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名作《项链》中,路瓦栽先生常被人所忽视。而笔者却认为路瓦栽是个不可小觑的人物,文章主要从他对生活的满足、对妻子的挚爱、对他人的诚实守信这三个方面分析了路瓦栽的形象特征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莫伯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人物设置艺术值得我们好好地去研究。在这方面。众多研究者对路瓦栽夫人这一人物形象作了充分而各具见解的分析,也有对佛来思节夫人在小说中的位置与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分析。然而似乎都忽略了对另一个在小说中起左右作用的重要人物路瓦栽的分析。我以为,小说的成功很大程  相似文献   

3.
玛蒂尔德作为外国文学史上一个不可多得、多具特性的女性形象,其性格在项链的一得一失中尽显风采,自然夺去了读者的许多视线,我们会为玛蒂尔德因爱慕虚荣而付出的十年代价扼腕叹息,又为她后来勇于超越“原我”而备感欣慰。但是我们细读作品,如果把思维定格在次要人物——她的丈夫路瓦栽身上,会发现这个人物同样耐人寻味,作者同样也给我们展现了作为十九世纪法国平民阶层代表的这个小人物复杂典型的性格。  相似文献   

4.
路瓦栽夫人一夜风流,而得到的却是十年辛酸——项链丢失了。别的读者认为这是路瓦栽夫人一生的不幸,但我认为这不应该值得可惜而应该庆幸。项链的丢失,使路瓦栽夫人从虚无幻想回到现实生活中,使她生活得有意义、充实了。她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她的“新生”。[标新立异,令人耳目一新。] 丢失项链,路瓦栽夫妇东借西凑,终于用三万六千法郎这笔巨大的款子买回钻石项链,还给了佛来思节夫人。债台高筑、倾家荡产之后,路瓦栽夫人“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迁移了住所,租赁了一个小阁楼住下。假如她没有丢失项链,假如  相似文献   

5.
通常,我们读《项链》时,总是居高临下地批评嘲笑因追慕荣华而陷入困境的悲剧人物玛蒂尔德。其实以平等的目光看待她,我们会发现玛蒂尔德身上的优点。对这个人物,我们所持的态度应该是同情,而不单单是讥讽。首先,让我们关注小说中的另外两个配角人物:路瓦栽先生和佛来思节夫人。这两个人物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他们是“促使玛蒂尔德最终走向悲剧深渊的关键角色,对玛蒂尔德整个悲剧命运的进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刻画了生活环境,为主要人物玛蒂尔德提供了活动的背景。路瓦栽先生也同样爱慕虚荣。晚会的…  相似文献   

6.
记叙文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求人物形象一定要鲜明生动。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看了一位学生的习作后,对这位作者诚恳地说:“这短篇是失败的,因为作品中诸人物的处理是粗糙而干燥无味的。他们没有脸孔,没有眼睛,也没有表情。完全是眼睛不能看的。”(高尔基《给初学写作者》)高尔基的话说明这位习作者没有掌握描写人物的要领,没有写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失败,导致了整个作品的失败,这说明了描写人物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一、人物报道中的缺陷描写类型一些人物报道(包括人物速写、人物通讯、消息等),其中有不少涉及到人物缺陷的描写,非但没有影响人物的先进性,没有掩盖人物的美好的方面,没有损害人物,反而使记者笔下的人物更有个性,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因而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人物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8.
小说<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的不幸遭遇,正日益获得读者的怜悯.尽管人们出于理性批判虚荣心,却因人物接受厄运挑战的勇气和务实行动,产生了敬意.  相似文献   

9.
本文看似把焦点集中到路瓦栽夫人—马蒂尔德的身上,其实,在我看来路瓦栽在整篇文章中看似是一个小角色,其实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执着、坚强、勤俭、耐劳、诚实、守信,从角色来看似乎是"小角色",但从做人来看他是"大人物"。本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项链》一文中的路瓦栽这一人物形象,以期待通过教师引导,使中职生对路瓦栽先生的形成一种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人物刻画是写作教学的重头戏,但如今学生一提写人就千篇一律,没有特征,更没有描写。教给学生描写的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刻画人物,是每位教师的当务之急。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我们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课本为例子,探究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描写人物,使学生学会刻画人物。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不少同学在评析历史人物时没有树立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评析历史人物的方法。通常来讲,要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2.
《项链》中的人物对话,集中表现为玛蒂尔德与路瓦栽先生的夫妻对话及玛蒂尔德与佛来思节夫人的朋友对话。其中有几处对话颇耐人寻味,笔者试对其作一浅析,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小朋友都喜欢看电影,而且常常会被电影里精彩的镜头吸引住。为什么?因为这些特写镜头离观众很近,演员的生动表情和精彩表演就好像发生在观众的生活里,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受到感染。如果一部电影全都是很远很远的镜头,没有一个特写镜头,那么我敢说,观众看上10分钟就会厌倦打瞌睡的。写文章也是这样,如果一篇文章全都是平平淡淡的叙事,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没有人物的性格刻画和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就是说没有重点写人写故事,没有人物的特写镜头,那么,这样的文章也是没人要看的,这样说出来的中心思想肯定是概念化、淡而无味的。只有…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小学习作来说,描写人物是个重要方面。但是笔者在批改习作中却经常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人物往往没有特征,往往看谁都像;没有具体的动作、语言,神态乃至心理描写,等等。怎样让学生习作中的人物"活"起来?笔者认为,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重点就小学生习作中人物修改浅析其策略,以供参考。一、要彰显人物特征,凸显外貌特点对于人物外貌,也许与习作内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44):18-19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对其解读大多停留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但作为玛蒂尔德丈夫的路瓦栽先生一直是她身后的重要支柱和坚强后盾。本文着重讨论了路瓦栽的性格特征,以期让更多读者感受到路瓦栽的美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话题由来] 写人的文章在小学阶段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写人的文章都是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俗话说,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特点,往往离不开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篇中人物语言没有考虑到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文化素养等因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秀艳 《考试周刊》2011,(81):24-25
把人物写活,其实就是写出人物的特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要写出人物特征,可以首先从人物的外貌入手。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丰富多样的,不是呆板的模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相、品质、性格爱好,有异于他人的行为习惯,所以要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必须抓住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突出重点,以形传神,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18.
肖璐 《新读写》2012,(11):41-41
“什么?……”路瓦栽夫人惊叫一声,昏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看见路瓦栽捧着项链在她身边,她一把夺过钻石项链,轻轻地抚摸着,禁不住热泪盈眶。“卖了它吧,”路瓦栽夫人对丈夫说:“你去卖了它,至少还值三百万法郎吧?”  相似文献   

19.
封义珑  刘真 《新作文》2021,(1):8-13
课堂回放 一、情境导入 师:大千世界,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芸芸众生,也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上学期我们学习了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可以说,运用这些写法,可以穷形尽相,尽显人物之形,但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好还要让人之神跃然纸上.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这是我们本节课重点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重读《项链》,最让我感动的,是诚信。有人说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但我却说是玛蒂尔德、佛来思节夫人及路瓦栽先生的诚信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诚信感动着小说中的人物,也感动着许许多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