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实任地方官员的职事收入主要由俸禄和额外收入组成,而候补文官在从事职事活动中,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有法定俸禄和一些额外收入。在晚清时期,相对人数庞大的候补官员大军来说,署缺和当差的机会少而难得。所以,晚清地方候补文官的职事收入少而不稳定。清季的新政改革还没来得及触及到地方候补文官的职事收入问题,也就不能克服由此带来的政治与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2.
驻外参赞是晚清外交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晚清驻美参赞多分布于东南沿海的闽粤和苏皖浙地区,实与闽粤的侨邦环境和苏皖浙的人才地理优势息息有关.且这一群体多来自异途出身的候补捐纳官员,出身较低.一则国内壅滞的官场处境导致大量候补官员无缺可补;一则出使海外即获劳绩保奖,吸引候补官员为寻找仕途出路愿赴海外.1901年外务部成立以前,参赞多由公使私人选派,使该群体普遍来自公使的亲属同乡,同时也阻碍晚清职业外交官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海关监督作为清朝海关的主管官员,其主要职权为管理外贸及征税等。但自鸦片战争后,海关监督的主要职权却逐渐演变为参与晚清的对外交涉。此种现象的出现,既有海关隶属关系和出任官员变更的原因,也与税务司对关务的把持是分不开的。这一变化,一方面成为近代中国地方外交各自为政弊端的渊源之一,另一方面也间接造成了晚清在对外交涉时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清朝实行官员低俸给和重外轻内的俸制标准.晚清特别是甲午战后,京职文官俸银、禄米以多种形式遭到削减,以至于文官俸制体系有名无实,陋规收入成为晚清官员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这固然受制于晚清财政之窘迫,但也反映了清王朝俸制体系的僵化.低俸给与陋规盛行,导致吏治日益腐败,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清季课吏馆是训练、考核候补官员的专门机构。课吏馆的开设以整顿吏治为目的,但对地方而言,则有缓解仕途压力的意图。在办理方式上,课吏馆除了在考课内容上注重时务、实学外,基本沿袭了以往甄选候补官员的做法。由于课吏馆管理废弛,特别是其甄选措施多属具文,最终只能流于形式,并未产生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春联与官运     
清朝光绪年间,成都有位读书人考中进±后被委以候补知县的虚衔。因为他不善逢迎.候补知县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年。这年春节.贫困潦倒的老进士愤而贴出一副春联。  相似文献   

7.
作为晚清海关尝试以新式邮政方式收寄华人信件的机构——华洋书信馆,在初期的冬季邮件陆运中便遭遇邮件被扣及邮差被逐的事故。究其原因,乃为主办者违反清廷规制所致,但其背后又牵涉清廷官员对待洋务的不同态度、以及在华洋人以清朝官员身份举办新政时的矛盾与挫折。在这一普通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传统制度与新式机构的冲突及磨合。  相似文献   

8.
"丁戊奇荒"期间,晚清政府和西方传教士都投入了救灾工作,但是晚清朝廷对于是否允许西方传教士参与救灾的问题上政策模糊,地方官员则依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对待传教士救灾活动的态度,导致在整个"丁戊奇荒"期间双方虽有合作却并不顺利。灾荒中晚清政府与传教士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近代中西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课程《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下)选文《日知录·宋世风俗》中,课本对史料《石林燕语》中"选人"一词注释为"候补、候选官员",然,宋代"选人"是幕职州县官员这一文官群体的另一称呼,因而,课本注释是不恰当的,拟就此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副对联的妙用清朝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时,一天坐大轿上街,见一家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字写得十分端楷:十年宦比梅花冷,一夜春随爆竹来。丁宝帧回衙后,立即派人前往调查,看是哪位候补官员的住宅。姓名弄清后,遍查了近几年官名底册,却始终没有找到这个人。最后,从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三农问题"的凸现,中国乡镇财政与政府改革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目前中国大部分乡镇政府不同程度地承受着财政压力,反映出在财政支出和收入方面存在问题,也折射出体制缺陷。NK镇进行了改革,但资金短缺依然是其发展的瓶颈,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仍然存在;需通过法律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从"开源"和"节流"入手解决乡镇财政问题;进一步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政治体制和财政体制的统筹改革。  相似文献   

