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义挺 《语文知识》2014,(10):30-31
我国古典诗词创作不仅十分讲究形式美、形象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还十分推崇含蓄美。因为我国历代诗学评论家都主张辞约而意丰、语忌直而贵曲、含蓄而有味的创作原则。明代谢榛曾言:诗歌创作,“妙在含糊,放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四溟诗话》)清代叶燮也言:“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原诗》)清人张谦宜也说:“含蓄二字,是诗文第一妙处。”  相似文献   

2.
叶燮说 :“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妙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由此可知 ,诗的意境具有含蓄性和无限性。诗人所创造的意境结构的开放性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新编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 ,教师可以利用此便利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下面以《泊秦淮》为例 ,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一、发挥想象 填补空白诗因其自然特点的需要总是要用精练、含蓄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信息 ;因此诗词表达上的跳跃成为解读诗歌语言的第一障碍。它或表现为时空的压缩…  相似文献   

3.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想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因“言不尽意、,诗人便将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立象以尽意”。所以,诗词留给读者的往往是一些多棱面的“象”,鉴赏者只有“辨象以会意”,才能与作者感情沟通,心灵相撞,真正体味到诗词内在的无穷思致。  相似文献   

4.
<正>深度对话是语文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语文教学中实施深度对话,可使学生对文本产生积极真切的情感体验,生发更为鲜活深刻的审美认知,从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磨砺思维能力,牧养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古典诗歌璀璨瑰丽、神妙深邃,是深度对话的绝佳素材。清初诗论家叶燮在《原诗》里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  相似文献   

5.
“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 ,思致微渺 ,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 ,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因“言不尽意” ,诗人便将不可言之理 ,不可述之事 ,“立象以尽意”。所以 ,诗词留给读者的往往是一些多棱面的“象” ,鉴赏者只有“辨象以会意” ,才能与作者感情沟通 ,心灵相撞 ,真正体味到诗词内在的无穷思致。  相似文献   

6.
王维五绝组诗《辋川集》所载信息量非常丰富。作为审美客体,它透过模糊的意象,创造了多重不定性意绪,提供了数个多层次的未定点,让审美主体——读者凭借自己的审美想象,多维度地去作深层的哲理思考。本文结合作者的思想和经历,在这些诗的模糊内涵中,分析和探讨了“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的象下之意。  相似文献   

7.
《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之“生”字不需破读,本可解通,“生”字当解为生来,不必通“性”,且通假与否,句子意义没有实质差别。《论语·乡党》“君赐生,必畜之”之“生”,指生畜,是“活”这个意义项语法化的结果,不必说“生”是“牲”的通假字。  相似文献   

8.
谢榛是明朝后七子中一个很有才气的诗人和诗歌理论家。他的诗论《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四卷,是一部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诗话著作。令人惊奇的是四百多年前的谢榛,在他的美学思想中,那种“妙在含糊,方见作手”的审美意境朦胧性;“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的主题宽泛性;“以兴为主,漫然成篇”的情感自由性;以及“作诗贵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的艺术辩证思想,这都和我们今天的现代美学十分一致。谢榛的  相似文献   

9.
叶燮《原诗》内篇下举杜甫“碧瓦初寒外”、“月傍九霄多”、“晨钟云外发”、“高城秋自落”四句以说明“诗之妙处在含蓄无垠”、“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但诗例本身较难理解,需要结合杜甫诗歌的原文作全面理解。本文以仇兆鳌《杜诗详注》和杨伦《杜诗镜诠》为参照对四句诗例作详细疏解,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原诗》的诗学意旨。  相似文献   

10.
诗无达诂而有诂,诗无确旨而旨存。古今学人解诗,皆各以己意说之,即以己之志逆诗人之志而己。逆之成理,研之有据,则成一家之言,或有所谓之“误解”,不必弃也。诸家于《诗经》文本有所见,足矣;诗之本义,还诸诗人可也。故本文于诗之《小星》等七篇中文句,或有“误解”,然必揆之以情,度之以理,副之以据,以己意逆诗人之志,庶几近哉?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诗歌的正确认识,谢榛在《四溟诗话》中分别从文本批评和审美批评的不同的批评视角提出“可解、不可解、不必解”批评话语,并在实践中实现两种不同批评形态的整合,对明后期诗歌批评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 ,而盛唐诗则是此峰之巅。杜甫是有口皆碑的伟大诗人 ,其极尽精纯的艺术 ,其忧国忧民之情思、其诗的深沉丰富的内蕴都是后人可敬可望。《登高》是杜甫盛唐时的力作 ,有人推重它精光万丈 ,称之为“旷代之作”“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显然《登高》兼具很多方面的价值。对仗之工、音韵之美、用词之精、气势之恢宏都是早有赞誉的。局于水平 ,我在此也不多言 ,只想品品杜甫此诗的情语与景语的艺术性。诗贵有意境 ,有激情 ,杰出的诗更有不可言之意境及无法状之深情。《登高》中的景与情的抒写都至高至美。风急天高猿啸哀 ,…  相似文献   

