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小组1993年发表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概括了数学素质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即:数学意识(知识观念)、问题解决(创造能力)、逻辑推理(思维品质)和信息交流(科学语言).普遍认为,数学素质是人为适应社会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具有的整体素质,它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精神、交流、思维、判断、评价、欣赏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处理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科学精神.我们认为这一提法更加鲜明的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意义和特性.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进而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我国数学教育研究小组1993年发表的《数学素质教育设计要点》概括了数学素质所包括的四个方面,即:数学意识(知识观念)、问题解决(创造能力)、逻辑推理(思维品质)和信息交流(科学语言).普遍认为,数学素质是人为适应社会的(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具有的整体素质,它包括数学的观念、知识、能力、思维、方法,数学的精神、交流、思维、判断、评价、欣赏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处理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科学精神.我们认为这一提法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意义和特  相似文献   

3.
颜元号习斋,河北省博野县人,生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这正是十七世纪中国封建制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启蒙时期。据史书记载,十七世纪的中国,工场手工业已在许多城镇兴起,并颇具规模。例如当时在南中国,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机户所雇佣的工人有数千人之多。景德镇的瓷业,在明万历时雇佣工人的数目,“每日不下数万人”;在北中国,“查明季长治、,高平、  相似文献   

4.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设置和实施课程将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达到什么程度,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设置和实施课程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哪些发展.  相似文献   

5.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指通过设置和实施课程将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达到什么程度,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设置和实施课程要达到什么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哪些发展。 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主要是靠课程来体现的。个人的遗传素质所提供的条件和可能性能够在什么程度上转化为现实,个人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能够达到什么程度,与他所学习的课程有极大的关系。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来组织进行的,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标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它与学校教育目标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但较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更为具体,且因为不同课程设置在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课程的培养目标较之学校教育的总培养目的还有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作为实学教育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实学教育思想,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7.
明末清初,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萌发了一股清新的启蒙教育思潮,颜元便是其中最具有智性与勇气的一位旗手。这位杰出、进步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突破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实学教育理论,成为实学教育的先驱,对当时和后世的教育思想都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光梅 《辽宁教育》2012,(11):91-92
颜元作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作为实学教育的先驱,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实学教育思想,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实学教育思想体系。虽然人们对其褒贬不一,但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相似文献   

9.
试析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培养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教育课程形态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如果说传统的分科课程主要致力于读写算基础学力的培养,那么,正在开发中的综合课程则着眼于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资质和能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培养目标的结构体系由哪些因素构成?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有效地开发综合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结合国内外综合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对其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作一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综合课程作为相对独立的教育课程形态,超越了传统的分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检验教育效果的根据。可以说,教育目的观对于教育理论具有前提性的意义,对教育实践具有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中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又是中学数学教育活动的归宿,中学数学教育在探讨培养目标方面,这些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笔者在本文将从现代人的国民素质方面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的教育应当使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不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境界,树立科学的现代观念,具备为促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使人们能够对自己赖依生存的人类社会做出尽可能多的、大的创造性贡献。数学教育,特别是中学数学教育为适应这一要求,亟待转变观念,从“题海”战略和“疲劳”战术中解脱出来,尽快树立明确而坚定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育目的的不多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即把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当作同一概念来使用。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与使用上的混乱,不仅在理论上会造成一些模糊的认识,而且在实践上会带来指导上的错误。因此,本文拟就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这三个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区别与联系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3.
14.
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概念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和关系。论述我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根据我国教育现状,确定师专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在临床教育学中,“教育浪费”是教育病理的一项具体表现,它主要是指教育目标没有充分实现的状况,一般可分为三种:“浪费前的浪费”,即缺乏目标或目标不明确;“狭义的教育浪费”,即目标没有被充分实现;“逆效果浪费”,即产生与目标相反的结果。〔1〕教育浪费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教育浪费是培养目标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调整培养目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们认为,多年来的高师办学实践同样存在着上述三种教育浪费,调整高师培养目标是解决高师教育浪费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一、高师教育浪费及其原因一般说,目标是行为将要达到的境地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颜元,字易直,号習斋,河北省博野县人。生于公元1635年(明崇祯8年),死于公元1704年(清康熙43年)。颜元是我国十匕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之一。同时,作为一个爱国的教育家,他对传统的教育,特别是对教条主义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提出要以有关生产的科学知识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强调指出劳动教育以及習行和实践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大意义,强调书本知识应与实践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7.
颜元所倡导的实学教育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他对人才认识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人才是国家繁荣、社会发展的根本。颜元的人才观中渗透了全面发展的内涵,他认为“通儒”之才和“专门”之才都可称为圣贤,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全面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面,颜元认为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教育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并且他认为“习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颜元(1635——1704)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社会有急剧的变化。起初,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有工商业者反对封建剥削的激烈斗争。接著,由於土地的高度集中和封建剥削的残酷,而爆发了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其后,这些斗争,由於清朝统治者的入关侵略,转变而为以农民为主的,有市民和士大夫参加的反对清朝侵略与奴役的民族斗争。当时中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培养目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高职教育目前的发展形势及其根源,提出高职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面向中小企业,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和操作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0.
把情感教育目的限定为使学生身心愉悦或者认为是促进和调节人的情感的社会化,国内外这两种代表性的观点都是片面的、不适当的。情感教育目的应该是序化并安顿人的情感。据此,我们可以划分出两种情感教育:"关于情感的教育"和"情感的教育"。安顿人的情感并使之理性化的使命只能由"情感的教育"来承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