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天鹏:中国新闻学术史观的第一阐释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秀云 《新闻知识》2006,(11):75-76
黄天鹏(1904-1982),名鹏,别署天庐主人、消遥居士,广东普宁人。黄天鹏是现代中国著述最为丰富的一位新闻学者。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的新闻学著作十之七、八出自黄天鹏之手,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新闻文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天庐谈报》、《新闻记者的故事》、《新闻记者外史》、《怎样做一个新闻记者》、《新闻学入门》、《新闻学概要》等十余本新闻学著作。期间,黄天鹏还整理出版了《新闻学论文集》、《新闻学名论集》、《新闻学刊全集》、《新闻学演讲集》、《报学丛刊》等,为保存新闻学文献资料做出了…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由业余通讯员走上企业报编辑岗位的新兵。由通讯员变为企业报一版编辑,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两三个月的编辑工作实践,使我深感自己基础知识的薄弱,更感到专业知识的匮乏。我从主编那里搬来了《当代新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书籍,像饥饿的人见到面包,拼命“吃”起来。可读过之后,又有远水不解近渴之感,对自己的编辑工  相似文献   

3.
段勃 《新闻通讯》2010,(11):62-63
《报学季刊》是民国时期一份重要的新闻学学术刊物。1934年10月10日出版,由申时电讯社主编。目前只能见到第一卷的4期,停刊时间不详。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高原的7月,蓝天白云,格桑花盛开。应《甘孜报》邀请,《新闻界》编辑同仁在康定与《甘孜报》编辑部的同行们交流了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会。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罗鸣结合《甘孜报》所处民族地区的特点,着重讲了如何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甘孜报》总编辑郭昌平、本刊执行主编何光、高级编辑张永红作了重点发言。  交流中,大家体会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非常必要。我们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特别是加入WTO,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编采人员要完成好喉舌任务,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特别要学习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规律的科学.狭义的新闻学,专指新闻理论,即理论新闻学.广义的新闻学,即新闻科学,它包括:①理论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原理、比较新闻学等;②实用新闻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广播学、新闻电视学、新闻摄影学、报业管理学等;③历史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史、新闻学术发展史、著名编辑记者史.在国外,由于跨学科的研究,出现了许多边缘性的新闻学科,如新闻法制学、新闻伦理学、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新闻学研究领域,何光先同志可说是硕果累累:在全国几十家新闻业务刊物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出版了《新闻学初探》、《新闻学再探》(与人合作)、《报海学艺》、《新闻实践漫谈》、《新闻理论与实践》、《现代新闻学》(上册)等6部较有影响的专著。6年间,还带出了7名新闻业务研究生;每年平均编审稿件150多万字。我在和他交谈时,不仅为他的勤奋高产所折服,而且也钦佩他长期形成  相似文献   

7.
编辑,是一门学问,这一点已逐渐被人们认识。但是,一些研究编辑工作的刊物,似乎仅限于出版界,而新闻业务刊物上虽也有涉及编辑的,份量却很轻;最近出版的《编辑家列传》一书,也只是记载了各出版社的主编、知名编辑。总之,新闻战线上那个“编辑”被冷落在一旁。我认为,这种现象不尽合理。也许有人要说,新闻学已把新闻界的“编辑”包括进去了。这是事实,因为新闻学不是“记者学”。但是,这不足以说明:研究编辑学应排除新闻界的“编辑”。很多学科,特别是社会科学,各科之间有很多交叉点,新闻学就是如此。新闻学不仅要研究新闻规律,新闻史、新闻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还牵涉到语言  相似文献   

8.
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学家和新闻教育家,徐宝璜的新闻实践仅仅是在北京<晨报>做过短期的编辑,但他却在新闻学领域开创了无人能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这些奠定了徐宝璜在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也因此被誉为"新闻教育第一位的大师"、"新闻学界最初的开山祖".  相似文献   

