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读朱健国先生在《出版广角》1998年第5期发表的《20世纪中国杂文真相随想》之前,笔者还读过了朱健国针对姚春树教授和袁勇麟博士合著的《20世纪中国杂文史》而发的四篇文章:《治死历史》、《两点意见》、《20世纪中国杂文真相何在?》、《本世纪中国杂文之我见》。朱健国在上述的五篇文章中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杂文观,激烈地否定  相似文献   

2.
杂文的概念     
从这期起,本刊新辟“杂文写作讲座”专栏。杂文是报刊常用的一种文体,读者面广,社会作用大,新闻记者和通讯员应当学会杂文的写作技巧,掌握杂文的有关知识。徐乘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官,主讲杂文写作和新闻编辑学。从六十年代起,徐乘同志便在《解放军报》、《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杂文,受到读者的喜爱,《杂文报》今年4月21日曾发表专文介绍他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杂文耐看。群众爱看杂文,爱看观点正确、语言机智、生动活泼的杂文。 全国各地的党报、党刊都有杂文栏目,鼓励批评不正之风、腐败现象;在乌鲁木齐市,《杂文月刊》、《杂文选刊》有一个相当大的读者群,每个月的下旬未尽,次月的刊物已经“隆重登场”。杂文的繁荣足以证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胸襟与胆识和反腐败的决心、文学创作环境的宽松。 杂文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  相似文献   

4.
综观各大城市晚报副刊版面的杂文栏目,《新民晚报》也好,《羊城晚报》也好,《今晚报》也好,各家杂文有各家的特点、风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杂文创作在吉林省的一些报刊上呈现出勃勃的生机。数量渐多,并时有可喜之作。杂文的兴旺,固然和时代的需求相适应;然而这也和杂文作者的辛勤耕耘,编辑、记者的大力倡导有着直接的关系。去年《吉林日报》、《长春日报》都开展了杂文比赛和评奖活动,今年6月,吉林省杂文学会和《杂文家》编辑部发起了省内10家报纸首届杂文专版联赛,10家报纸发了杂文专版,一下子发表60余篇杂文,比起杂文只占版面的一角,声势壮大了许多。多篇连缀,还配以醒目的插画,给人一种珠联璧合的感觉。这种联赛的形式对杂文创作的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推  相似文献   

6.
鲁迅最辉煌的杂文创作主要集中于《申报·自由谈》,鲁迅杂文与《自由谈》相得益彰,代表着我国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强强联合。鲁迅杂文借助《申报·自由谈》的商业运作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里程碑,《申报·自由谈》则借助鲁迅杂文达到其传媒事业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读了《今传媒》4月肖云儒同志的《中国传媒需要专栏作家》,对《文化艺术报》能够在相当长时间里刊登陶冶的杂文,心有敬佩。但放眼整个传媒界,发现许多报纸杂志对杂文还是不怎么“感冒”,特别是一些从前经常刊登杂文的报纸相继取消了相关栏目,又不仅感慨万分。杂文重要,尽人皆知  相似文献   

8.
《杂文报》《杂文界》自去年11月下旬起举办面向农村的“乡风絮语”杂文有奖征文,令人刮目相看。从已经发表的征文作品来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诸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超之忧》《谷贱伤农》《重赏之下必有耕夫》《精神致富》《农民有没有农籍》《林茂才能水秀年丰人寿》《造坟风刮出“十四陵”》《同行的乡镇企业成“亲家”》……等等,多侧面地反映了今日中国农村的风貌。杂文这种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文体,本当无话不谈,观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是,多年来我们的杂文所折射的生活面实在不宽,其题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到来前夕———2000年11月7日至11日 ,人民日报在北京怀柔首次召开“金台杂文”和副刊研讨会 ,一批著名杂文家加盟 ,邀请北京、上海、江苏、陕西、天津、四川、安徽、山东等地共20余人到会 ,探讨振兴杂文。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杂文研讨会主持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蒋元明 ,首先介绍了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上的杂文 ,他说 :人民日报一贯重视文艺副刊杂文。粉碎“四人帮”以来 ,副刊杂文更是有了大发展 ,已先后结集出版了《纵横谈》、《不惑集》、《阿Q真的阔了起来》和《同志颂·小姐辨》、《风云变·警钟鸣》几本选集。前两部…  相似文献   

