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译中源语认知和工作记忆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通过对口译中源语(SL)感知认知、听觉认知(AP)、"中枢执行程式"调控以及工作记忆阶段等的研究,分析出SL认知和工作记忆对口译操作的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神经系统兴奋度影响听觉系统SL感知能力,而中兴奋度时听觉系统SL感知表现状况最佳,由此可知"中枢执行程式"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凸显在口译中的重要性,并得出激活惰连关系,实现从惰连关系到专联关系的转变有助于增强SL认知。研究发现口译工作记忆分为回声记忆、听觉整合、最佳模式信息识别和短时记忆四个阶段,各阶段记忆任务的顺利完成才能发挥口译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的实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管理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理抽象思维、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大脑的潜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学习语言文字。  如何用情境教学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呢?这就首先需要教师的情绪和情感起促进和推动作用。教师的情绪如能给学生以温暖、轻松、愉快的感觉,就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敢说愿问。在此基础上,如能采用实物、挂图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就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求知欲,促使他们不…  相似文献   

3.
一、入情入境,让课堂平添色彩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1.情境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有利于学生大脑兴奋的激发。情境教学往往是让学生先感受,后用语言表达。感受时,让掌管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兴奋,表达时,掌管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  相似文献   

4.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溶质加入溶剂中,当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人的大脑一般有个抑制、兴奋的过程,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人的情绪就较高,学习、工作注意力也就集中,但这个兴奋期不可能无休止地持续下去。心理学  相似文献   

5.
随着EI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认知心理和脑科学研究领域以元认知和元意识为依据的元情绪理论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出现了不少元情绪与其他领域交叉学科的研究,但是对元情绪与口译关系的研究至今尚未涉猎。元情绪作为EI的核心,是学生译员不可或缺的能力,是做好口译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法对学生译员口译行为的元情绪做了系统考察研究。随之对学生译员口译元情绪(IMEs)研究的理论基础、口译元情绪的理论建构、口译元情绪的研究范畴以及口译元情绪的研究展望做了较为详尽的诠释。本研究对口译元情绪概念的正式提出将会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口译元情绪对学生译员的口译行为影响颇深,积极的口译元情绪对其口译元情绪管理具有良好效应,能够提高口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何瑜 《文教资料》2008,16(12):54-56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并未能促使语言全球一体化,语言仍以多元化的姿态出现,但是不同语言背景的人们却比以往更为自由地交换思想,这是大量口笔译人员努力的结果.现但凡全球名人采访电视节目,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发布会,各种国际性的会议,口译人员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展现于当今舞台.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译员必须适应持续的紧张状态,清醒的大脑.而译员情绪对口译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本文旨在分析情绪因素如何影响口译人员,从而提出减少情绪因素对译员的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英语歌曲在英语基础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所重视。但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中学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英语歌曲的应用未能得到有效地推广和普及。一、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一)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英文歌曲通过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调节学生大脑的兴奋程度,进而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当学生接收到富有节奏及优美旋律的音乐之后,心里紧张焦躁的负面情绪便会随着音乐的感染而消除,使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而且,当学生以这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对所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8.
学习心理,简言之,是指学生学习、接受知识时的情绪状态。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感到疲乏寡味,可谓“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学记》).原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45分钟以内,人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大脑兴奋中心是随时间的一维演进而呈曲线变化的,这种兴奋中心不是  相似文献   

