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绛东岳稷益庙明代壁画是山西现存寺观壁画中的精品之一,描绘人物众多,动静结合、形态各异、形象生动,体现了宋明之际壁画艺术由庙堂走入民间转折阶段之典型风格。  相似文献   

2.
古代壁画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山西汾阳田村圣母庙壁画艺术是现存壁画中不可多得的珍品。圣母庙壁画的艺术风格承袭宋、元画风,而又有明代典型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对其真实性和昙花一现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使得敦煌曲辕犁的学术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献资料,论证了敦煌曲辕犁的真实性,并探讨了它昙花一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后土庙是明代兴建的规模宏大的道观,并有精美的彩塑与壁画。后土庙三清殿彩塑群布局是一个严谨的整体。东西配殿的彩塑近千尊。彩塑虽然是道教题材,但中国的明代之后的佛、道、儒三教融合,所以后土庙表现出来的彩塑人物并不是单纯道教人物,而是佛、道、儒三教融合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1.农具的改进。①商和西周: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少量青铜农具。②春秋战国:铁农具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耕犁、桔槔。③魏晋南北朝:翻车、水碓、水磨。④隋唐:筒车、曲辕犁。  相似文献   

6.
唐代的曲辕犁在我国耕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几个方面谈一谈它的主要优点。一、曲辕犁的结构。据晚唐陆龟蒙《耒耜经》介绍,曲辕犁的各构成部件及其功能如图所示: 1、犁镜:破土断草根之用。 2、犁壁:翻转犁起的土拨(以上为金属件,以下均为木件)。 3、压镵:固定犁壁并紧压犁镵于犁底,后世已合并于犁箭。 4、犁底(亦称床):其前端装上犁镵并为整个犁架之基座。正是它完全改变了自上而下施力于地的原始耒耜,成了水平施力犁地起土的耕犁。 5、策额:固定压镵的位置并加固犁架。后世亦合并于犁箭。 6、犁辕:受力和传动的主要部件,唐犁的主  相似文献   

7.
犁壁的进化     
课本第 94页 :“西汉的耕犁 ,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按 :课本上讲混了 ,讲成了曲辕犁犁壁的功能。唐代曲辕犁及其后的犁壁 ,是一种较弯曲的铁板 ,接装在犁铧上方 ,与犁铧工作面共同形成一个向外向后的大弯面。耕作中 ,犁铧前尖破开土壤 ,犁壁迫使犁起的土垡上升、翻转 ,向一侧 (外侧 )倒下。西汉使用的是一种左右对称的向两侧翻土的耕犁 (现在可见的汉代壁画壁刻上全是这种 ) ,功用在起沟做垅。这种犁的犁铧在尖头之后中间隆起 ,左右对称展宽 ,俯视成三角形 ,左右都有刃口 ,犁地时土垡向两侧翻滚 ,犁出的地是一条条小沟。西汉时的…  相似文献   

8.
山西稷山青龙寺壁画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佛教水陆画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青龙寺壁画再现了儒释道三教以及民间宗教信仰、当时部分社会生活的内容,题材范围广、覆盖面大、表现形式多样,是佛教及其图像传人中国后吸纳中国本土文化,经过长期改造和融合后产生的宗教绘画样式。  相似文献   

9.
山西存有大量的寺观壁画,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的壁画进行地理位置上由南向北的分析研究,可发现不同地域壁画中人物造型的区别,从而总结出山西寺观壁画人物造型的总体特征。通过对绘制山西寺观壁画的画师之间的师承关系、不同朝代壁画绘制风格的差异、宫廷绘画与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民族文化的融合、佛教流布的历史以及宗教各派相互渗透的关系等的分析,找到造成山西寺观壁画人物造型地域性特征的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河东,除闻名国内外的永乐宫壁画外,还有青龙寺、兴化专(属今稷山县)和稷益庙(属今新绛县)的元、明壁画,颇值得一谈。 青龙寺位于今稷山县城西八里城关公社马村大队,南临汾河,周围枣林环绕,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它始建于唐朝高宗龙朔二年(632),明、清两朝历经重修。这里保存的元、明壁画规模之大,制作之精,技巧之高,均属少见。这些壁画多出自民间画工之手,虽受到宗教内容的限制,但仍带有浓厚的现实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1.
敦煌是我国古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为敦煌的集中反映,敦煌壁画蕴含着丰富的古代体育文化内涵.目前对敦煌壁画的体育研究,采用图像研究和文献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不仅描绘了众多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而且揭示了古代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然而,研究方法多元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研究内容在体育项目古今发展脉络方面较为缺乏.  相似文献   

