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  相似文献   

2.
薛颖 《语文天地》2012,(23):27-28
《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写于1987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笔疏朗清淡,诙谐幽默,寥寥几件事就勾勒出一位别具个性的教授形象。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酒是需要细品才能体味出其芳醇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一读叹其人初读《金岳霖先生》,读到的是金岳霖的  相似文献   

3.
被称为“中国哲学第一人”的学问大家金岳霖先生,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但在生活中却是一个“有趣”的人。汪曾祺先生有一篇文章专门写了这位“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被选人苏教版高一第二册。这篇文章写了金岳霖教授许多“有趣”的方面,读来令人捧腹。“有趣”是解读全文的关键词,也是通向金岳霖先生内心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佚名 《教师博览》2010,(2):17-17
长沙(祖籍浙江诸暨)金岳霖先生,他一生只写了三本书,很少人看得懂,但他的逸闻趣事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有人以“笃实、软弱、真纯”六字描摹金岳霖,庶几近之。他的性格中还有超脱人间烟火的道家气息、名上风范,高洁又高雅。  相似文献   

5.
顾琴 《语文天地》2012,(12):27-28
《金岳霖先生》是汪曾祺写于1987年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笔疏朗清淡,诙谐幽默,寥寥几件事就勾勒出一位别具个性的教授形象。有人说:汪曾祺的文章,“初读似水,再读似酒”。酒是需要细品才能体味出其芳醇的,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王萍 《考试周刊》2013,(74):32-33
本文结合《金岳霖先生》一课的教学,就课堂中学生发言不够主动、积极的现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巧设第一问、盛赞第一人、精评每一言,力求实现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刘培育 《教育》2011,(26):49-50
1987年,著名作家汪曾祺在一个颇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金岳霖先生》的文章,在知识界引起了反响,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金岳霖热。据说,这篇文章还收入了中学课本。在这篇文章中,汪曾祺说,他和王浩是好朋友,"相当熟",王浩是国际知名学者,而他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岳霖的"。接着,汪曾祺发表了  相似文献   

8.
正《金岳霖先生》是一篇语文平实又不乏真情的人物散文。这篇课文从内容上看,简单易懂,学生易于抓住主要人物形象。但从情感把握上看,学生易于停留在"有趣"、"好玩"的层面,不能真正品味汪曾祺先生笔下所流露的隐隐约约的"苦味"。鉴于此,本文设计"四读"引导学生理解金先生身上所凝结的"名士"精神,品味汪曾祺先生言语中的"一剂苦味"。一、一读勾形象本环节主要采取"默读",让学生初步了解金先生的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特征的"怪"来串起全文,引发学生兴趣。如请同学们默读文章第二段,用一句话来勾勒一下先生的  相似文献   

9.
正《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的一篇课文。该文是作家汪曾祺以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对另一位高级知识分子、泰斗级人物——金岳霖的精神关爱和深深的怀念,浅白平实的文字背后隐含着一种淡淡的人生况味。在教学之前,我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90%的学生在预习文本之后,只是简单地认为金岳霖是个有趣、好玩的人。这也难怪,学生的阅历有限,生活大都很幸福,因此难以体会金岳霖先生"有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2体会作者对金岳霖先生所怀的敬佩之情。【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细节【导语】同学们,我们一定不会忘记,初中教材中,鲁迅笔下那位穿着又破又脏的长衫,站着喝酒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孔乙己的形象;也一定不会忘记,阿累笔下头发直竖着,胡须像浓墨隶体“一”字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更不会忘记,朱自清笔下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穿铁道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慈父的背影。在这些写人的经典篇章中,作者都是通过精彩传神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人物独特的个…  相似文献   

11.
唐萍 《成才之路》2014,(29):72-73
正一、案例背景在学习《金岳霖先生》一文之前,有学生向我反映:"老师,有些课文内容我读不懂,即使课文学完了,老师提的问题我也理解了,但是我对文章有些地方仍然有疑惑。""老师,你课堂上提的一些问题太简单了,没有挑战性,我不愿意答,太难的,实在是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不会答,可是对一篇文章我还有些其他不懂的地方,老师却没有讲。"学生的话让我意识到我们给予学生的未必就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该如何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东  相似文献   

