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学术组织内部的"泛行政化"表现为学术资源分配由学术成员向学官霸权蜕化,学术活动由自由分散向行政约束转变,学术管理由权利明晰向交叉失范倒退。其形成原因在于学术自由与学术问责的断裂,学术成就与学术品质的错位以及学术信仰与学术道德的沉沦等。学术组织内部的"去行政化"治理需要重建学术信仰与学术伦理,增强治理的内生性力量;规范学术权力的运行机制,构建"去行政化"的制度性保障;打造民主法治的学术文化,提升"去行政化"治理的软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剖析,学术治理行政化的制度性困境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行政化的科层逻辑与学术组织的专业逻辑之间是不兼容的,科层制在许多方面无法解释学术治理;行政科层权力取代学术专业权力主导学术事务,学术专业权力被虚化,学术组织功能受阻;行政化将学术活动制式化,瓦解了学术人维持专业自主权的基础,学术人被解构为技术型专家,失去原创能力;行政化提供的制度性利益保障,使学术人形成依附型人格,失去独立创新的内驱力。面对行政化在学术治理中造成的诸多制度性困境,人们应理性反思如何规避行政化的弊端,设计出符合学术组织逻辑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曹俊 《教书育人》2013,(24):4-5
一大学泛行政化的弊端及改革的必要性不论大学作为何种类型的组织,其以学术为中心、培养人才的宗旨目标是不变的。事实上,行政权力不是也不应是一个带有色彩化的词语,大学的运营管理不可能离开行政管理。泛行政化趋势的加强,大学的行政权力超越了特定的界限,从行政服务领域蔓延到学术领域,造成对于大学的管理过多过细,大包大揽。现实中大学行政权力的过度膨胀对学术自由传统  相似文献   

4.
论文首先阐述了大学历经千年所形成的文化传统:追求真理、学术自治、学术自由和学者社团,然后指出了当前影响大学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学术资本主义和大学行政化,最后分析了学术资本主义和大学行政化叠加作用于大学所造成的大学文化传统的失落。  相似文献   

5.
高校泛行政化管理趋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是社会主流价值与社会发展战略的策源地、传播者,也是参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和谐大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直接作用.泛行政化管理模式是大学校园不和谐的根本,不利于和谐大学校园的建构,文章对高校泛行政化管理趋向以及其对和谐校园建设的影响作了探析,并对如何治理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大学的“行政化”与“去行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行政化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是必须要克服的倾向。大学去行政化有着特定的内涵,必须严格区分两种不同的含义。大学去行政化不是弱化行政,而是要加强、改进行政,实现科学行政,高效行政。  相似文献   

7.
学术权力实质上是高等学校依据法律法规所享有的自主权,其运行方式主要表现为纵向的行政性学术权力与横向的民主式学术权力.从完善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改革决策机制、建立服务型行政组织体系等方面出发,建立和完善以学术主导的高校权力运行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学由于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制约,大学行政权力泛化倾向突出,学术权力长期被压制,去行政化成为当前大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方向。去行政化要求大学管理改革深入到文化层面,其核心是围绕学术组织配置权力结构,保障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和学生的参与权利,使行政权力和政治权力更好地为学术事务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9.
行政化倾向使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呈现出一元化的特征,它不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不利于大学学术的良性发展.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建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多元共享治理体制,调整大学权力结构与关系,不但是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加强大学科学管理的需要,更是重塑大学精神、回归学术本质的需要.调整行政权力关系,要求调整行政权力的内部关系,转变行政工作性质,建立专业化的行政团队;调整学术权力关系,重在落实教授治学,建立多元学术主体共担权力、共治学术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知识管理已进入大学管理领域,要提高大学知识管理的效率,促进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学术组织必须要适应知识管理的要求进行变革。学术组织的设置要多样化,增加它的灵活性;学术组织建立超文本组织结构模式;建立“中上下”的权力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1.
大学行政化是对大学学术文化的异化,并对高校教师的学术信念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为:在大学文化、管理体制和利益机制的作用下,高校教师的学科信念成为不稳定的存在;院校信念从学术共同体向行政共同体趋向转变;职业信念面临学术利他主义与精致利己主义的抉择;高等教育系统信念中学本位与官本位的价值判断遭遇冲突。鉴于此,高校教师坚守学术信念不仅成为有效抑制行政化的需要,也是大学回归学术本真的考量。  相似文献   

12.
当前,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严重失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重要障碍。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是提升学术权力、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中存在的弊病,提出了营造宽松环境,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组织关系以及提升学术诚信等建议以加强大学学术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13.
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大学学术文化包括大学的学科文化与院校文化两个部分,前者是学者的专业忠诚形成之源,后者是大学内部相对稳定而独特的社会心理环境。它们构成大学学术的“生产力场”,具有目标导向、激励和凝聚以及软约束等功能。但是,大学学术文化的浮躁与功利、管理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却带来了优良大学学术文化的缺失与薄弱。大学应树立学术至上、自由宽松、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学术文化,有效促进大学学术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管理行政化违背教育管理的本质和规律,体现为官僚化、科层化、专制化、同质化。大学去行政化是大学管理的一场革命,是一个回归大学管理本质的过程,涉及大学管理思想、价值、组织结构、体制、方法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正确理解大学本质和大学管理本质是大学去行政化的关键。大学管理去行政化应去大学行政化定式,立按高等教育规律管理的理念;去大学管理科层化,立大学管理专业化;去大学管理官僚化,立大学管理民主化;去大学管理程式化,立大学管理创新化。  相似文献   

15.
大学"行政化"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大学"行政化"可以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外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大学划分行政级别、用行政的思维和手段管理大学;内部"行政化"主要表现为大学组织结构的"科层化"、大学管理决策的"集权化"以及大学学术活动的"行政化"。破解大学"行政化"难题的关键在于: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加强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建设及其运行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学行政化问题是近年来最受社会关注的大学问题之一.该问题的凸现,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关系的视角来看,可以说是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趋向分离而出现不协调发展的一种反映,这与我们在理论上对两者的差异性认识不足直接相关.因此,本文从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在西方大学发展史上的演变关系入手,揭示了两者在市场环境中逐渐疏离的发展趋势,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大学行政化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去行政化"给出了自己的解读,以期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思路与方向的调整有所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我们主张大学运行应该以教育的逻辑和学术的逻辑为主,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和反对政府、市场的力量与逻辑,而是强调必须以大学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科共同体、人才密集地)的方式和特点,来回应社会的、市场的、政府的需求与影响。同样,在大学内部运行中强调"去行政化",也只是反对以行政的逻辑主导大学的发展,忽视甚至排斥育人的逻辑、学术的逻辑;"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否定行政的权力与行政的逻辑。恰恰相反,高明的教育家、卓越的大学校长,往往能够娴熟地驾驭行政的逻辑,恰到好处地借助行政的力量,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创造条件,扫清障碍,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加强大学学术团队的组织文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文化的本质属性进行理论思考的基础上,提出并阐述了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文化的四个基本特征,并提出了大学学术团队组织文化建设的理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学学术管理组织的弊病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术管理组织是大学教师行使学术权力、进行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学中,它问题重重,很少能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找出它的主要弊病并从政治体制、传统文化、大学历史等层面分析其成因能为改革大学学术管理组织、优化大学治理结构提供一个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大学是以知识的继承与创新为目标,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专业化的学术组织。本从学术组织的目标、组成和结构三个视角考察了大学的学术组织特性,即以传授、发现、应用高深知识为目标,由自由追求知识的团体组成,是一种规范的学术组织。由此特性推导出大学强化学术管理、正确把握学术自由的“度”以及保持自身独立的规范与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