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其主要表现为:在对抗社会中推崇自由自我;在回归自然中寻找自然自我;在心灵的探寻中审视内在自我。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使浪漫主义建立起了对自我的真正崇拜,使西方文学中所表现的自我意识第一次得到全面而深刻的拓展,它意味着人的自由和解放的领域在深度和广度上又一次得到巨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朴京花 《成才之路》2010,(33):60-61
19世纪兴起的西方浪漫派音乐是受到欧洲文学中出现的新思潮影响而产生的。这一时期音乐的特点是音乐与其他艺术,尤其是与文学的紧密结合。因此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可以说是浪漫主义音乐本身所固有的特色。其结果,就诞生了用音乐形式积极表现特定的文学、诗或绘画情感的所谓标题音乐。  相似文献   

3.
"感伤"情调作为前期创造社最为彰显的情感氛围,普遍地弥散于其文学创作中。究其成因,就创造社成员受外国文化与文学的影响而言,由于"感伤"更多地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他们受浪漫主义的熏陶最为浓重。歌德等德国浪漫派的狂飙精神,卢梭的忏悔意识和自我暴露式的抒情方式,屠格涅夫小说的"零余者"情怀,惠特曼的浪漫情结以及日本文坛的浪漫运动和"私小说"风潮等,都成为创造社成员自觉借鉴的思想资源,并共同促成了创造社文学浪漫感伤的气质风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指出应全方位、多角度地考察欧州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基础上,着重从文学内部的关系上分析了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音乐与文学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首先在文学领域内兴起,浪漫主义文学家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刻画,对个人感情的抒发,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民谣与民间传说的兴趣等特点,无一不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形成,并且在浪漫主义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和音乐风格中获得体现。  相似文献   