12.
天妃庙也称天后宫,本是与南方航海活动密切相关的文化符号。明代,辽东海上航运事业发展缓慢,只有几处港口修建天妃庙。清代,辽东经济发展较快,输出输入增加,航海活动频繁,故天妃庙的数量和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壁画在我国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工艺艺术,历史背景深厚,代表作品众多,其中一个著名的艺术代表是元代山西广胜寺的壁画。寺内壁画众多且内容十分丰富,历史背景丰富深厚,经过历史的风雨冲刷洗礼,现状保存依然良好,对现世富有极高的艺术研究价值和艺术影响力。以广胜寺为例,对元代山西宗教壁画的表现内容与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刻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许颖 《林区教学》2012,(9):116-117
袁台子东晋壁画反映出东晋辽西地区的农业经济生活、辽西时建大庄园的日常生活面貌和古代先民对神灵崇拜的思想意识。壁画沿袭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毗卢寺壁画以高超的绘画技巧描绘儒、释、道三教宗教人物形象,具有明代文入画的特征,是燕赵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6.
承德普宁寺十八罗汉壁画运用了晕染的表现手法,并有自己的特色,对塑造艺术形象、加强色彩对比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宗教壁画的发展,体现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以及中国内部汉、满、藏文化融合,具有丰富深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的诗与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都是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具有诗画互证的可行性。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都是文本的构成要素,同时作为独立的文化符号又具有自身特定的意义与内涵。尤其是唐代壁画诗,以文字描摹画面,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而敦煌壁画,以绘画的物质材料与艺术结构来展现佛寺等场景,同样也赋予了写实与想象的双重空间。《全唐诗》中的壁画诗,蕴涵着能够与敦煌唐代壁画形成映照互鉴的主题思想、物象特征等要素,其中李白壁画诗以及敦煌盛唐壁画中的佛寺题材具有典范性,体现了唐代壁画诗与敦煌唐代壁画之间的互文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壁画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古代留存的壁画成为当今人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古至今,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地丰富。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对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审美要求的不断提升,壁画的作用已不再是一种远离普通百姓的高雅的艺术,正逐渐地渗入到寻常百姓生活中,成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服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资料,中国自古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敦煌石窟壁画中所蕴含的服饰文化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其中世俗女子服饰最绚丽多姿、雍容大度。通过分析敦煌壁画中的女性服饰特点,可以领略到唐代开放蓬勃的文化气派。  相似文献   

20.
【点评】 历史知识过去性和一次性的特点说明,历史事实可能直接观察,也不可能进行实验。但是,通过直观教具再现某些历史知识,则有助于我们再造历史形象,有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建立历史概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因此,直观教学也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一个基本的教学方法。锦州铁路职业高中岳志中老师从1984年开始就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各种教具300余种,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运用。以下仅以《唐朝前期经济的繁荣》一课中部分教学实象为例予以说明。 【实录】师: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方面。我们首先讲农业的发展(板书)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了解这个问题,第一个方面是农具的改革(板书) 先谈谈曲辕犁(板书 同学们请看曲辕犁的模型。(教师展示曲辕犁教具)曲辕犁有哪些优点呢?我们应从犁的产生和改进谈起。犁是从原始社会的耒耜发展而来的。我们的祖先用它耕地,由于耒头是直插入土中,所以很费劲。(教师展示耒的模型或在黑板上画出耒的示意图,并讲解其使用方法。例(图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