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浙江“微型个私经济”以其区域产业的“专业化聚集”,形成强势生产力。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 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宗教精神,主要表现为超越了哲学思辨和形而上学本体论层次意义上的“道”和齐物我、齐万物、物我两忘、天人合一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论以及“心斋”、“见独”“坐忘”之修持方法。解读庄子哲学思想宗教精神的精髓要义,就要通过庄子所倡导的修持方法,即通过“心斋”、“见独”,达至“坐忘”,进而彻悟“无为”,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随心所欲合于“道”的得“道”之地。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论语·侍侍章》的个例教学作为研究分析的对象,破解了蕴蓄其中的启发的艺术,激 励的艺术和评价的艺术,给人以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4.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中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育目的、教学内容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研究这些相似之处对于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实践家。他在教育对象方面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在教育目标方面提出培养美德;在教育内容方面以"四德"为内容;在教学方法上独创了苏格拉底法被今天的日常教学所借鉴,其教育思想的光辉已洒向今天的每一所学校,使每位学生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
试论赫钦斯人文教育思想及对高校人文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钦斯是永恒主义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对赫钦斯人文教育思想的解读,以及人文教育实践活动的分析,来揭示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对高校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杨文会作为近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站在佛学的立场解释老庄,在本体论、心性论、修行观和言意观等方面全面融会佛道思想,为近代佛学的振兴弘扬作出开创性贡献。杨文会对老庄思想的佛学解读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使佛教文化在中国近代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迹,推动了近代知识界对时代先进思想的创造性吸收和不失民族特色的改造,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其佛学思想对匡正当今的世道人心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后人耻于言利的观念 ,往往追根到孟子 ,这是对孟子“利”的思想的误解。从《孟子》书中义与利的关系和孟子轻利的时代背景分析 ,孟子所轻之利是违义之利 ,是自私自利 ,且只针对当时的君主官吏纵私欲、坑百姓的行为而言 ;通过孟子的乐利主义和利民主义思想 ,可见孟子真的利观并非轻利 ,甚至相反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虽然不是关于诗学的著作,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批评篇章,但其中有些由老庄思想发展而来的观点,对后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及其文学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有道论、自然论、形神论、虚静说等,而这都可谓是中国艺术之根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中的社会概念具有相当大的意涵区分,学界围绕滕尼斯与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国家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或矛盾都可以通过社会更多地成为公民社会来化解。真正的社会本位确立,就是公民社会主题承诺的落实及其形态典范的创制。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一般方法论原则和具体的资源路径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柏格森指出了语言符号的局限性,认为它是僵化的、静止的和空间化的,因而无法表达动态的、整体性的和时间性的心理绵延,庄子也论述了言不尽意的语言观。他们都认识到语言不能表达直觉,不能认识实在,而他们的哲学著作都具有文学特质,都采用诗一般的语言,构建了他们独特的诗化哲学。  相似文献   

13.
庄、韩寓言在用法上,在文学一般特点上相类似.但二人政治观、人生观、审美观不同,故寓言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多有不同:一是博大虚灵,一是阴深阻滞;一是超越本体,一是贯注世俗;一是哲学的,一是政治的;一是养生的,一是治人的;一是浪漫的,一是现实的;一是轻松快乐的;一是沉重愁苦的;一是平民的,一是政客的;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  相似文献   

14.
百余年来,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庄子》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本文追寻《庄子》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历史轨迹和方式,将《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大致分为:翻译与介绍、比较与融合和研究与发展三个阶段,并对三个阶段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感受跨语言文化传播的互识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庄子与卢梭均是对中西方浪漫主义美学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哲学家,即使在时空与文化差异下,我们依然能发现他们有着相似的美学观点。他们都要求恢复人的自然本性,希望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但是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又有不同,一个要求"回归自然",一个要求"顺应自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汪榕培和里雅各的《庄子》英译本从阐释学的视角分析翻译过程中的视域融合。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分析第一阶段的视域融合,从文化特色词层面分析第二阶段的视域融合。作者发现由于视域差的存在以及译者视域与译语文化视域的影响,最终形成的译本的视域与原文本视域有较大的差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任务就是尽力减少视域差,在译本中再现原文本的视域。  相似文献   

17.
泥土艺术具有"泥性"这一美学与哲学认知形态。软陶是泥土艺术在长期发展中衍生出的一种新兴艺术形态,虽然外观与性能上发生了革新式变化,但与泥土艺术一脉相传的"泥性"特征却未曾改变,并愈发的芬芳幽远。加强对当代软陶艺术及其中蕴含的"泥性"特征的认识,有助于继承与传扬泥土艺术,这对于唤醒民众内心对于人性的感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庄子至大、至深、至远,他绝不拘泥于一事一学,一时一地,他是永恒的。权且按照当下的教育学和整个学术范式,用几个教育学的现代概念,试图对庄子学说进行一番教育学的窥视,从而把教育学装在庄子的筐子,那意味着也把庄子装在了教育学的筐子里。  相似文献   

19.
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数学方法体现着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属于数学知识的范畴,是数学的本质。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培养数学能力、理性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生与死可以说是每个人所必然面对的事情,那么,以逍遥自在著称的庄子是怎样看待生死的呢?本文从对庄子的道的理解出发,阐述了人应当安时顺命。通过对庄子所表达的生死复通为一的说明,指出庄子已经超越了所谓的生死。庄子对于生死的态度,就如本文开始处鼓盆而歌的缘起一样,在安命与道之中,追寻永恒的快乐和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