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章对城市历史街区旅游开发的研究及历史街区状况实地的调查,以济南老城区保护为例,从社区旅游理论角度出发,对济南老城区的开发提出了开发思路及相关建议,对其他历史文化街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内历史街区旅游改造的一般规律和成功路径的关键在于文化传承与旅游市场需求的融合度。文化传承是从城市街区历史文化演进的内在规律入手,关注的是城市历史街区的特色与风貌、历史厚重感及与当地居民沟通互动性等游客感知层面;市场配套关注的是在旅游改造过程中旅游产业要素供给、服务功能实现等游客需求满足层面。基于游客满意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与市场融合模式是城市历史街区旅游改造的一种更加全面和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旅游城市的特色载体,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针对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展开调研,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余庆桥为链接,从设计开发的定位、地域特色的表达、防灾景观的结合、公共设施的建设四个方面对南门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作出规划设想,试图总结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景观改造方法,从而实现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80年代起,有关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成为文物、建筑、历史、城市规划、旅游乃至园林等多个学科关注的话题。基于中国知网(CNKI)2000-2011年227篇相关文献的分析,分别从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设计、历史文化街区开发等方面回顾了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国内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内容不断丰富,研究视角不断拓展,但仍存在理论研究薄弱、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建议今后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创新研究方法和手段、推进研究深度等。  相似文献   

5.
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以时间为轴线梳理了都江堰市西街历史街区空间变迁历程,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对旅游影响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空间再生产的全部过程与再生产动力进行了解读。研究发现,都江堰西街街区空间的再生产既反映出权力、资本与日常生活语境下居民的抵抗,也形成了旅游影响下历史街区历史变迁与空间再生产的动力。揭示这种空间再生产的内生动力与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对我国其他城市历史街区在复兴与旅游发展过程中传承好历史文化记忆、协调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城市旅游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怀旧心理和休闲的需要,历史街区其价值越来越重要。西安的历史街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文化品位,是皇城文化的重要构成。从文化功能视角分析西安历史街区,进行旅游产品的设计,展示西安历史街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升华人们对西安历史街区的怀旧感和认同感,探索西安历史街区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然而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未能达到其开发预期。文章以南京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内居民的深度访谈,对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及其相关旅游开发规划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制约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的社会生态环境因素包括政策的多变性、历史街区蕴含文化的隐晦性、当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易被忽视的地理环境,以及政府过度的“物质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浅析历史街区的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文物古迹比较集中的历史街区,在开发保护过程中由于观念的淡薄、管理机制的滞后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历史街区的价值及在开发、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开发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渝中区乃重庆"母城",历史积淀深厚,属文物大区,应按照胡锦涛关于重庆城市建设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诸原则,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倾力打造颇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建成重庆最大、最有特色的博物馆群,争取地下考古有新的突破,把宝贵的文物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把渝中区建成重庆"记忆之城"历史文化展示区。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是扬州旅游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展开研究,总结了扬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对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开发力度;增加夜间文化项目,推出大型文化实景演出——《扬州运河印象》;采用影视营销、事件营销、音乐营销等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新的旅游形象口号"运河之都,名人荟萃,盐商故里,休闲宜居——新城扬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