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而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要有健全、和谐的人格。而和谐人格是青少年理想人格,是“人在生理、心理、伦理、法律、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一系列素质与品质处于协调、平衡与统一状态,它是指人、自然、社会相互和谐的一种人格行为”。青少年和谐人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青少年人格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和平发展的需要。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上。人们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康是和谐相处的关键。青少年时期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从多方面加强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于人,人是社会的主体,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自身的和谐最根本的是具备和谐的人格,要从青少年时期注重培育青少年和谐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作为市场利益博弈格局中的弱势群体.需要外部一个健全的权益保障体系,为青少年形成和谐人格提供事实上的援助环境。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需要和谐的社会人。和谐的人也即人格完善的人。人格完善是社会教化的结果,其中家庭教育、社会影响和学校教育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在国民整体素质还不是很高,社会的主要目标还在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要担负起这个重要的历史使命。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可塑性大,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强人格培养。目前,职业学校已日益意识到人格培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一些举措,这中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还存在误区。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  相似文献   

5.
“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是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学科教育一直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科教育越来越追求学科自身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而忽视了教育对象——青少年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心灵、人格等方面健康发育的需要,忽视了青少年价值观、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使青少年难以和谐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活体验与青少年身心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青少年的生活体验缺失问题,病根在家庭,表现在学校,社会让病情加重.身心发展失衡,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现实,使青少年难以获得人格发展所需要的生活体验.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次序与和谐,需要连续生活历程体验.由于成长中的生活缺失,青少年将产生对生活缺失补偿的渴望.生活的过程也是道德学习、品德建构的过程,开发日常生活资源,让青少年体验生活,发展社会适应行为,不仅是社会认同和健全人格的需要,而且也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是我国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需要。目前我国青少年人格存在着心理人格、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缺失等问题。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人文科学教育,激活青少年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学生的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长于这种环境中的青少年很难有一种人文的自觉,很难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的教育应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尊重生命价值和尊严为终极目标;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和人的现代化要求的新型的人格。当前上海正全面进行二期课改的实验。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道德、意志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健全其人格…  相似文献   

9.
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培养,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法,对青少年进行塑造,促进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健全的人格,以忠于真理、思想解放、追求创新、个性和谐、心胸坦荡、坚韧不拔等品质为标志,具有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学校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新一代。而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青少年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来自内外部世界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怎样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消解成长中的矛盾和冲突,逐渐在人格上日臻完美,这是德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构建和谐中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当代青少年学生表现出的身心素质差、性观念堪忧、迷网废学、法纪观念淡薄等不健康现象与个人和谐发展、社会和谐发展要求不相符.这些不健康现象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不协调密切相关,要使青少年学生成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必须厘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自存在的弊端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进,主动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是开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和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而数学  相似文献   

13.
情商即情绪智商,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心理学家把人的智力分为智商和情商,认为高智商并不一定带来成功,而情商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今处于科技飞速发展时期,社会不仅需要高智商人才,而且更需要高情商人才.但是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偏重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却往往忽视了情感智力和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当代青少年的情商教育,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如何解决大学生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问题,促使其人格和谐发展,关系到青年学生的成长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需要德育的有效引导,在学科教育、情感教育两个维度下,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突出"学科导引-情感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内化-自身需要"的大学生和谐人格德育建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杰出的教育家托马斯·立可纳博士曾著书指出:“有史以来,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双重的,一是帮助青少年开启智慧,二是帮助他们发展良好的品性。”作为当今我国教育主旋律的素质教育,其目标应是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含着两个层面:一是躯体,二是精神,即心灵。教育也应有两个相应的层面:一是实施才能教育;二是实施人格素质教育。教育的这两个方面应均衡发展,而人格素质教育应当居于优先的地位,作为其他教育的基础。那么,什么是人格素质教育?一般来说,“人格”可以定义为“引导一个人作出善行的内在品质”。人格是智商、体育…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素养的培养.高职教育不是唯技术和技能的教育,而应是追求全面发展的教育,它所培养的应是具有和谐健康人格的人.高职语文审美教育是构建和谐人格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高职语文所选作品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展示了情感美、生命美、人性美、自然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发现美、创造美,形成和谐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新的时期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要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个性。人的创新能力是健全的人格个性的张扬。可见德育教育是实现个性张扬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首先是和谐人格的形成。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础。作为中职院校的教师,针对当前中职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开展各种教育,塑造中职学生的和谐人格,建设和谐文明校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构建需要每个个体(公民)具有和谐的人格(社会性)。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中小学教师担负着将青少年塑造成具有和谐人格的社会人的重要使命,教师主要在自身人格、师生互动模式、教师交往三方面实现对学生的培养。但调查表明教育内外的种种压力使得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突显,这使得教师在上面提到的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无法达成和谐社会构建所赋予中小学教师的使命和天职。教师应积极排除压力、调整心理,将和谐原则贯彻到自身言行与非言语行为、师生互动、教师交际行为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