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斐 《考试周刊》2012,(67):178-179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狭隘限制.让美术教学更加体现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将教育活动向前延伸和向后拓展,并通过有效的师生双边活动实现教育目标,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独立自主、拓展延伸和美育、德育渗透原则,在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信息,在课堂开展有效师生互动,在课后进行活动拓展延伸,为学生创造素质化的立体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师生作自我介绍,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数据(不同学生的身高)写在黑板上(注意收集数据的典型性)。 [评:这是在异地借班上的一堂研究课。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选取不同的学生身高记录在黑板上,为后面求平均身高提供素材作了准备,可见设计的周密。]  相似文献   

3.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渗透德育,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有前瞻意识,为学生的思想成长助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切入点,如在主题活动设计、活动信息收集、分工合作互动、实践活动体验中渗透德育,使学生自然形成德育认知体系。  相似文献   

4.
心埋咨询虽然和德育分属于两门独立的学科,但从它们产生和发展的相互关系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结合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二者的结合,不仅能科学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更好地使思想品德教育课由教师单边的活动向师生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转变,使"两课"教学具有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将学科教学与德育进行有机融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结合学科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思想渗透,使得学生可以同时接受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方法渗透、思想渗透、活动渗透、美育熏陶等多种方式充分开展数学学科德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思想教育课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讲授和阐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要遵循教学大纲,注意学生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展开师生间的交流,增强思想教育课的活力。反馈反馈在此特指教学过程中学生方面的各种信息反馈。诸如学生中与思想教育课有关的各种思想动态、疑难问题、教学要求、意见建议等。将它们及时反馈过来,以此作为师生交流的基础,可以使思想教育课教学有的放矢地进行,既可加强思想教育课教学的针对性,也可增加思想教育课教学的时代感、亲切感和现实感。学生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有:1.从学生的问卷…  相似文献   

7.
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之间是一对相互依存,统一于一体的关系。师生双主体论把培养和发挥师生主体作用看成教育的基本规律和根本目标,把教与学的对立关系转化为师生互动关系,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重视师与生主体共同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观念,是教育规律的集中体现。促进师生双主体的共同发展,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发展学生主体地位的自觉性,重视教与学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渗透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思想教育等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紧扣德育目标,创造性地运用历史教材,让历史教学上升到德育高度,使学生不但学到历史知识,更受到德育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一、注意德育目标与因素,有机渗透德育教育1.明确德育目标,有向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其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情  相似文献   

9.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认真教书,提高学生的文化、技能素质,仅仅是教育的目的之一;真心育人、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才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小学心理健康课就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教师在重视心理健康课教学的同时,还应符合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精神,注意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心理健康课中对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进行探索.要想上好一节心理健康课,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心理咨询虽然和德育分属于两门独立的学科,但从它们产生和发展的相互关系中可以看出:心理咨询与德育的结合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补充。二者的结合,不仅能科学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而且还能更好地使思想品德教育课由教师单边的活动向师生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过程转变,使“两课”教学具有新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通常认为现代语文教材具有范文、知识、实践和助读四大系统。课前提示语是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单元提示语以及课文提示语(部编版称作"预习"导语),"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前提示语充分反映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师生的教与学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教学中,课前提示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无法发挥其优势。本文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对课前提示语的内容以及作用等进行分析,期望课前提示语在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中得到重视,将其优势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童立强 《课外阅读》2011,(10):58-58
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与师生课前准备,讲解的内容是否联系生活、贴近生活,以及教师自身的亲和力和教师教学是不是根据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精心选择、设计、组织学生活动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初中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认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没有必要,甚至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学校或班主任的工作,英语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足够了。但是据调查,63.5%的学生喜欢课堂穿插一些德育教学,这表明德育在英语课堂的渗透受到一定的欢迎。那么,在实现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的教学中,英语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呢?下面笔者略陈一二。  相似文献   

14.
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瑜 《天津教育》2004,(10):26-29
师生沟通主要是指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并共享信息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施教的过程也是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过程,这种沟通既是联结教与学的中间环节,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现代教育学虽有教育民主化和教育平等一类的提法和论述,但并没有将教学过程中的沟  相似文献   

15.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学生课上无事做,课后做不完;教师备课,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简单组合后搬上教案,讲课就等于把教案上的内容条块分割后搬上黑板。这样的疲劳战术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吗?显然不能。作为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察、改进考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切实把好“减负’关。而要把好“减负”关,就要注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我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节课上课伊始,就要告诉学生该课的目标是什么,并板书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学习讨论,各个击破,逐一落实。其次要有较强的时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学科在在高中占有重要地位,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就要抓住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就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这些方法对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一、巧用微课教学"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精彩活动过程.通过微课可以强化数学中某些概念的教学,可以强化数学中某些公式的推导,可以强化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思政课担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要求强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在六个"为什么"进思政课的试点工作中,"问题-解析"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注意提炼学生的问题并在教学反馈中解决问题.这一模式也要求思政课教师自身要强化问题意识,并将其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过程是事物矛盾运动的场域,也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理论学习目标实现、政治素质提高任务达成的过程。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师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也是彰显学生思想的转变。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细化过程、强化过程,只有把教育教学过程做细做实,才能实现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和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教学同工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需要依仗两个积极性,做到教学同工。研究语文教学,应同时注意教学双方的作用和需要。一、备课应注意学生的需要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为了搞好教学,教师课前需要熟悉教材做好备课,包括明确教学任务,规划时间安排,准备教具器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师做这些工作的意义,应该说并不在于满足教师本身的需要,而主要是为了照顾学生的学习需求。就这个意义说,教师的备课不仅要考虑教学任务和课堂组织,也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思想基础和学习发展潜能。备学生,主要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注意发现他们学习新…  相似文献   

20.
罗湘 《四川教育》2014,(12):34-34
语言是教师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基本工具和手段,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可以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皮亚杰看来,情与理应当互为补充、协调活动.而师生间的这种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就是口头语言.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口头语言这一媒介,可以对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交流、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心智水平的增长、学习兴趣的增强甚至学生的成长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