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清兰 《学子》2012,(6):9-10
"我们不仅要做教材的使用者,更要做教材的开发者。"这句话是一位名师的口头禅,从这句话,至少可以看到几层意思:一好好使用教材;二"吃透教材";三适当地重组教材。要做好教材的开发者,最重要的莫过于吃透教材、重组教材。  相似文献   

2.
李杰 《怀化师专学报》2011,(12):120-122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教材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字化教材可以分为电子教材和视听教材,这两类数字化教材的著作权归属是不一样的,这为解决我国数字化教材的权利归属纠纷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观点是课程标准对教材的定位,也是对教师解读教材、设计教学的宏观引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具有重学习过程、重亲历体验、重学生感悟、重实践操作等特点,教材教学内容弹性大,给教师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基于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相似文献   

4.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挖掘教材的内涵,重视教材外延的拓展,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一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应坚持的教材观.教学时,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改造,应遵循加减法、重组、生活化、超链接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同时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中学世界地理教材第一章中的“世界的气候”,是全章的重点与难点,这部分教材在整个世界地理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习世界地理重要的基础知识,这是大家公认的。因此,深入钻研这部分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就势在必行。 “世界的气候”这节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讲气候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教材实验是教材开发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材质量和提升教材科学性、适应性的关键步骤。教材实验既有助于衡量教材质量的高低,也为教材编写和修订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反馈,而这又进一步促进了教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解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明确定位)--深究(深钻教材,弄清重点,把握意图)--理解(理解教材,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对于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把教材变活教材和教学内容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正如教师们平常所说的: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单纯“教教材”。这决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而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目前政治课教材非常简单的情况下,单纯地教教材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要超出教材,离开教材,对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整合,  相似文献   

11.
直接影响教材建设的是课程发展,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这不是唯一的。基于外语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以发现,除了课程标准,影响和制约外语教材编制的还有学习者、教师、外语生态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文试就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这六个因素与教材建设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因此,解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明确定位)———深究(深钻教材,弄清重点,把握意图)———理解(理解教材,挖掘深度,拓展广度),对于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是教与学之根本,但这并不意味教材就是教学呈现的文字版。照本宣科或很大程度上照本宣科仍是一些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急需改进的教学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教材的价值和功能,对教材做出足够的分析,认识和分析教材是处理教材的前提,也是教学设计的基础。1教材分析目的 通常我们对教材分析的理解主要是熟悉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结构、分清重点难点。实际上全面深入的教材分析应完成下列各主要任务:(1)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编排的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要结合大纲分析)、各项…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语文学科的教材编排都是以文选方式为主。这正如有些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全部都是文本的精粹,这已经成为教材编著的定型模式。教材的这种编著方式影响着教师对语文教材的处理。究竟是该“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如何解读文本,如何将文本解读所得融入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之中,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说明统编教材《复数》这一章有几个概念的处理与旧教材不尽相同: (1)实部与虚部:复数a bi的虚部,旧教材是bi,b是虚部的系数,统编教材把b叫做虚部。这是顺从多数人的习惯和现行国内外教材普遍的提法。  相似文献   

16.
顾燕 《语文天地》2011,(17):31-32
叶圣陶有句几乎人人皆知的名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有三层含义:一是教材只是例子,要走出"教材崇拜心理",更要走出教参束缚,根据师生自身特点,进行灵活创新教学;二是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会灵活使用教材,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三是既然是例子,就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是对教材示范功能的简洁概括。我们一般用这句话来指导学生学习:学习教材,要活学活用范例,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材辅导教材辅导 ,也叫教材分析。这是基层教研员工作的重头戏。在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今天 ,尤显重要。搞教材分析 ,决不能就教材讲教材 ,照着参考书宣科。我个人认为 ,教研员要做的工作是 :(一)从宏观上介绍这册教材在小学六年或五年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任务。即必须了解、吃透整套教材 ,并且十分熟悉每册教材的任务 ,这样才能指导老师们传承教材这个载体 ,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二)从微观上介绍本册教材每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教材的重难点、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这要靠平时听课时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积累而成) ,以及训练点等…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而做到这一步的关键是,经常研究教材.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教材建设与教材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第一,教材是办好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这三大支柱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材,即人材,教材,器材。有人认为,教材是一种精神食粮,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影响着人材的质量。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