6.
北村透谷作为日本初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很容易发现基督教文化和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及印记。通过简要描述北村透谷身上基督教痕迹,以及其与拜伦、爱默生等西方浪漫主义作家作品的对比,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北村透谷浪漫主义和西方浪漫主义文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发展,对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将西方文化思潮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演进进行对照性阐释,既可以分析文学生态化趋势与当代中国生态文学格局的建立、精神资源的汲取及其审美特征的形成的内在关联,又可以揭示出中国作家对于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理解状态、接受途径、改造方式及其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 ,自五四时期的兼容现代派文学因素 ,2 0年代中期的与现代派文学互相渗透 ,到 30年代各自在相互疏离中走向成熟 ,直到 4 0年代由新浪漫派小说推进了与现代派文学的融合等 ,其发展过程相当程度地受到在西方相继出现的这两种思潮在中国的共时性影响。同时 ,中国浪漫主义者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很容易循内面表现的原则深入到人的潜意识 ,从而走向现代主义。浪漫主义文学借鉴现代派诗的意象艺术和现代派小说的直觉表现 ,因意象艺术和直觉表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 ,它们成为连接浪漫主义与现代派文学的艺术媒介 ,也就决定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的民族特色 ,即它是开放性的 ,比西方浪漫主义调子低沉 ,它与现代派文学的边界有点模糊。这些促成了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在 2 0年代末、4 0年代和80年代中后期三次向现代派文学分流。最后一次分流是在新时期初浪漫主义短暂回归后 ,人们因信仰危机开始反思个体存在的意义 ,体验到荒谬感 ,从而使浪漫主义超越了自身而整体性地汇入了现代派文学潮流中 ,作为思潮的浪漫主义至此画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9.
明治时期日本兴起欧美浪漫主义风潮,日本女性作家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文学上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日本明治时期女性文学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女性作家勇敢地向自我挑战,大胆表达对爱情和婚姻的自由追求;第二,作家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既有助于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又间接隐喻女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的情感与追求;第三,作品细腻的笔调和娓娓道来的节奏,表现出"闺秀文学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疯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疯狂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主题。文学中诗意的疯狂不同于现实中的疯狂,只是作家为刻画人物、评论、或赞美正常的精神世界所作的处理,在自然神秘主义的支持下,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出现了许多表现疯狂的作品,其中疯狂常常与爱情和欲望有关,是易受欲望作用的人们对自然呼唤所做出的回应。本文以霍夫曼、蒂克为例,阐明其所反映的这样一个观点:作为精神和心灵上的人类,有渴望通过卓越的精神与神性达到结合而强烈背离肉体的欲望。生殖的强烈欲望是我们必死命运的象征,对卓越的渴望是对有一天我们必然死亡这一想法的抵抗。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德国的浪漫主义深刻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浪漫主义反对启蒙运动对真理和单一模式的唯一追求,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意志,世界上并不存在事物的固定不变的结构和一个必须适应的模式。浪漫主义的这种核心观点同样影响了西方大学文化的当代走向。近代的英国纽曼模式和现代的德国洪堡模式均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主要特征,当代的美国克尔模式则通过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反对大学的结构化和模式化,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征。在后浪漫主义的当代大学文化中,对理想人和大学本身的界定是大学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学只有和社会进行永恒的对话,才能促进两者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根源谈起,探索了标题音乐的产生、发展及其创作特征。认为: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反映和产物,它呼唤音乐应贴近生活,可被理解,可供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文化语境中的中西文艺美学比较研究》一书进一步推进了近年来学界对“文艺美学”的研究。该书导论从宏观角度确立了全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编从整体上对中西文艺美学进行了理论概述,第二编从文学、绘画、音乐三大艺术门类中进行了中西文艺美学的比较研究。该书通过比较研究显示了中西文艺美学在文本结构等诸多方面的相通性、相异性以及彼此对话的可能性。面对中国古代诗性的文化艺术与西方系统化逻辑性的哲思,此书以开阔的比较视野诠释着文艺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创作和批评一度疏离了社会现实。并且照搬西方文学铆作技法和批评模式的现象一时成为潮流,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仍余波未息。而2006年的顾彬事件,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危机以及民族文化的寻根渴望。笔者认为,弄清传统文论思想发展演变的特征,及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现时位置特征。西方文论在我国文论领域的位置。方可得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是对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反驳。浪漫主义强调人的感官和情感的价值。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其艺创作力主张扬个性、宣泄情感并挖掘人的深层精神世界,艺术表现手法多采用对比强烈的、充满感染情绪的戏剧性效果来表现人性的冲突和社会的矛盾。19世纪上半期的法国绘画受浪漫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其创作题材、美学形态和表现形式较之传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浪漫主义绘画摆脱了庸俗审美观和陈腐的学院派体制的束缚,满足了法国新兴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对自由、民主思想的化需求,其艺思想和美学形态在美术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德意志浪漫主义不仅是一种文学思潮,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潮。由于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占领,它表现出与欧洲其他浪漫主义不同的特征。它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非理性力量;建立了有机国家理论,彻底摒弃天赋人权说和社会契约说以及一切有关人民主权的民主意识。它成为19世纪德意志民族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其消极之处就在于表现为对自由主义的阻碍。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析学说与新时期文学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中国社会和文化思想上的改革开放性质,使得精神分析学说得以传入并影响了相应文学语境。文学语境的变化,又造成文艺理论和文学创作诸多方面的现代性转换。文学语境还进一步改变了学界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态度,拓展了理论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兴起的生命教育思潮可大致分为强调自我保存与安全的生命教育与追求生命灵动、个性与活力的浪漫主义生命教育(或生命化教育)两类。从思想史上看,浪漫主义是反启蒙的,但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启蒙所导致的现代性困境。浪漫主义的生命教育在避免了以自我保存为本的生命教育所固存的动物化倾向的同时,又进一步推进了后者所带来的教育困境。  相似文献   

19.
透视朗吉弩斯《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天才、激情、想象和追求强烈艺术效果的论述和突出宣传,透视了朗吉弩斯的《论崇高》所显示的浪漫主义及其崇高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社会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消费主义和电子媒介的冲击,并由于教育的失误,使之在广大的青年学生当中声誉欠佳,遭受了很严重的冷遇危机。为此,不应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奉为主流意识形态予以解释和辩护,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所遭遇的问题,同样也是批判的利器。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寻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融合,恢复马克思主义对年轻人的吸收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