12.
宋荦与王士禛康熙六年定交,前后交好四十余年,于诗文声名和仕途生涯皆相互倚重。康熙十六年王士禛刊刻宋荦等人诗为《十子诗略》,对其稍后主盟诗坛和宋荦诗名之振扬及台阁诗风显扬影响重大。王士禛自康熙十九年真正登顶诗坛后持诗界权柄二十余年,而宋荦自康熙二十七年至四十四年先后为江右和江南诗坛宗盟。这一时期宋、王的交游,对诗坛盟权开始由台阁下移地方节府、清初诗风由遗民之节向清雅温厚演变和奖掖诗学后进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晚清科举考试中枪替风气盛行,但各地又存在着差异。在广东,“文风颇盛,弊亦最多”,地方政府和社会人士为防范科举考试中的枪替现象,采取了种种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科场舞弊的泛滥,然而因科举制度自身的缺陷和闱娃赌博的影响,又使这些努力付诸东流。  相似文献   

14.
晚清“巡警军”考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以1901年编练巡警军的上谕为清政府创办警察的起点,实则巡警军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警察。它源于晚清的兵制变革与治安观念的转换,但清廷对其规制并无明确计划。由于督抚理解不一与地方情形各异,各省编练时,有的军事色彩浓厚,有的将之办成近代意义上的警察。清廷赞同后一方案,从而走上建立近代警察制度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实施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没有设立专门的城市管理政府。到了清末,这样一种城市管理体制开始发生改变,在警政创办和地方自治运动过程中,新型的城市政府的雏形开始建立。清末城市管理体制的变迁主要是国家推动的结果,但也是社会自发变迁的结果,是强制性变迁与自发变迁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在引渡维新派流亡者的问题上,清政府和英、日等国政府发生外交纠纷。维新派流亡者在英日朝野展开游说活动,争取英国和日本对保皇活动的支持。维新派流亡者的涉外活动加剧了清政府与英日两国的矛盾,在客观上进一步孤立了清政府,促成了清政府外交政策的失序。可以说,维新派流亡者对清政府的外交孤立活动与清政府在义和团战争中的外交严重失序有着不可分离的因果链条。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闽粤客家掀起了倒迁入赣的移民浪潮,这一现象引起了史学界尤其是客家学界的高度关注。但是,因受研究角度的局限,学术界普遍忽视了这一历史现象对赣南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基于此,本文以环境史学的理念为指导,对此问题进行了重点考察,并得出了以下认识:明清时期闽粤客家的倒迁引发的赣南地区尖锐的人地矛盾,以及伴随移民而来的新的生产方式,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空前的破坏,自然生态和人们的生态意识因此发生了剧烈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是政府主导的结果,但在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章首先考察了不同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举办高等教育方面的作用;分析了中央、地方政府与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特征;并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分级办学、调动不同层级政府办学积极性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吉安府地方教育体系呈现出由官办为主向民办为主的演变趋势。明初,吉安府地方教育以官学为主,社学为辅。明中叶后,官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衰减,儒学的传承主要由民办为主的书院与讲会来承担。社学与义学、族学大多以启蒙教育为主。明代盛行一时的社学,人清后逐渐为义学、族学所取代,反映了基层启蒙教育的民间化趋势。民办教育机构逐渐占据了地方教育机构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华工出洋,自古有之。虽然从明朝开始,政府就推行“海禁”,但仍禁而不绝。但因其数量极少,政府对此也疏于查验。真正大规模的华工出洋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诸国用坚船利炮为自己打开了劳动力供应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国势更加颓败,清政府被迫以约法的形式正式将外国人招工出洋合法化,华工出洋的程序得以进一步完善。该文从清政府对华工出洋所持的态度及所实施的政策出发,对各个历史阶段华工出洋的程序逐一描述,从而厘清华工出洋从无序逐渐走向合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