9.
缑晓菲 《东南传播》2018,(2):108-109
任白涛作为我国新闻理论建设的执牛耳者,在新闻学术史上功不可没。民国时期,妇女被农耕文明和儒家文化所桎梏,女记者成为新闻工作职业中一个特殊的性别群体。任白涛在其《应用新闻学》和《综合新闻学》中为女记者群体正名,肯定女记者们工作权利的同时对女记者群体提出希冀。任白涛从性别角度对新闻工作者进行研究的思想在当时的新闻学术界是相对超前的,因此对任白涛的女记者观进行梳理总结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0.
魏旭  张晴  荆彦婷 《今传媒》2024,(1):131-134
在数字新闻及智能传播时代,媒介生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相应地,传统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也要随之变革,特别是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效能。《新闻学理论》作为新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可以被视为课程思政路径创新的探索样本。对此,本文对《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存问题、《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和《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资源开发及保障体系建设路径进行了分析,并指出高校通过将乡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将实习实践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及利用“翻转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等方式,有助于创新《新闻学理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同时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整体性与新闻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持续推动教学改革,有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新闻学专业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余玉 《新闻大学》2020,(3):71-83,119,120
陈景韩是清末民初一位真正以报业为志趣的报人,然而他在新闻史人物研究中的地位一直被边缘化。他曾任职上海《时报》和《申报》长达28年,在其漫长的新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经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独立的新闻职业精神、客观公正的新闻理念、不随流俗的报业革新思想,以及富有远见的新闻团体意识。他的新闻思想对近现代新闻业的职业身份转变、新闻本位复归、业务革新倡行、团体意识提升、职业伦理规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讯社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民国时期,国内曾涌现大量通讯社,特别是地方性通讯社数目相当庞大。国民党内不同政治势力和派系为谋取自身利益,纷纷染指通讯社业务,他们或直接兴办,或暗中资助,很多省份的中心城市都先后出现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等系统创办的地方性通讯社。这些通讯社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为一定的利益集团所控制。国民党系统地方性通讯社的兴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乱象及对新闻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First published in January 1905, the Irish Independen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as having been influenced by developments in journalism first associated, almost a decade earlier, with the Daily Mail in Britain. However,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while the Irish Independent adopted many elements of New Journalism its proprietor, William Martin Murphy was strategically selective in how elements were incorporated within his new venture. The success of the Irish Independent can be viewed as the outcome of two processes: the selection and adaption of some aspects of New Journalism to create a successful commercial newspaper and also the exclusion of what were considered the less desirable elements of New Journalism that may have damaged the title’s circulation in a country where the power of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was strong. Murphy, in effect, ‘shopped’ for aspects of New Journalism as practiced elsewhere that he felt were most suitable to the local Irish market. In the latter respe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local context when discussing the universality of journalism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由党性原则观念、人民中心观念、舆论引导观念和新闻规律观念构成。其中,新闻规律观念在四大观念结构中居于基础地位。基础观念,是一个观念系统结构中的根基性观念,是其他观念发挥合理作用的出发点或奠基石。新闻规律是新闻活动的内在本质联系、稳定机制,新闻规律观念是对新闻规律的自觉。新闻规律观念的实质就是以新闻为本位的观念,对职业新闻活动来说,规律观念表现为专业新闻观念,体现在新闻工作中,就是坚守专业精神、专业伦理,按照专业原则、专业方法生产传播新闻。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新闻规律观念要求所有新闻活动主体要承认新闻规律,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办事,不断探索新闻规律;一切期望通过新闻实现的追求都要首先以新闻的基本目的、基本功能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赵颖 《大观周刊》2012,(40):15-16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逐渐兴起,它使新闻采集和发布的权利从专业媒体流向普通大众,并促使各国兴起了建设公民新闻网站的潮流。本文以公民新闻网的运营为切入点,分析了公民新闻事业的生存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公民新闻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约翰·B·鲍威尔是第一位接受过新闻专业高等教育的来华办报的外国人。1917年6月9日,鲍威尔协助托马斯·密勒在上海创办了《密勒氏评论报》,从而开始了他在中国实践和传播美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征途。鲍威尔一共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25年的时间。25年里,他以更为专业化的手法经营和出版《密勒氏评论报》,并将该刊打造成了远东国际舆论的平台,使之具备了相当的影响力。鲍威尔以《密勒氏评论报》为中心,凝聚了"密苏里新闻帮"中的中外编辑记者,实践和传播了美国新闻专业主义。鲍威尔还积极配合密苏里新闻学院第一任院长威廉士(Walter Williams)筹建"国际新闻学会"(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Institute),在中国高校推广新闻专业教育的"密苏里模式"。  相似文献   

17.
《Journalism Practice》2013,7(1):81-95
Despite the central role of the paper in Marxist–Leninist strateg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Great Britain (CPGB) had little confidence in either professional journalists, including those who were Communists, or journalism practices, even though journalism, like culture, was recognized as “a weapon in the (class) struggle”. While George Allen Hutt (1901–73) was a leading professional party journalist, his career hit a “glass ceiling”, even as he met the three criteria of Communist journalism theory and earn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as a newspaper designer. In spite of opposition to his role on the executive of the 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 (NUJ) because of his party membership, he became the longest-serving editor of the NUJ's periodical, The Journalist. As both a loyal, lifetime Communist and the consummate professional journalist, Hutt's career provides a salient example of the ambiguous position of the middle-class journalist in the proletarian-dominated Communist Party. It was the emphasis on his “technical” ability that appears to have disqualified his candidacy for the Daily Worker's top editorial positions and to have justified support for his editorship of The Journalist.  相似文献   

18.
2020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守正创新,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同时各领域展现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传播史研究渐成热点;晚清新闻传播史研究开拓新思路;民国新闻传播史研究扎实推进;新中国新闻传播史研究延续周期性反思特点;新闻传播思想史重视观念、语词研究;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著作成果显著;新闻传播史研究范围持...  相似文献   

19.
This introductory article to the combined special issue of Journalism Studies and Journalism Practic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some of the key contemporary approaches to studying journalism and social order. It argues the need to step beyond a functionalist framework when considering the news media’s central role in shaping social connections, community and cohesion. To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s of social order, our paper suggests a greater empha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journalism’s relationship to the wider social sphere along with three other key considerations, including (1) a critical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politics and social order, especially in defining and/or negotiating “anti-social” practices and social disintegration; (2) a more refined focus on the “imagined” and geographic boundaries of news audiences in digital spaces; and (3)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to norms and conventions of journalism practice from trust and legitimacy to the role of journalists as arbiters and connectors across social spaces.  相似文献   

20.
方晨 《国际新闻界》2020,(4):134-155
以詹姆斯·凯瑞的讨论为源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闻史观变革运动推动了美国新闻史研究走出辉格式的、线性的、进步的传统范式。大卫·诺德延续了凯瑞的新闻文化史路径,将其进一步聚焦到以阅读史为代表的新闻机制史的范畴中。他的《新闻的共同体》重新定义了“新闻”与“新闻史”的内涵,从“生产的共同体”和“接收的共同体”两个维度阐发了北美新闻传统中的共同体精神。他的新闻史研究试图将文学批评、历史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一种兼顾人文主义和社会科学的新的关于传播的历史。由于他的新闻史观是地方性的,国内研究借鉴时要注意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