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评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双主体说"的实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上升到主体位置,与教育者并列成为主体。这一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理论上的诸多问题,难以成立。"双主体说"把教育过程涉及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这两个方面,说成是两个过程,由此产生了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双主体说"在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三大问题:一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基本关系;二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不同功能;三是模糊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不同作用。同时也淡化了教师作为教育主体的责任和自信。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对象的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从主体间性的视域出发,在改变施教者和受教者关系的基础上,实践多方平台上的"对话",是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这里的"对话"不是简单言语上的你来我往,而是两个主体间完整的精神世界的碰撞和改变。  相似文献   

3.
由于"注入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把师生之间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误以为是二者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简单地从属权威和方法单一地灌输,其后果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低效化.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不断生成和建构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是教育的主宰者,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应与学生的思想共舞.在新的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倡"平等、对话、沟通、理解"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4.
顾钰民教授认为,“双主体说”在逻辑上、理论上存在诸多问题,并不能颠覆“主客体说”,从而,与流行观点一样,把“主客体说”与“双主体说”对立起来.其实,他所说的问题并不存在.首先,把思想政治教育分为两个“过程”与两个“方面”并不矛盾,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包含教与学两个过程;其次,“双主体说”对主体标准的界定并没有问题,主客关系不是从地位、功能与作用来界定的,而是从认识与实践关系来界定的.正因为对主客关系的误解,顾教授未能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说”的真正根源,亦未能发现在不同层面“主客体说”与“双主体说”两者能够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学界主要的观点集中在"单一主体论"、"双主体论"、"主体间性论",但是已有的观点多是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层次理论,人作为主体具有个人主体、群体主体、社会主体、类主体四个层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按照视角不同应该有不同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意识形态传播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不同视角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同,因而主体的具体指向也不同,主客体之间的具体关系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双主体说"的理论困境在于,转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淡化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在理论上,"双主体说"同时关照两个过程,导致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混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对主、客体界分的不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进主、客体概念可以更清晰地表达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相互作用的情形,不能因这对概念所引起了关于主客体问题的讼争而放弃引进。如果从理论上做两方面的约定:第一,从特定的视角出发考察主客体的相互关系;第二,将某一过程从整体中暂时分离出来,这样可使关于主客体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7.
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制度上已经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现在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这是获得学术界的学科认同、对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发挥作用、从学术意义上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研究,包括基础理论、基本问题、核心范畴、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基本方法、历史、范式、经典、方法论等问题,应从学术层面做出科学的回答,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学知识库。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通过介体见之于客体的社会活动,其效果衡量在于教育主体与接受主体通过交流缩小体验鸿沟达到"视野融合"的程度。接受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主动适应接受介体"界面交互"的网络文化特性,强化接受主体"现实的个人"的"审美经验",综合双主体"期待视野"预设"第一文本"的"召唤结构",激发接受主体在具体化中创生"第二文本",在"卷入—跳出"的多次交互中认识现实世界、建构意义体系、钩织历史之网,在适应超越教育主体社会规范要求和接受主体个体选择张力平衡中达到"新视界"。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类的认识活动、思维活动从客体性原则向主体性原则转移,从而扩大了认识的中介系统。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维的概念框架为"国家主体→中介→受教育者"。运用中介思维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出解析,是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中介思维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关键。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于主体的争论也逐渐升温。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主体间性说等理论。本文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引入主体与客体哲学范畴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以及双主体说主体间性说等理论的分析,认为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者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主体。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形势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面对挑战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是我们应着力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创新思想教育工作 ,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准确定位1 定位在“服务”上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点。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这一问题 ,就不能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摆不正位置也就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 ,育人的基本形式是教学 (其中也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 ) ,所以 ,服务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也是一个基本定位。为此 ,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在教育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原则;在教育观念上树立"双主体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误区的根本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务实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谢泳 《教育文汇》2013,(22):21-21
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现当代历史研究的争鸣文章中,屡见使用“造谣”一词。“造谣”是政治概念,不是学术“概念”。在学术争鸣中,我们不能使用“造谣”一词。  相似文献   

14.
一、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因素: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如果我们把教育者看成是主体,教育内容的完成看成是目的和任务,受教育者看成是客体,这就是说,方法是主体为了实现某种目的和任务与客体发生联系的工具与手段.没有一定的方法,主体、客体就只能处于分裂状态.由于以前在工作方法与认识上存在偏差,怀疑学生的能力,认为交给学生不放心,大小事情都亲力亲为,包办代替,眉毛胡子一把抓,其结果是顾此失彼,焦头烂额,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使得学生干部空有其名,而没能提供学生应有的锻炼舞台,其结果是失去了学生干部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桥梁作用,出现工作上的断层与师生之间的分裂.方法的掌握,技巧的形成,策略的运用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对是否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个概念,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就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等问题,在继承其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理论问题深入研究下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忽视甚至无视大学生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导致其低效的根本原因之一。重视大学生在接受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颠倒了的教育目的与教育手段再颠倒过来,须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教育理念上尊崇人格平等,实现主一客二元对立向主体间性关系转变;教育内容上关照"生活世界",实现从自发向自觉自为的转变;教育方式上注重情感体验,实现由"思想灌输"到实践养成的转变,从而让大学生真正成为接受的主体,自我教育的主体,这是走出当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困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问题一直是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应当辨清而又常常混淆的问题。高校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和教育实践上的确存在着交叉重叠、相互融合的"等同性",但二者在发展历程、概念内涵、教育对象、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功能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对它们的理解和二者相互关系的探究,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其概念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主体性特征和相互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势"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是中国传统战略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研究"势"并把"势"的理论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对把握大势,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势",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态势,我们要做好乘"势"和造"势"工作。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的多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现实中都存在其应有的价值,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本内核与合理内核。阐发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价值意蕴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有之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学术意义、现实意义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