9.
刘美兰 《江西教育》2001,(10):40-41
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境教学是让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管理形象思维的大脑的右半球兴奋;表达时,管理抽象思维的大脑的左半球兴奋。这样大脑的两个半球交替兴奋、抑制,就可以大大挖掘人脑的潜在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中,要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创设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无拘束地参与。下面试从四个方面探究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途径。一、关注生活,创设情境。“语文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政治课教学高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巧妙地组织教学内容,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审美情绪、知识领悟等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呈现出某种起伏,发生一定程度的飞跃,师生积极互动达到最佳配合的教学状态。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堂课的45分钟内,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会呈现出一个小小的疲劳波谷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是随着时间的一维演进呈曲线变化的,而且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不断转移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紧紧扣住学生的大脑优势兴奋中心,想方设法创设教…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在交替传译教学实践和现场实验中发现,学生在交替传译时存在着两种心理模态——焦虑模态(AM)和兴奋模态(EM),这两种模态对交替传译的口译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对学生产生的焦虑模态进行焦虑关注和焦虑调解(AA),并对学生产生的兴奋模态进行兴奋关注和兴奋调节(EA),由此而产生的“AA+EA”策略对学生交传口译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摘     
缺铁儿童爱发脾气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人体缺铁时,大脑氧化酶功能明显降低,大脑血清素代谢出现障碍,思维和情绪产生异常。表现为爱发脾气、孤癖、兴奋多动和破坏性行为。据心理学家统计,在1083名缺铁儿童中,有72.9%的孩予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脾气急躁和记忆力下降。缺铁,既可药补也可食补,但首  相似文献   

13.
吴佳静 《考试周刊》2008,(47):60-60
口译的现场性非常强,现场的紧张气氛和发言人长时间的表述会给口译人员的大脑记忆带来困难,译员单凭大脑的记忆往往会引起信息的遗漏和逻辑关系的紊乱,不能顺利地完成口译任务。笔记是交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可以弥补记忆力不足的缺陷,起提示作用。本文根据口译的特点和口译职业的独特要求,探讨了笔记特点、技巧、原则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4.
一、温度:据研究,用脑最佳的温度是20摄氏度左右。在这种温度下,大脑处理信息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最强。当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虽然大脑清醒,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降低。当温度超过35摄氏度时,大脑能量消耗增大,大脑疲劳程度随之增加,人则容易烦躁发怒。二、光线:人在正常的自然光下,视力、情绪、脑反应正常,处理问题迅速,效果好。而在用脑时,光线过强会给脑细胞以劣性刺激,使人感到烦躁,甚至眩晕,影响思维判断能力;光线太弱则不能引起大脑足够的兴奋强度,也会影响用脑的效率。三、颜色:淡绿色和淡蓝色可使人平静,易于消除大脑疲劳,使人头脑清…  相似文献   

15.
田昊 《学子》2013,(6):51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其大脑优势兴奋中心不是长时间固定在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而是随着刺激物的变化不断转移的。在这种优势兴奋中心里学习,学生不会感到疲倦、厌烦,反而会激发愉悦的情绪,产生一种令人快慰的审美体验。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审美的关键点是:紧扣学生的思维兴奋中心,精心设计教学节奏,做到——  相似文献   

16.
在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大脑是最基本的记忆工具,其中短时记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口译中的记忆,尤其是短时记忆的特性和造成记忆困难的诸多因素,提出培养学生短时记忆能力的若干方法,以运用于口译教学实践,提高英语口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口译记忆是影响口译质量和效果的一项重要认知资源.在充分了解口译记忆机制和类型的前提下,采用信息化组块和大脑重复的临场策略以及跟读复述的练习模式,有助于译员提升短时记忆效率,最终提高译员口译活动现场的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暗示教学法的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证明它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学语言时的紧张、焦虑、不自信等负面情绪,激活大脑深处的无意识储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同时,文章还提醒我们应当正确认知暗示教学法的针对性和局限性,扬长避短,将其优势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19.
口译课堂内的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时,语言焦虑,尤其是语言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妨碍和抑制作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课堂焦虑情绪的表现、成因及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参与认知活动并对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产生影响,但翻译的非认知研究却处于被严重忽略的状态。与笔译相比,情绪智力对口译的影响更显著。特别是一些特殊领域的口译员会面临诸多压力和情感敏感情境,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情绪管理能力、抗压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情绪智力的多个要素与口译员特别是国家安全事务、医疗口译、法庭口译、手语口译、警务口译等特殊领域口译员需具备的特质相关。情绪智力与口译的种种关联使之成为口译研究的新切入点,将拓展其研究视野,充实其研究内容,推动口译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