10.
《杂文报》《杂文界》自去年11月下旬起举办面向农村的“乡风絮语”杂文有奖征文,令人刮目相看。从已经发表的征文作品来看,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诸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B超之忧》《谷贱伤农》《重赏之下必有耕夫》《精神致富》《农民有没有农籍》《林茂才能水秀年丰人寿》《造坟风刮出“十四陵”》《同行的乡镇企业成“亲家”》……等等,多侧面地反映了今日中国农村的风貌。杂文这种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文体,本当无话不谈,观照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是,多年来我们的杂文所折射的生活面实在不宽,其题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出版广角》2015,(3):127-128
《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在北京首发1月8日,《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在北京首发面世。长期以来,中国杂文创作密切关注社会发展进步,努力弘扬社会正气,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抨击假丑恶,歌颂真善美,涌现出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和一大批具有广泛影响的杂文大家。为全面展示新时期的杂文创作风貌,金城出版社策划了这套《中国当代杂文精品大系(1949—2013)》,精心选编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杂文作者的精品文章,以期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共识,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12.
《人民日报》副刊杂文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文革”时期被迫中断,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当年,杂文被视为《人民日报》副刊的灵魂,发挥了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得到许多知名作家和学者的热心支持,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杂文作者.1990年创办的副刊杂文栏目“金台随感”,事实上成了全国报纸副刊的一个名牌栏目,刊发了不少精品力作,有力推动了杂文创作.我自1975年大学毕业起,30多年在文艺副刊编杂文、写杂文,亲历和推动了《人民日报》副刊杂文的繁盛.在30多年编辑生涯里,我经历了许多不平凡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杂文式”评论大量“挤入”各报开辟的小评论专栏之中,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解放日报》的《朝花》、《羊城晚报》的《街谈巷议》等等。“杂文式”评论的走红和发展,是新闻学与文学、美学、思维学等学科联姻的产物,也是缘事而发的新闻评论与文艺性政论结合的直接结果。杂文式评论具有一般新闻评论的针对性、群众性、论辩性,同时又可以借助杂文的文学表现手法,使内容更加深厚,文字更加精美,因而更具有可读性,深受读者厚爱。  相似文献   

14.
近来好读杂文,于各报端屡见佳作,揣摩之余,偶尔记下几句观感。现摘抄几段有关《文汇报》副刊《笔会》杂文之札记,依原作发表之先后为序,拼凑成交,姑命篇曰《评点录》。写“乘凉不忘种树人”这个意思的杂文很多,也出现过几篇不错的作品。读了3月28日《文汇报》上披露的《种树乘凉赶路》(作者江干)却仍有一番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何奉华 《新闻世界》2013,(5):212-213
鲁迅杂文与新闻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为上海《申报·自由谈》所写的杂文,无论外在构成还是内在精神,都与新闻报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据《鲁迅全集》收录情况看,鲁迅为《申报·自由谈》撰文,大约从1933年1月24日写作《"逃"的合理化》开始,到1934年8月22日写作《看书琐记(三)》。这些杂文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的新闻事件从不同角度进行言辞犀利的评论,成功引导并构建当时新闻舆论。本文从《自由谈》的新闻舆论构建视角,对《自由谈》和鲁迅杂文在此方面的作用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说来凑巧,从《西安晚报》上读了陈仓先生《盛世需要危言》一文不久,便从一文友那里得到一本《陕西杂文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精选》)。陈先生的文章,说的是作者自己对~杂文作家荣获全国大奖的感慨。他将当今中国称为“盛世”,将杂文喻为“危言”,纵论了”盛世”与“危言”二者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的关系。待读完《精选》之后,  相似文献   

17.
我在《三秦花边文苑·编后记》中说过,“陕西省的杂文创作,无论从历史地位、作者队伍、创作实绩诸方面看,在全国除京津沪穗蜀等省市外,可居中上水平。”这一估价受到严秀、张华、杜文远等专家学者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求是》、《群言》等报刊杂文编辑的赞同与认可。张华教授说:“从整体看陕西的杂文源远流长。周秦汉唐,陕西是全国的政治中  相似文献   

18.
我们陕西农民报的副刊叫《百花园》,《百花园》有个《千字文》的专栏。《千字文》就是杂文,几乎每期登一篇。怎样给农民写杂文?这还是个新课题,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这里谈的只是些点滴体会,和同志们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杂文的尖·热·雅·短上海元三《文汇报》的《笔会》对1998年杂文写作的要求是:尖、热、雅、短。我觉得这颇有针对性,对时下重温杂文使命,重振杂文雄风,不无益处。我对此四者有如下的理解。“尖”者,尖锐之谓也。就是要触及时事,揭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由河北《杂文月刊》、《今日浙江》杂志社组织的“全国首届报刊杂文编辑工作研讨会”,10月12日至14日在杭州召开。于光远、邓伟志、严秀、冯英子、何满子、邵燕祥、牧惠等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80余家报刊的杂文编辑和著名学者、杂文作家1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共浙江省委副书记周国富,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国平到会看望与会代表。据称,这是近20年来杂文界人士一次较大规模的聚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