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前,教育战线和全国各行各业一样,正在进行调整改革工作。大家都知道,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又有赖于教育,所以说教育是基础。那末教育这个基础怎样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当代社会都对教育提出了哪些挑战?  相似文献   

2.
在邓小理论体系中,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来不是就教育论教育,作为极富全球眼光的无产阶级战略家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始终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命运的高度论述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改革发展方向。他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强调“教育为本”、“教育是基础”。他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封闭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末,我国进入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 期。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实现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个现代 化,其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要发展科技又必须同时发展教育,因而时代向我国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使之成为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教育长期处在封闭落后的状况,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世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需要。新时期我国教育应当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在这重要时刻,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9月8日为北京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三年十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为我国整个教育战线提出了昵确的指导方针。“三个面向”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其中心和实质是面向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那么,能不能说体育教育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基础的基础呢?可以。因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们  相似文献   

5.
新的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工作怎样才能适应世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为实现党的总路线、总任务服务?这是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正在思虑的问题。去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毛选2卷666页)。因此,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关于教育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小平同志在他的文选中有一系列的科学的论述,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书写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题词,进一步高度概括了教育必须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教育的需要。时至今日,陈旧的"教师一张嘴,学生两耳朵"的教学方式,在多媒体等高端科学技术的冲击下,只留下了很小的一块阵地。  相似文献   

8.
<正>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是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发展,是他对新的历史时期的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更精辟的概括。“三个面向”是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也是今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总指针。“三个面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基础是面向现代化。面向现代化有两重含义,一是教育要为全面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和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服务;二是教育本身要进行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一九七七年以来,邓小平同志在教育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孰先孰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旧唯物论强调的是环境、社会、外因的决定性支配和控制作用,认为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则人的现代化教育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了。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再突破了旧唯物论的机械决定论和  相似文献   

10.
志的生产力,从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生产力到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力中,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因此,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生产力可言,而没有教育,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广和应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依赖于教育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高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教育都担负着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重要任务: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 ,对教育作过一系列重要的论述 ,他的“两条腿走路”办教育的思想 ,在今天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全民整体素质 ,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邓小平从中国发展的战略高度 ,总结国内外历史的经验教训 ,深刻地分析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全党重视教育。他指出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 ,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 ,…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标志之一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它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多媒体以它独特的直观性、交互性、可控性……架起了学生与语文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教育"包含信息化教育事业、产业和学科,本文重点讨论信息化教育学科。信息化教育学科是信息科学技术与教育科学交叉的学科,本文介绍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产生信息教育学,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科学交叉产生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信息教育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学之和就是信息化教育学。它是一门科学化、现代化的教育科学。本文进而阐述了建立信息化教育科学的几点思考,抛砖引玉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14.
学校管理现代化是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必由之路。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先进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学校全面实施科学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作师,被喻为培育祖国花朵的花匠。在教育教学中,为了教育好每个学生,教师都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从而也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黄丹华 《现代教学》2002,(10):46-47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经济相对落后。据专家测算,21世纪我国人口会增长到16亿左右才能稳定下来,而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半,因此首先遇到的就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面对这一严峻的挑战,能否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使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极大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是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大事。而要实现从人口负担向人才资源的转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培养大量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科学文明化水平。我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光辉论断,是我国跨世纪教育与改革的指导方针,也是当令世界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客观要求。“三个方面”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培养的什么人的问题,我们要“培养一批同现代化要求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的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重新提出“第二课堂”?简单地说,现在又重新提出“第二课堂”,强调它的重要性,是为了更有效地培育四化建设的合格人才.教育,是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基础,但它又必须与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相适应.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9月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  相似文献   

20.
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意义和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它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