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立新 《教育》2006,(8):18-18
近来,有一个现象挺有趣:就存一些舆论近乎“妖魔化”以分数选才的时候,由分数排队排出来的高考“状元”在高招中仍然抢手。在内地的北大清华将高分考生几乎尽收囊中的大格局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香港高校“抢”走了一些省份的高考“状元”,有人便惊呼“狼来了”。而北大清华一方面对“被扫为二流”之说小屑一顾,另一方面却又强调多数“状元”并未“肥水外流”。  相似文献   

2.
佚名 《教师博览》2008,(9):10-12
2008年的高考终于在一片“苦尽甘来”的氛围中悄然落幕。 煎熬仍在继续。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考生们并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对答案、估分数……几乎每个考生都在焦急等待高考分数公布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3.
薛秋影 《考试》2011,(8):10-11
向效率要成功——安徽省2011年高考文科状元丁洁  相似文献   

4.
支玲琳(解放日报记者):作为今年全国高考年龄最小的考生,10岁男孩苏刘溢高考取得566分的成绩引起了全国关注。“神童”是如何制造出来的?不少家长急于一窥究竟。而几乎在同时,—个旨在“复制神童”的民间“种子计划”也被媒体披露了出来。此计划尽管收费颇高,但应者众。当年中科大少年班几位“神童”的命运令人感叹,引发的思考至今余波未平,但为何时至今天,人们对天才神话、“神童”制造的追捧和热情依然热度不减?  相似文献   

5.
眼下,又到了考生悲喜交加的时节.有道是"十年寒窗",考生读了十几年的书,最后得到一个或满意或失落的结果,有些感情宣泄也很自然.照惯例,一些媒体此时又开始年复一年地炒作"状元",或者高考中冒出的年仅多少岁的"神童".  相似文献   

6.
江苏高考今年排在全省前100名的考生看不到自己的名次。记者看到,—位考了423分的考生,在普通类位次一栏显示的就是“全省前100名”,但具体排在多少名他并不清楚。这是为了避免炒作状元而让名次“隐身”。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晨报>载,新加坡7岁男孩阿尼安·塞莱斯特·考利6岁时已能答对相当于高中毕业会考水平的化学科目的全部试题.按说,对这样一名智力超群且能为高校带来眼球效应的"神童",高校理应求之不得地伸出"橄榄枝",然而,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却十分理智地拒绝了"神童"进入高校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考成绩的发布,要不要公布高考状元身份,成为连日来的热点话题。按理说,教育部已经明确要求各地不要对高考考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一些地方仍然照炒不误。好政策难落实,折射出教育观念改变之艰,教育改革任务之巨。  相似文献   

9.
淘气和贪玩儿都是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就等于扼杀了孩子的智慧。——本文的孩子父亲经验谈2003年夏,不满13岁的董志成,作为全国最小的考生参加全国高考,取得了416分的好成绩,进入录取分数线。而这个8岁上初中,12岁上高中,曾获两项发明专利的"神童",竟是个"名闻遐迩"的小淘气儿。培养他成功、成材的父亲也只是一名仅有小学文化的打工仔!玩,是他生活的重要内容董云亭是从吉林省榆树市去哈尔滨市的打工仔,以打零工谋生。儿子董志成4岁那年的一天,跟着父亲去一个工头家谈生意。谈话间,工头用电子打火机点燃香烟后,随手把打火机放在面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重新开始重视教育。但过度的重视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都培养成众人跟中的“神童”。于是各种所谓的神童教育机构应运而生。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伪神童”教育模式的概念,并对这一模式的危害,产生原因进行了社会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接连不断地有人推出什么“培养神童”的“方案”、“ 工程”、“行动”、“教室”、“摇篮”之类的著作,拍着胸脯自我吹嘘什么“揭开了神童 之迷”云云,鼓吹什么“0岁识字,3岁扫盲”,“儿童个个都是神童”,“儿童个个都是天 才”,“让神童进入千家万户”,“从我这个幼儿园出去的个个都是神童”,等等。似乎那 些人开办的培训班、幼儿园或小学,都是制造神童的“工厂”,可以“成批”地制造神童, 是神童 “批发站”。其实,这完全是自吹自擂,是在制造“神话”,鼓吹“现代迷信”, 是根本无法兑现的虚…  相似文献   

12.
宁铂出家,全国第一个少年班的毕业生多数已不再从事科研工作……有关中国科技大学1978级少年班的报道或许已经算不上新闻。这个自诞生始就被置于放大镜下打量的班级,今年从他们分别26年后首次举办的班级聚会上,并未提供更多新信息。关注他们。只是由于又听到了一些关于“神童”、“天才教育”失败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状元"无顶尖人才的现象是对现有培养制度和招生制度的强烈冲击。高校招生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唯分是举。应该把不同的学生招收到最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和专业,应改变"名校垄断高分者,高分者统统进名校"的考试制度,应取消把高校分成等级,取消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录取的办法。我国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专特长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提高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为了培养"自然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育理念的思考过程中,中国当代教育走过的是一条曲折之路。关于教育的本质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政治人、经济人或文化人,而作者则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自然人”。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通过教育使不同人的个性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今年暑期,“第一”“状元”及各种反映高考成绩的宣传再次充斥着那些喧嚣的城镇,使这个本属于教育休养生息的季节,变得功利而浮躁。记者走进黄梅县城,试图寻找宣传高考成绩的痕迹,但一切都非常平静,平静得让人怀疑黄梅县没有足够的资本向社会“晾晒”。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考的临近,一些寺庙和道观推出的高考专用"护身符"又开始流行了,不少家长为学生购买"聪明袋""文昌塔"等挂在书包上、脖子上,一些商家乘机推出"天师聪明平安笔",据说销路还不错。再联想到往  相似文献   

17.
在高考数学的排列组合应用题中,经常会遇到一类分组(即堆)或分配问题,有些考生对此类问题理解不深,没有把握其本质,思路与计算方法不对头,从而容易出现错解.  相似文献   

18.
《四川教育》2005,(10):2-3
香港大学自行在内地收取本科生,共接荻来自17个省市的4848份申请,接近一半提出申请的学生高考成绩超群,不过.港大表示,学校并不单纯以高考分数作为收生指针,面试表现亦属关键.最后录取的250人中,11名各省市“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08,(7):17-17
高考结束,高校“抢人”大战开始。高考状元奖学金一路走高:清华将状元奖金从2万元提高到4万元,据说文科状元考上清华人文学院还可另加6万元;北大状元奖金从2万元提高到5万元;广东省状元最高奖金达10万元。  相似文献   

20.
高考是考生知识与心态的较量。一年一次的高考又临近了,如何把自己调整到临考前的最佳学习和心理状态呢?带着好奇,我寻访了几位成功者,请他们讲述自己的临者往事。他们都早当年的高者考状元,并都就读于北京大学,但你大可不必对他们仰视,更不必崇拜,因为除了毅力,他们只不过我们幸运地找到了正确的方法和道路,而这其实你也能做得到,即便前方的灯塔不是北大,也将是对自己而言最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