12.
正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收入了汪曾祺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一文,课文后面的"活动体验"要求学生"说说作品从哪些方面写出了金岳霖的‘有有趣’"(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1,与之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也明确说:"第1段有总有领有全有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一位’,这是有全有文有的有核有心有句,其中‘有有趣’有二有字有是‘有文有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2  相似文献   

13.
苏惠芳 《现代语文》2011,(12):43-44
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和孙犁的《亡人逸事》是苏教版必修二的两篇课文。这两篇文章均为写人叙事的散文,虽然语言质朴无华,却感人至深,不愧为大家手笔。这样的文字,浅极淡极,意味却隽永无比、哀婉千转,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如茶香氤氲,久而不散,正所谓浅语寄深情是也。  相似文献   

14.
孙春雷 《考试周刊》2010,(52):48-48
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和孙犁的《亡人逸事》是苏教版必修二的两篇课文。两篇文章均为写人叙事的散文,尽管语言都是那么质朴无华,却感人至深,不愧为大家手笔。这样的文字,浅极淡极,意味却隽永无比,哀婉千重,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如茶香氤氲,久而不散,所谓浅语寄深情是也。  相似文献   

15.
果园杂记     
老作家林斤澜曾这样评价汪曾祺:"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前半句说人,后半句说文;"如有神"三字足以见出其文字功底。汪曾祺是公认的文体家,在小说和散文两块田里均收获丰厚。他的小说,开了小说散文化的先河;他一生经历过许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向往宁静、闲适与恬淡,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使他的散文平淡质朴,不事雕琢,风格清闲雅致。他的散文也较少见宏大题材,他对细小事物有着独到的颖悟和审美发现,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在他的笔下,万物总关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这里,我们节选了《果园杂记》中的两则,以及写家乡特产的小品文《端午的鸭蛋》,希望大家能够感受到充溢于文中的那份恬淡和闲情雅致。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在西南联大待过较长时间,这些独特的经历,使他写人记事、回忆老师友人的文章,读来真实可信,风趣动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金岳霖先生》《赵树理同志二三事》等。本期栏目,我们节选了赵树理同志的几幅特写,看看汪曾祺是如何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作家神貌的,我们平时作文写人记事时,也可以学习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16.
逻辑究竟是一还是多,这是逻辑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金岳霖认为逻辑系统可以是多,而逻辑只能是一。因此,从理论层面上看金岳霖是个一元论者,而从事实层面上讲他则是个多元论者。这种逻辑眼界对逻辑科学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上公开课选《金岳霖先生》一文,在教学设计中大致有三种处理路数:一是紧抓“有趣”。整堂课就在找金岳霖先生有趣的外貌情状、言行举止,最后得出“金先生是一个天真、活泼、幽默的人”的结论:二是抓住“有趣的细节”,从细节在刻画人物形象上的重大作用的角度上生成一堂作文指导课:三是抓住“细节”,给一个细节赏析的范例.指导学生进行细节赏析.并名之日“文本细读”。  相似文献   

18.
<正>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只一句话,孔乙己的个性形象便立体呈现。金岳霖先生是西南联大中一位特立独行的教授,作家汪曾祺对自己的老师观察得非常仔细。金教授一进课堂就会说"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于是所有穿红衣的女同学就都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这位金教授无儿无女,他养了一只很大的斗鸡。这只斗鸡能把脖子伸上来,和金先生一个桌子吃饭。似乎,表现一个人的个性也不算难,照实写就是了,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当然下面的两个角度还是需要考生下点功夫的。  相似文献   

19.
金岳霖和冯契均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分别对哲学史上的休谟问题作出了自己的回答。文章分析了两人对休谟问题的各自解答。金岳霖致力于形而上学的重建,论证了归纳原则的先验性和永真性,从而说明了人们可以获得普遍有效的科学知识。冯契提出时空形式和逻辑范畴,认为形式逻辑的原则和辩证逻辑的接受总则为普遍有效的知识提供了逻辑上的担保。冯契和金岳霖的解答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更正     
<正>本刊2014年第2期《文本阅读,追求学生生命的成长》一文,所引课例中提及汪曾祺写作《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时"已经80岁"。事实上,《金岳霖先生》文末标注文章写于"1987年2月23日",根据百度百科的资料,汪曾祺先生出生于1920年,如此推算,写作《金岳霖先生》一文时作者应为"67岁"或"近70岁"。特此勘误,并向读者表示歉意,同时向来信指正的江苏省高邮市第一中学缪真义老师表达感谢和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