13.
在刘邦等人建立汉王朝的过程中,文人的地位有着戏剧性的变化。《汉书·郦食其传》载沛公麾下骑士之言,说“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果然,郦食其谒见沛公时,“沛公方踞床令两女子洗,而见食其。”同书《陆贾传》又载,“贾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得之,安事《诗》、《书》?’”文人的尊严在统治者的戏弄谩骂声中扫地以尽,如此下去,自然不利于文学发展。但是,正如陆贾所言,刘邦“马上得  相似文献   

14.
清嘉道间朴学家俞正燮,治学善于上挂下联,归纳句例;逐层推论,多方类比;博取古今,打通经史.俞氏在大量考据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诗无达诂,得其句例则达诂”的治《诗》通则,克服了前人孤立思考、缺乏整体思维的“循文立训”的治《诗》方法的局限性,纠正了无条件使用“诗无达诂”说解《诗》的主观穿凿和随意附会之弊.其上承戴震之绪而光大之,向下则开启了胡适的新考据学,可视为新时期科学《诗经》学之先声.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见《论语·为政》)。这是孔子对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概括评价,历代奉为诗歌评价的标准和创作的原则,极大的影响着后世的诗歌创作。然而,历代对这句话的意义却存在着极大的误解。 “思无邪”一语,从后汉包咸解作“归于正”起,历代相因。朱熹《诗集传》说:“凡诗之言善者,皆可以感后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佚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说:“论功颂德,止僻仿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按照这个解释,就诗的社会功用说,不管是“言善”、“言恶”,都可以“归于正”。如果就诗的内容说,诗有“言善”、也有“言恶”者。“言恶”就是“邪”。朱熹《诗集传》序说:“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诗之正经;自《邶》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承认“自《邶》而下”  相似文献   

16.
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头题了一首深有感慨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诉说了他创作的甘苦和他难以直言而深怕不被理解的衷曲。作者自云“荒唐言”和诗前所提及的“假语村言”也说明了《红楼梦》的语言风格与传统的古典小说是大不相同的,清代邹弢在《三借庐笔谈》里说“《石头记》笔墨深微,初读忽之,而多阅一  相似文献   

17.
解《诗·大雅·韩奕》:“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中“鲜”字毛传无注,郑笺云:“鲜,鱼中脍者也。”段玉裁的《诗经小学》在“炰鳖鲜鱼”条说:“《说文》:‘鲜,鱼名。’‘鲜,新鱼精也。’”按:郑玄与段玉裁之说皆非,“鲜”字乃“解”字之形误,当为“杀”意。由于“解”字与“鲜”字篆文或俗写形体皆相近,因而造成形近而误。“解”字在古籍中常因形近而被误写为“鲜”字,令词义晦涩,学者须用“解”字义解之,方能使方章怡然理顺。古籍中二字有不少因形近而误的例子。《诗·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而孔疏云:“…  相似文献   

18.
与学生一起,踏上诵读诗词的旅途,不由得想,诗词可读,能不能解? 有人说诗可以解,有人说诗不可解,说不可解,是因为小学阶段对学生来说是记忆的黄金期,多读多背,把经典的种子播在学生的心田。  相似文献   

19.
<正> 宋人王禹偁有诗云:“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日长简仲咸》)。所谓“道根源”,即指《老子》五千言对“玄之又玄”、“常无为而无不为”之“道”的探寻。对此,前人或重其自然性之超越,或重其社会性之权诈,解“道”说“德”,滋蔓颇甚,故钱钟书《管锥篇》第二册《老子王弼注》谓:“道不可说,无能名,固须卷舌缄口,不著一字,顾又滋生横说竖说,千名万号,虽知其不能尽道而犹求亿或偶中,抑各有所当  相似文献   

20.
读诗札记     
韩愈《岐山下二首》,其用意亦犹孔子寄慨于“凤鸟不至”。《国语·周语》云:“周之兴也,(狱鸟)(族鸟)鸣于岐山。”(狱鸟)(族鸟)即凤之别名,岐山在凤翔。韩愈于贞元八年至十年之间,尝至凤翔,而作是诗。诗云:“朅来岐山下。”朅来,一作聿来解,朅来即来,诗用此义。一作去来解,陈迩冬《韩愈诗选》(以下简称陈《选》)此诗注取之,不合。又《杂诗》云:“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意为学古道则不能容于今世,因而往往有志莫遂,所以说是愚蠢的行为。但他在《答尉迟生书》里说过“古之道不足以取于今”,在《答李翊书》里说过“志乎古必遗于今”的话,都是持肯定的态度,可见所谓“自愚蠢”,并非真愚蠢,而是一句幽默话。古道要表现在言辞中,所以他又说:“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哀辞后》)他以古言包缠自己,正说明他好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