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多丽丝·莱辛一生笔耕不辍,其作品题材与风格十分广泛,并在各个时期创作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有一个主题始终贯穿,那就是人道主义精神:从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反对种族、性别、阶级压迫,到倡导正视差异、家庭成员平等和关爱,再到呼吁老年人应享与他人同等权利和自由。莱辛用她的文学书写传达了人道主义精神之精髓。  相似文献   

3.
论多丽斯·莱辛《金色笔记》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色笔记》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斯·莱辛的代表作,描绘了20世纪50年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当代女性的多重自我以令人惊异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展现。作品以其奇特的网状结构,传统与非传统叙事的结合,多维非线性的情节安排,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4.
多丽斯·莱辛的《饥饿》收录在她的《五部短篇小说》中,发表于1953年,是她后殖民主义小说中很具代表性的一部。此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为什么《饥饿》是一部后殖民主义短篇小说;第二部分通过介绍后殖民主义的总的观点并具体介绍萨义德和巴巴的后殖民理论提出了此论文研究的理论基本原理;第三部分运用了后殖民理论分析文本,主要关注了莱辛的叙事策略和牙巴乌的身份探寻。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代最丰产的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以其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作品赢得了世界声誉。文章从最初的译介、研究主体、研究对象、研究特征四个方面介绍了多丽丝.莱辛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和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从后殖民批评视角,解读多丽丝·莱辛小说的代表作品,探索《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的后殖民语境。  相似文献   

7.
多丽丝·莱辛是位高产作家,纵观其创作的作品主题,每个阶段都有其倾向性,其内容涵盖很广,不仅涉及了20世纪所有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包含一些诸如家庭题材等的社会问题。本论文从莱辛作品中的家庭题材入手,结合作家个人经历和多年的作品创作历程,依托文学螺旋形式发展的理论观点,试图探讨莱辛如何实现这一题材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8.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到十九号房间》《又来了,爱情》三部作品中刻画了自杀的女性形象,表现了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寻求独立自主的艰难。自杀作为表达自我和反抗命运的策略,由人物所处时代背景及社会地位所决定。角色最终放弃自杀体现了作者对于女性地位提高和获得更大自主所持的乐观态度。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克洛岱尔擅长以平实却富诗意和韵律感的文字描画生命复杂的情景。在菲利普·克洛岱尔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人类生存的关心,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克洛岱尔的人文精神可以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三方面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涉及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她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使她被公认为最杰出的女权主义作家之一。莱辛通过叙述她们在男权社会中所经受的情感危机,为我们反映了那个时代妇女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莱辛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不同的文化视角来进行叙事,但最为突出的还是女性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11.
论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是对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现代性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对《暴力的儿女们》、《金色笔记》的等作品从女性对种族的思考、对女权的疑问、对女性心理分析的展示以及小说的现代结构等来表现其现代女性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12.
莱辛小说《最甜蜜的梦》是一部关注女性命运及成长的小说,小说通过现实主义笔法对小说中女性展开很深入地探析和塑造,在现实与理性的冲突中,在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的矛盾中,莱辛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在面对社会的打击和命运的蹂躏时,没有变的颓废,而是更加坚强地面对。她们在命运的打击面前,选择的不是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她们在一步步地成长和蜕变。总体而言,小说《最甜蜜的梦》中莱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作者的写作功力和写作技巧在这部小说中格外凸显,无论是作品的内容还是写作能力,都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本文将围绕着小说《最甜蜜的梦》来重点研究莱辛小说的成长主题。  相似文献   

13.
王娟 《海外英语》2012,(6):200-201
通过研究《青草在唱歌》中主人公玛丽以及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的生存困境,分析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萌发。由于出身贫穷,玛丽一家在英国的殖民地被富有的白人看不起。艰难的生活条件使她萌发了女性主体意识——玛丽逃离农场和她的丈夫,以及后来一直主管农场等都预示着在她身上女性主体意识的萌芽。但最终她仍然无法超越那个时代,还是屈服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外国文学中人文精神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从古希腊到当代,人文精神给后代以深远影响。外国文学中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人为本、自由、平等、爱等,外国文学课堂上应注重这些精神的培养,这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15.
杜量 《培训与研究》2008,25(4):22-24
多丽思·莱辛(Doris Lessing)堪称英国文学史上与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齐名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涉及种族、性别、人生的丑恶等。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为读者提供了南非殖民统治下的种族歧视和隔离状况,同时也让这一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女性生活逐渐进入读者的视线。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出发,结合后殖民地的社会历史背景,试图探索小说中女主人公玛丽这一人物的典型性。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学物理学自身的文化特点出发,着重探讨了如何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有机地渗透人文精神,并强调这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和谐健康发展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通俗理解即是人与自然和文化、历史、社会、传统思想的综合而产生的认识上升为理性思想,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博爱主义、自然主义等,在教学中挖掘作品的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知识、综合素质,更能提高艺术欣赏课的教育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对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老妇与猫》中赫蒂的形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赫蒂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努力保持自我、追求自由的女性形象。莱辛通过对赫蒂的命运的描绘,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相似文献   

20.
在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构建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教育与人文精神 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指明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根据笔者的理解,和谐社会更具有人义内涵,体现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价值体系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