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只要稍稍了解一点人类精神的常识.再冷静地检视一下自己的精神状况.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竞有那么多的问题:看重看得见的物质而非精神.看重形而下的各种对象而非形而上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2.
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说过:"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教育不在言语之工,而在性情之正。所谓教师的性情,一面是教师对自我与学生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对教育终极旨趣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我们教师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教育生涯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种人生态度便是教育人的真性情。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与黄花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很看重黄花岗烈士墓,关心它的建设,百忙中多次致祭,或亲自去,或派人去。这是他重视自己开创的革命事业的表现,也有振奋民族精神,教育革命同志和民众的目的,这对我们今天的政党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校园文化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层面构成。校园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媒体文化。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园环境、校园秩序、校园风气。这三个方面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硬到软。比较而言,我们应更看重后者,也就是看重风气,看重人心,看重人的精神。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园风气,最高表现是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校园精神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融合性和渗透性,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  相似文献   

5.
谭静 《教师》2012,(28):112-112
李岚清同志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的人民假若能多方面发展艺术才能,就能在经济上比其他国家占优越的地位……”艺术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素养。综观合唱发展历史,它对社会潜移默化的作用是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估量的,合唱所表现的音乐精神,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价值的缩影。合唱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一门崇高的艺术,它具有的凝聚力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意识和团结精神,这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合唱艺术同时也能促使人们增强对音乐的感知,提高人的音乐素质。合唱艺术表现的形式综合性极强,它和独唱有本质上的区别,独唱是突出自己,而合唱则是突出整体;独唱是看重个体表现,而合唱是看重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鲁迅从童年起就对绘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与他日后参与美术活动大有关系。鲁迅的美术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他早期比较看重美术的审美因素,而晚年则转向反抗斗争的一面,但其核心是强调对人的内在生命力,即人格精神的表现。鲁迅的美术评论富于强烈的主体精神,能将自己的生命体验投入其中,以强烈的情感体验震撼读者。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常态下,对"工匠精神"越来越看重。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面对"工匠精神"的回归,高校应当重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进而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专业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以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与劳模精神三个概念为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辩证思维与逻辑学关于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论,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其外延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与劳模精神在外延上是属于全异关系的三个概念,因为决定其存在的概念的本原内涵是不同的,而非本原内涵的相同、相似或交叉并不影响由本原内涵所决定的概念的外延互不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嫉妒     
嫉妒往往包含功利的计较。即使对某些精神价值,嫉妒者所看重的也只是它们可能给拥有者带来的实际好处.例如.学问和才华带来的名利.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倒霉蛋是不会有人去嫉妒的。有些精神价值.例如智慧和德行.由于它们无涉功利.所以不易招妒.我是说真正的智慧和德行.沽名钓誉的巧智伪善不在其列.哲人和圣徒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俗人与这个世界无缘,所以无从嫉妒.  相似文献   

10.
走婚族的双方并没有为一纸婚书而居同一屋檐下的目的,而是为了更关注于自己的内心感受奔波于各自的生活轨道上。他们更看重双方间的情感交流与爱情质量,更重视彼此的情感功能而非其他。  相似文献   

11.
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大学生的职业精神素质,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养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阐述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我国法制的现代化,广泛借鉴吸收西方学者理论的合理成分是必须的,但前提是我们必须首先把握其理论的精神实质,从而做到取其"神",而非用其"形"。就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而言,广为人道的"三权分立"理论实际上就仅是其"形",而由"适应"与"抗争"两种精神构成的法的"适合性"精神才是其"神",才是具有普遍适用意义的人类理性。因而,我国也应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构建自己的政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周鸽 《教师》2020,(2):5-6
对学生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的培养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点。当代社会对法治和契约越来越看重,对人才在这一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文章就如何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契约精神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庄子思想是一种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怀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及精神的本体论学说。因而《庄子》一书,基本上就是一部充满自然人本精神的哲学著作。它基于对乱世生命的忧患意识,抛弃了一切社会性功利是非而注重自然人本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吸引中国知识分子一代又一代地去珍视自己的生命,善待自我,善待自然,在塑造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他们的文艺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而成为中国文艺思想最光辉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加关注国民精神、民族精神的发扬和重塑,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战略性、批判性思想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更加充满和谐的张力。本文试结合几则教例谈谈阅读教学中如何生成张力。  相似文献   

16.
工匠精神是工作精益求精、自我否定、推陈出新与追求极致的精神理念。相对于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更加看重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发展是这一精神的主要内容。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中的渗透,可以让学生未来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本文主要从"工匠精神"的相关概念入手,对基于这一精神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的价值被日益看重的今天,制定正确的文化战略成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中国正在谋求复兴的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文化战略。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社会和文化转型之后,中国文化应该谋求突破。尤其是,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时空坐标中,建设居于文化核心的价值体系、信仰系统和意义世界。这不仅是走向大国崛起的精神支撑,而且也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与审美     
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中有这样的内容:“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更为关注国民精神、民族精神的发扬和重塑.关注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的发展……”从这里,我们看到.语文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索质。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字美。变化有致的结构美.尤其蕴含着动人心魂的人物形象美。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必然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教育和教师教育都应成为一项精神的事业.为了使教师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事业,培养“掌握精神引领艺术的‘优雅知识人‘”而非“教育专家”应成为教师教育的最终目标,“自由生活能力”而非“专业劳动能力”的培养应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主要基调则应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真性     
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我从来不把成功看作人生的主要目标,觉得只有活出真性情才是没有虚度了人生。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