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栩静 《文教资料》2008,(26):21-22
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在其剧作<美狄亚>中塑造的"美狄亚"这一著名弃妇角色一度因为"叛父杀弟"、"杀夫惩子"等行为背负上了"恶妇"的罪名,但这些看似有违中希道德的将人类的超常态特性推向极致的行为正是其性格的鲜明特征,失之则不成为"美狄亚",其形成亦是符合人类心理规律的.本文则试图从"爱"的角度出发,对其一系列残酷行为进行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晚唐体"     
"晚唐体"是沿用已久却没有明确内涵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通过对其历史渊源与界定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比较随意,但是"晚唐体"概念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即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谈"一点"     
"一点"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常用词语,但其用法却相当复杂.可与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词类组合,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子成分.本文从"点"入手,分析"一点"的多种词义和句法上的不同搭配,以及其重叠式"一点点""一点一点"在句法语义上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离"与"归"作为萧红的固有心结,贯穿其短促的一生.本文试从其对"家"的矛盾出发,分析她对"女儿"和"流浪者"这两种身份的双重态度,剖解其一路走来心理上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检索其散落在文字中的隐秘情绪,由此对萧红的心理历程能够有一个更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是否是"的多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在充分观察、深入研究、语值探求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对"是否是"进行了多角度的考察,以探讨"是否是"的规范问题.文章指出:"是否是"的用法不是个别现象;"是否是"的使用有其内在的规律;"是否是"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与"是否"、"是不是"相比,"是否是"有其独特的语用价值.因此,我们应对"是否是"的用法持肯定态度.  相似文献   

6.
"非常时期"论"非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利萍 《现代语文》2006,(6):112-113
以"非常男女""非常可乐"等为代表的语言现象中的"非常"一词,是与一般形容词不同的一个独立的词类--区别词,有其独有的特点.其含义为"异乎寻常的",是"非常时期"中的"非常"这一义项的发扬光大.本文对区别词的语法特征从几方面进行描述,并将其与形容词进行了区分.  相似文献   

7.
"四大家族"的出现是伴随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资本性质应运而生的。"四大家族"与"官僚资本"的结合,奠定了其经济概念的论调。本文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二陈"在经济上的实力是有限的,其主管的各种经济机构多为官方所有,个人的资产微乎其微,较蒋、宋、孔则是相差甚远。而"二陈"在政治上的实力是极为雄厚的,其曾一度控制国民政府的党政和特务大权,尤其是党务方面更是技高一筹。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者认为"二陈"入列"四大家族"应该是政治和经济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复"、"復"、"複"、"覆"四字在中国古代均有其特定的字义,在传统典籍中,并不存在"复奏"一词,"復奏"、"覆奏"也各有其特定的含义.1956年推行的简化汉字方案将"復"、"複"、"覆"诸字简化为"复",由此开始,"复奏"开始取代"覆奏"而出现在各个著述中.虽然1986年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规定"覆"字不再是"复"的繁体字,但由于作者和编辑缺乏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以及对"复奏"代替"覆奏"所导致的法律文化信息的衰减缺乏应有的意识,"复奏"的使用仍在继续泛滥.  相似文献   

9.
释"哭"、"泣"     
"哭"、"泣"及其语义相关的一系列词汇意义相近,其差别主要表现为哭的主体、方式不同.汉语词汇的丰富,是为了适用于人们感情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语言研究>2008年第3期<"攘臂"和"攘无臂"释>中对"攘"的两种注解虽有侧重,其实意义应当相同.第二种注解忽略其方式、强调其动作.是"捋袖出臂",还是"縛袖出臂",还是"举臂、扬臂",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