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强 《视听界》2009,(5):119-119
暑假结束前,江苏文艺广播举办了一个少儿故事演播比赛,作为评委,我在一天当中听了70多档小朋友的演播录音。这是次全新的体验,我是第一次接触10岁以下的小朋友演播故事。不少小朋友口齿伶俐,思路清晰,充满童趣。尤其是几个4、5岁的孩子,表现非常可爱,听来让我完全没有通常做评委的辛苦,而是很享受。  相似文献   

2.
听客琐言     
听客琐言韩静霆《小说连播》节目,它与著书者、出版者、演播者无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它既是一项事业,又属一门独特的听觉艺术;听者,用耳也,作者的笔深深谙其真谛与奥妙──谛与奥妙──人类经过悠悠岁月的认知与认选,为自己选择了眼耳口鼻,是人聪明。目迷五色,...  相似文献   

3.
我听广播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一向特别关注小说连播、评书等节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飘》《牛虻》《夜幕下的哈尔滨》《音乐世家》《红顶商人》《八月桂花遍地开》《斯巴达克斯》《笨花》《静静的顿河》《沉船》《烦恼的冬天》等小说,王刚、方明、李野墨、瞿弦和、张家声、牟云、李惠敏、宋怀强等语言艺术家演播塑造的有血有肉、惟妙惟肖的人物,至今仍活跃在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4.
叶子 《中国广播》2007,(9):64-66
我没有想到,就为我的一句话,王绘春不仅如期给我打来电话,还如约从青岛飞到北京来试音。 电话里,我带着犹豫的心情单刀直人“……哦,你是王绘春?噢,听你的声音演播长篇小说没问题……你是演员,塑造人物应该问题也不大。……我想要问你的释读能力如何?你的嗓子承受力怎样?一天10讲,连续十几天嗓子会怎样?……演播长篇小说有叙述部分,有人物部分,不知你塑造女性声音造型会怎样?……”  相似文献   

5.
正一、基调是小说演播的核心基调,在播音主持与小说演播工作中会时常接触到这个名词,很多时候,初学者都会对基调存在一种比较模糊的认识,说不太清楚,总觉得像雾里看花,似有又无。如果要让他们说出来的话,大概会听到"基调,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语气或者语调"等等这样模棱两可的说法。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在学习演播的时候,往往不去分析作品的基调,"见字生情"拿过来就读。比如,高尔基作品《海燕》的第一句:"在苍茫的大海上……"  相似文献   

6.
<正>广播中播出的长篇连播大致有传统评书型、现代小说型、广播剧型、影视录音剪辑型等。传统评书型是长篇连播的主要形式之一,但长篇连播发展的方向却应该是文学小说的路子,小说演播成为能与传统评书一争上下的重要演播形式。现代小说的播讲没有过多传统说唱文艺的功底要求,话剧、电影演员和广播电视业的播音员主持人都比较适合播讲,本文仅就后者即现代小说的演播制作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白钢 《新闻传播》2014,(2):135-136
<正>关于广播小说人物语言演播,有人认为应该向影视演员生活化的台词看齐,也有人认为应该倾向戏剧曲艺作品的舞台夸张效果,还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文本风貌进行客观的播读……笔者认为,广播小说在艺术表现上必须坚持其自身特色。一、魅力独具的广播小说人物语言演播广播小说演播人通常是边铺陈背景、推进情节,边演绎不同人物的独白、对白、群言等,这与广播剧、舞台戏剧、影视剧中的角色由不同演员饰演区别很大,这种既说且演的表现特点与曲艺中的评书、鼓曲、弹词相仿,然而在表演形式、受众欣赏感受上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艺术处  相似文献   

8.
在2006年的这个盛夏,杨立新演播的长篇小说《那金枝》正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热播。您可能要问了,这个杨立新是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里的大儿子贾志国吗?是电影《定军山》里的京城照相名师任景泰吗?是话剧《天下第一楼》里机灵且风情的商人卢孟实吗?是的,演播小说《那金枝》的就是演员杨立新。  相似文献   

9.
每到星期二晚上六点半,全国各地的朝鲜族人们大都会打开收音机听用自己民族语言广播的朝鲜语谚语故事。播音员活灵活现地演播让听众如醉如痴。他们收听的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朝鲜语部朴青竹主播的节目《朝鲜语谚语故事》。  相似文献   

