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德是一种复杂和奥妙的社会现象。科学地回答什么是道德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国现行的大多数伦理学著作都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人们自身的一种情感、意识和品质。我认为,道德不仅仅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也不仅仅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和自身的一种情感、意识、品质的总和,而是人的具有善恶价值的实践一精神的活动。道德的本质不仅仅是人们的思想的社会关系,而是人们的实践—精神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2.
道德信仰是主体基于自身对道德的认知而对道德理想及其价值依据的笃信与奉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既是知、情、意的统一,又是知与行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内蕴着实践性,主要体现在道德信仰的产生与展开两个方面。道德信仰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的产物,不能只是停留于主观领域的个人观念意识,而是客观地反映着社会历史现实,是道德主体与道德客体相互作用共同进步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3.
道德成本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4.
休闲与道德     
在以货币支出、经济利益交换为基础的休闲活动中,经济人、休闲人或经济休闲人都应当具备自利不损人的经济道德,此即休闲道德。这种经济道德也即在实现自己自主权利的同时,尊重、关怀或爱护,至少是不损害别人的自主权利。经济道德是以良心或良知为标志的人格道德在经济行为中的表现,良心是自主权利的价值学意义上的本源,自主权利是良心的对象。良心、良知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以"生生之道"、"生生之理"为其形而上学基础,而在王阳明那里,良知本身就是一种可以致用的形而上本体。这种形而上理论基础对于休闲哲学、休闲伦理同样适用。有良心或良知的休闲人自主的休闲活动应当在当今中国经济转型社会中得到提倡,因为它是有道德的优质休闲活动。  相似文献   

5.
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驾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品性 ,虽是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道德基础 ,但其伦理性本质决定了它只构成对人遵守市场经济秩序的期待和要求 ,却不能化解以反秩序方式牟利的经济驱迫力。驾驭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取创新品性 ,不但由于统一于人的价值这一最高的善而呈现为效理型新道德形态 ,并终结了道德被伦理化的历史 ,且由于是效率和利润的源泉 ,而能有效化解以反秩序方式牟利的经济驱迫力 ,并显著提高人遵守市场经济秩序的自觉性 ,从而构成该秩序的新型道德基础。驭物需要、社会认同与优势社会地位的需要对生理需要主导地位的形成 ,则是进取创新品性普遍生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
去道德成本,即自觉地让道德以及道德成本远离自己的生存利害行为,它虽然是个体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泛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现象。推动并激励去道德成本行为社会化的重要力量主要是社会行动教育的鼓动;经济中心论的惟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由此所生成的实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引导;以实利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规则系统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社会正义是政治哲学永恒关注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在这一问题解决的思路上,逐步形成了制度与人心二元对立的中西两极思维.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西学东渐和中国文化自觉更新的过程中,不经意间逐步形成的仅诉诸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实现社会正义的单极思维几乎成为一边倒的话语霸权.这一倾向,人为割裂了制度安排与人的道德意识觉悟的内在密切关联,从根本上忽视了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重要意义,也无视中国传统哲学道德理性思维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积极价值的历史事实,没有注意汲取东亚社会成功地协调制度理性与道德理性的积极经验.当下的现实和学理的应然,从一定意义上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人的道德意识觉悟对于社会正义及其实现的意义,从而确保制度安排的科学合理性与道德意识的理性自觉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它是道德意识的一种内容,属于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它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主观态度。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要求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爱慕、憎恨、信任、同情、痛苦等主观上的心理反映都属于道德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政治经济学的兴起 ,经济学的分析边界从传统的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空间。在经济学意义上 ,道德是能够给人们提供“标签效用”的一种特殊产品 ;道德人是偏好于道德产品的消费者 ;社会道德状态的改善 ,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道德人并未超越新政治经济学范例下的“新经济人”行为假设。只要通过特定的制度设计给出适当的约束条件 ,道德行为会成为人们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
试论文学与道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和道德的关系是文学批评史上涉及较多的一个理论问题。过去,人们往往只从外在的功利关系出发考察文学对道德的作用,很少深入研究文学和道德内在的本质联系。所以,不管是主张文学能够“明道”、“载道”,惩恶扬善、移风易俗的人,还是认为文学会伤风败俗的人,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阐述上,缺乏进一步对内在规律的探讨。也就是说,他们只看到“怎么样”,却不知“为什么”。我们认为,在研究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时,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而还应看到这种关系表现了文学自身的一种本质属性。下面,试就文学与道德关系的实质及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学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幼儿园园长课程领导历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长是幼儿园本位课程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人物 ,园长在领导本位课程发展时 ,必须考量并尊重幼儿园原有的文化脉络 ,透过有计划地进行各种活动或策略 ,有效地发展本位课程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不是一个严格的惯性参照系,由于地球的自转,以它为参照系的物体将受到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物体运动时,一般还将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因此将影响其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13.
楚辞之所以能够长久流传,除本身优秀和政治环境这两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上层建筑具有历史继承性、人生本身具有双重欲求性、知识分子具有人文追求性.  相似文献   

14.
烹饪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烹饪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面点近年来得到了人们的青睐和喜欢,各种面食小吃店如雨后春笋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人们饮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产品原因,存在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因此,中式面点发展要走创新之路才能长足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制作面点的皮坯、馅心两个方面入手,探析面点创新的路径,供同行或面点爱好者借鉴。  相似文献   

15.
教育与教育研究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特殊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就是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体悟,是教育(研究)的应有意蕴。在当今教育研究范式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新”出现的教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
网络对青少年同一性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普及的网络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课题。从同一性形成的角度分析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满足学生归属需要、建立维护网络人际正常交往的法规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目前教材和文献中关于电容定义的两点分歧,所得结论对电容有关内容的教学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分析中使用的是导体系的部分电容理论,分析过程表明该理论是分析电容有关问题的一个有力而简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人为的报刊分等,身份歧视,约稿限制,地域歧视,研究局限,经济因素等原因,使得偏远地区地方高校教师发表论文困难。需要从改变学术评价,争取各级科研项目,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办好本校学报等多面进行改进,努力提高稿件的采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我国关于房屋租赁合同中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内涵及实质 ,并阐述了该制度对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盗窃罪既未遂界定标准新探--从犯罪目的切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的标准,理论界各执一词,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相同的情节却因为执法者认识不同而有差别悬殊的处理结果。尽管理论界允许“百家争鸣”,但司法界的当务之急却是制定科学、统一的标准,结束司法混乱,维护法律的公正与尊严。本文试从我国刑法理论对于盗窃罪既未遂、未遂标准之争议入手,通过对有些学者提出的观点分析,提出自己关于盗窃罪既遂的界定标准的思考,为统一标准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