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读西方文学中永恒的死亡主题之奥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文学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中,发现死亡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死亡主题的永恒离不开作者和读者两个基本方面,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接受美学则是与之对应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象征主义诗歌的“死亡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对死亡的表现尤其普遍,但又没有一个流派像象征主义诗派那样,几乎每个诗人都涉笔死亡,更有甚者,直接以“死”、“死亡”或“死者”等为诗题,由此形成象征主义诗歌中明显的“死亡主题”。但是,我国的评论界尚未正视这一...  相似文献   

3.
开篇语爱情、战争和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思考道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结局,该怎样活着是人们在有生之年最有意义的思考。"鼓盆而歌",是庄子泯灭生死的超脱;"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是叔本华对生命  相似文献   

4.
死亡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它似乎成为文学创作者始终都无法割舍的情结.一向以温情写作的迟子建也在她的创作中执著于对死亡的抒写,在一种深沉的基调中她以独树一帜的特有视角进行温暖的人性言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这一主题.在这种言说中她实现了对生命的超越以及反观,完成了一次向死而生的完美旅程.  相似文献   

5.
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对死亡的探究基于对生存意义的思考。《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对死亡的思考不仅体现了戏剧的悲剧主题,还展现了从恐惧死亡到超越死亡的精神变化过程。这与17世纪玄学派代表人物约翰.邓恩的《圣十四行诗之10》中诗人与死神辩论所内蕴的死亡观有所不同。从对死亡进行思考到与死神进行辩论,折射出自文艺复兴至17世纪英国文学中死亡观的嬗变。  相似文献   

6.
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命经历的正是由生向死的过程。余华早期中短篇小说表现出对死亡的深切关注,其小说《现实一种》讲述一场家庭内部的暴力与谋杀,看似离奇的故事却有有力的现实性依据。余华对死亡的叙述以及对隐藏在死亡暴力背后的人性的探究消解了死亡的意义,透露出对其自身以及人的生命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爱情是人类最动人的感情之一,也是世界文学永恒主题之一。这种魅力最深刻的哲学背景是爱情克服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普希金的爱情诗歌就是这种思想的诗意显现。他早期爱情诗偏重肉体的满足,是自我意识的激情飞扬;后期爱情诗专注于精神的契合,是在对“永恒女性”即普遍精神的追求中完成个体的超越和拯救。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死亡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丁尼生在他漫长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有关死亡主题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和Crossing the Bar分别是他早年和晚年有关死亡主题的最优秀的挽歌诗,也最能代表他早年和晚年的死亡观.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这两首诗歌所选择的及物性系统作一比较分析,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两首诗歌死亡主题的表达特点,并剖析丁尼生早年、晚年面对死亡的不同态度及其理据.  相似文献   

10.
合生     
孙喜惠 《新作文》2013,(Z1):31-37
@子衿说:"爱与死亡是文学永恒的两大主题",这两点在《合生》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少女"我"对穿明黄色球衣的男生的暗恋,而男生却喜欢着有着长卷发的女生;在长卷发女生患重病以后,男生为了完成她的心愿而丧生,"我"呢?只能靠大把大把的药片维持精神。乍一读完,或许你会嗅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伤颓废的气息。然而在这永恒的爱与死亡背后  相似文献   

11.
珍爱生命     
茫茫银河系,亿万年才只在地球上出现了生命。又是亿万年才进化出人类。没有生命的世界多么荒凉,生命多么宝贵!对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一次机缘,是一项权利,是一种尊严,不仅值得倍加珍重,甚至值得用生命去保卫。我不想说“文学的永恒主题是爱和死”,我想说整个人类活动包括文学的永恒主题是:爱和生!人的生命来自自然,死亡应该是生命的自然结束。人们,珍爱生命,你自己的和别人的!珍爱生命@邵燕祥 @周维强  相似文献   

12.
自有文学以来,战争就和爱情、死亡等一起构成了文学永恒的表现主题,不同时代、民族的战争文学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反映了作家及特定时代的人们对战争的思考和态度。在中国文学史上,中国文学发轫时期的神话就已有了反映战争的篇章,《黄帝擒蚩尤》即其一例。到了《诗经》,更有明显的反映,你看:“有伯兮蝎兮,帮之桀兮。伯也执,为王前驱”①的自豪,也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②的哀怨,更有“我东曰归,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每个时代的爱情都有其时代的意义.<红楼梦>中上演了一幕幕人生悲剧,其中尤以宝黛之恋为主线,引发了人们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不断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9,(4):51-54
"死亡"作为一个经典的文学主题贯穿在西方的文学谱系中,不同的作家都在作品中体现了自己独特的死亡意识,这些作家和作品共同组成了一支以"死亡"为书写对象的文学脉络。通过从不同的"死亡"角度切入不同作家的心灵世界,包括歌德进取式的死亡意识,莫里哀之死对普鲁斯特的反讽式死亡观的影响,《哈姆雷特》中呈现出的死亡的欲望,以及卡夫卡带有负罪色彩的死亡观。  相似文献   

15.
论张爱玲小说与《红楼梦》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学作品的永恒主题。本比较了曹雪芹和张爱玲对死亡的不同理解和不同处理方式。前将整个人生看作轮回的一个阶段,死亡是一次性的。它不是毁灭而是从红尘世界退出;后将死亡看作时间对人的精神、肉体逐渐侵蚀的过程,最终以肉体的死亡完成了它的最后一步。  相似文献   

16.
在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中都充满了“死”和“美”的主题,但是在不同审美观和死亡观的影响之下,却呈现出不同的维度,死之美在川端文学中呈现出无常、虚幻、哀怨的美感,而三岛文学则表现了自我选择、血腥、真实的死亡之美。这样的区别与他们经历的差异和在文学上对日本传统文化和外来西方文化的不同吸收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先秦时代的<秦风·蒹葭>与<九歌·湘夫人>是汉民族文学里影响深远的爱情诗.两诗在主题倾向与意境的勾画、渲染上颇有一致之处,但在诗歌整体的审美追求上却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并且延伸出不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死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之一,埃德加·爱伦·坡对这一主题情有独钟,他的许多作品都表现了这一主题。实际上,是"死亡"主题选择了坡,因为坡的短暂的一生历经了诸多亲人的早逝。坡作品中的"死亡"主题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坡的痛苦经历造就了其作品中的"死亡"主题。  相似文献   

19.
魏晋诗坛上曾出现了大量直接以“死亡”为主题的挽歌诗。魏晋文人们所以能突破传统挽歌的表达方式而使挽歌成为个体抒情的特定文学样式,有时代思潮影响和文学观念发展的双重缘由。而且,“死亡”主题在魏晋具体各个时期文人挽歌诗中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它展示着不同时代文人不同的生命观和诗歌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0.
爱是文学永恒的母题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表现。本文比较分析了两篇标题都为《爱是不能忘记的》作品 ,认为这两篇作品在内容、人物性格、审美风格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 ,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同一主题下 ,作品的表现方式存在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