10.
在广播同质化竞争的背景下,收听率的此消彼长几乎是不可避免,但小说连播却仍被受众所青睐,成为广播"不衰"的栏目。其"不衰"的魅力不仅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更重要的在于演播者的"精彩"演绎。对于一个演播者来说,要想使故事讲的有趣,听众听得入迷,最终达到播者与听者产生心灵共鸣,演播者的演播功力可谓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常听初学写作的年轻朋友说:“我近日构思了一篇小说,好,我现在讲给您听一听,您看怎么样?”接着,这年轻人就给我讲了他那篇小说的梗概.粗听起来,满不错,那构思中甚而有真正的绝妙之处.于是,我就点点头说:“写吧!构思很不错.”待他将写作的成品送给我看时,我也实在挑不出在构思上、结构上.情节安排上有什么不合理  相似文献   

12.
主持人是否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荧幕形象,是否能够掌握演播空间和舞台,以及是否能在专业的演播空间中成就自己的独特个性,让自己的主持形象更加饱满,成为电视行业赖以制胜的关键因素。好的主持人是一个节目,乃至一个注重品牌化经营的电视频道的灵魂。如何打造优秀的主持人,让其形象成为演播空间中不可取代的核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电视节目发展策略,也成为现阶段电视节目成败与否的重要砝码。  相似文献   

13.
“梦想照进现实”,对一个人来说无疑是幸运的,而“现实赛过梦想”则更是幸福无比的。《小说连播》节目之于我,就可归属后者。记得最早听到小说连播节目,是在上世纪60年代读小学的时候,借助于哥哥新装配的“矿石”收音机,我听到了长篇连播《烈火金刚》。那生动精彩的故事演播—下子像磁石般深深吸住了我,那是一个何等神奇的声音世界啊!  相似文献   

14.
“给文学插上了声音的翅膀”,“故事和悬念的双重连续性给听众带来了特殊的享受”……长篇连播节目的魅力难以尽数。它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说书艺术和爱听故事的传统,又依托于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半个多世纪来,涌现了关山演播的《红旗谱》、陈醇演播的《烈火金刚》、袁阔成演播的《三国演义》、王刚学播的《红顶商人》。牟云、刘纪宏  相似文献   

15.
要说我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说连播》,算起来已有三十多年了。那是1973年的事:长我十六岁的大哥从新疆当兵退役回到老家,他不仅带回了葡萄干儿、野鹿角,让全家人最高兴的是,大哥带回了一  相似文献   

16.
十多年前,我自己写不来小说时,也常常找一些发表过作品的人请教。出了名气的并不太拿小人物当回事;偶而有热心人,就告诉我:“你呀,先学着编个故事,如果能编圆了,再把它通顺的写下来,这之后写多了,自然也就是小说”。我尝试着编过故事,因小时候听说书,听得多,听得入迷,一些今古传奇(?)熟于心,因而编的故事也算引人入胜。然而,故事编了几年,小说却并未写成一篇。明眼内行一看,均曰:“雷同!”后来,渐渐觉着编故事的路走不通,但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我的小说一向写人物,而历史又是我一向比较有兴趣的。大家来听演讲,想必是对我小说中的人物感兴趣。  相似文献   

18.
广播是听觉媒体,它是通过声音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从小听着《小喇叭》、《星星火炬》、《小说连播》这些经典广播节目长大的我,至今对广播情有独钟,没想到的是我有幸也成为一名广播人,因为热爱广播,我至今都奔跑在新闻之路上。在新媒体盛行的今天,广播节目依然备受听众喜爱,我认为是广播声音的魅力无法抗拒。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19日,中国广播《小说连播》60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在北京启动。 据中国广播文艺史记载,1947年东北解放区广播电台首次开设“故事节目”,《小说连播》由此诞生。本次纪念活动包括《诺贝尔文学奖经典作品》展播、《小说连播》最具影响力节目排行榜活动、《长篇连播》609征文活动,以及全国大型巡回演出等内容。巡演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地,届时将邀请著名播音员、演播艺术名家和评书表演艺术家联袂演播经典获奖作品。  相似文献   

20.
小说连播是一种听众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一个小说演播者,不但应该有很好的外在条件——声音,还应该有很好的内部素质:理解与分析能力,鉴赏与审视能力,接受与批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