集中和运动经验9个因素有助于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形成理想比赛心理状态.不理想的身体准备、不理想的环境条件、非理想情绪唤醒水平、不恰当的自信和消极的思维、不恰当的动机水平、不恰当的注意、赛前准备出现问题和表现糟糕是阻碍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获得理想比赛心理状态的8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