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毛秀清 《情报杂志》2002,21(1):56-56,55
针对“情报”能否替代“图书馆学”,“信息管理系”能否取代“图书馆学系”等问题。阐明“图书馆学”的学科归属。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改革”辨析——兼与于鸣镝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鸿标 《情报杂志》2001,20(1):F003-F003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1期刊载了于鸣镝先生《图书馆学改革条件论》一文。(令人费解的是,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专辑2000年第5期也不加分析地辑录了此文,这恐怕是“名人则名作”的思想在作怪。)该文除了有许多句子表述不清或不当(如摘要中的“并且进一步指出,……理论体系”、正文中的“中国图书馆学已经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图书馆学同样具备了变革的一般条件”、“图书馆学的作用范围不仅限于图书馆界”、“图书馆学应该发展与变革”、“变革幅度之  相似文献   

3.
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再思考--兼与王子舟先生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睿  张开凤 《情报杂志》2003,22(5):103-104
在综合知识交流理论和知识组织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其忽略了读者在图书馆学中地位的缺陷,提出图书馆学应以“图书馆与读者在知识传播中的有机结合”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并以此为基础演绎出“图书馆活动”与“读者活动”的理论体系。力图使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重建工作取得关键性突破。  相似文献   

4.
叶建平 《现代情报》2006,26(6):13-16,19
分析了文明信息的内部结构是由人性拓展信息和知识信息两部分组成的,并在文明信息意义下为图书馆学下了初步科学定义,同时初步确立了“文明信息是图书馆学的根本”这一学科建设原则,最后,勾画了图书馆学学科建设的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将云计算技术与图书馆学五律结合起来,提出云计算技术在实践图书馆学五律中的优势,并从现行的管理体制、硬件设施和服务入手,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从云计算的角度探讨了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图中侣罕j口L俘悬1,5I牛叩厦团币侣罕豕阢刚纳赞(ShiyaliRamamritaRanganathan)提倡的图书馆学基本法则,即“为用而生、读者有书、书有读者、节省时间、共同成长”,围绕着以读者为中心,使用为主导,表明了图书馆的立身之本是图书,图书馆的生命在于服务,“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学的意义与出路:提高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钢 《情报杂志》2003,22(8):12-14
我国图书馆学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得益于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提高和“开放与创新”的学术思想的确立,从而体现出了自己的意义,实现了“反作用于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的价值。在今后的图书馆学理论建设中还将继续贯彻这一学术思想,图书馆学研究者任重道远。在创新图书馆学时,应注意科学与技术的区别。正确认识科技竞争力与文化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兴华  覃云 《现代情报》2005,25(2):14-17
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建立的基石。本文试图从图书馆学两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产生的数百种有关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表述中,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整理总和说、图书馆管理说、图书馆事业说、知识交流说、信息资源说和知识组织说、知识集合论,阐释了它们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8.
范政 《情报杂志》2000,19(3):97-98
吴仲强先生是研究“中国图书馆学史”的著名专家,副研究员。他主编的《中国图书馆学史》、《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人物大辞典》等专著和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中国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等文章,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吴仲强图书馆学学术观点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蒋鸿标 《情报杂志》2004,23(9):F003-F003
“图书馆与读者在知识传播中的有机结合”不能揭示图书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因而不能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图书馆工作”反映了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因而可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0.
张秀华 《情报杂志》2006,25(8):33-35
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现实问题是图书馆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维度,然而长期以来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体系构建色彩浓厚、问题意识淡薄现象,影响了图书馆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少谈论一点理论体系,多研究一些现实问题,走“问题导向”的研究途径,是发展图书馆学、完善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现代情报》2014,(3):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拳,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2.
《现代情报》2014,(1):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凡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情报》2013,(11):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情报》2013,(12):F0004-F0004
《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的出版用吴慰慈先生的话来讲就是“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的图书馆学著作,不但民国时期的,即使是1980年以前出版的,都很难买到,因此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和北京人天书店有限公司开始策划出版一套关于20世纪图书馆学丛书的事宜,以保存图书馆学专业学术文献。并邀请了陈源蒸、李万健、宋安莉三人担任主编,负责初选书目,同时聘请图书馆学界:吴慰慈、胡越、朱强、倪晓建、程焕文、范并思、刘兹恒、王子舟、肖希明、于良芝等十几位专家对书目进行审订,最终收录了120多位图书馆学人在20世纪出版或刊印的101种独著或合著的图书馆学著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学研究者与图书馆活动的关系,图书馆学研究与传统的图书馆理论、相关学科理论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学研究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胡斌  彭莲好 《情报探索》2012,(6):105-107
从文献采访、文献资源建设、文献编目、图书馆建筑和图书馆管理5个方面,阐述了帕尼齐的图书馆学思想,认为读者利益第一、对图书馆事业无限热爱、注重解决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勇于创新,是帕尼齐图书馆学思想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谢穗芬 《情报杂志》1999,18(6):13-15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报》、《大学图书馆学报》等3种图书馆学期刊1993—1997年西北地区作者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从4个方面对西北地区图书馆学研究的作者的基本状况及主要观点进行了分析,试图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西北地区图书馆学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8.
张晓华 《现代情报》2005,25(2):127-128,147
个性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导致个性图书馆学研究的必然性。在个性化视野中.图书馆学的理论建设如何发展,便具有了紧迫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学的客观性依据是基于批判现实基础上的理性要求。它与古典图书馆学家崇尚的“实事求是”、“凸显本真”有着显著的区别。“实事求是”之所以不等同于客观性,缘由在于其实质上是一种高下分明的品级性。与之相反,客观性的实质体现在它的平等性上。图书馆学的客观性原则在过往的古典图书馆文化演进史上得以长久的承袭,主要在于其刻意求索着一种理想化的精神世界。这一理想化精神世界的内在底蕴是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和真理永恒。图书馆学中的各种偏见能够凭藉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和真理永恒加以克服,同时,人性为本、自由发展及真理永恒本体的偏见又能被图书馆学发展史所克服。  相似文献   

20.
民国初年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翠花 《现代情报》2003,23(4):157-158,152
中国图书馆始建于清政府“预备立宪”时期。民国初年,图书馆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其表现是近代图书馆意识增强;2.图书馆数量增加;3.管理方式近代化;4.图书馆学研究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